第十章 砚归史册
镇北军入宫的那天,京城的百姓都站在街边观望。沈砚捧着狼牙砚,林彻握着校尉手记,并肩走进太和殿。禁军统领率部抵抗,却被镇北军一举击溃。被软禁的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证物,老泪纵横:“朕竟被奸臣蒙蔽至此……”
太子旧部被一网打尽,禁军统领伏法前,终于吐露实情:当年不仅构陷林家,连沈砚父亲的“贪墨罪”也是伪造,目的就是为了让沈家背负骂名,无力翻案。
“定案砚虽碎,但碎不掉真相。”沈砚站在殿中,声音清亮,“林家的冤屈,沈家的污名,今日都该洗清了。”
三个月后,新帝登基,下旨重修御史台,并将定案砚的碎片与狼牙砚一同供奉在殿中,旁边立着块石碑,刻着“砚可碎,法不可碎;冤可雪,理不可灭”。
沈砚辞去御史之职,与林彻在青岚山脚下开了家小小的砚坊,取名“合璧坊”。他们用当地的石料制砚,砚底常刻着那道曾经的裂痕,却在裂痕末端刻上朵并蒂莲。
有孩童问起那方碎砚的故事,沈砚总会笑着说:“它不是碎了,是化作了无数道光,照亮了该走的路。”林彻则会拿起新制的砚台,在纸上写下“公道”二字,墨香漫开,像极了当年定案砚显字时的清冽。
夕阳落在砚坊的窗台上,照在并排摆放的两块砚石上——一块是修复后的定案砚残片,一块是新制的并蒂莲砚,石纹里流淌着光,像在诉说:刀光剑影终会落幕,而公道与深情,会像这砚台里的墨,永远留在人间。
砚中刀
第十一章 新砚承愿
十年后的青岚山,“合璧坊”的名声己传遍江南。沈砚的儿子沈砚秋刚满八岁,正趴在作坊的案上,用小刻刀在砚石上划着歪歪扭扭的纹路。
“娘,爷爷说这砚石里住着神仙,是真的吗?”沈砚秋举着块青黑色石料,石面上还沾着他的口水——这是他听林彻讲“定案砚显灵”故事后,特意“供奉”的。
沈砚正在给一方新砚刻“守心”二字,闻言笑了:“不是神仙,是人心。人心正,砚石就亮;人心歪,再好的砚也磨不出清墨。”
话音刚落,林彻背着个褡裳走进来,褡裳里露出半块断裂的官砚。“刚从县城回来,”他把砚台放在案上,“县太爷说这是前几日查获的贪腐案证物,原是位清官的砚,被贪官抢去后,竟自己裂了。”
沈砚凑过去看,砚台断裂处光滑如镜,像被无形的刀劈开。她指尖抚过裂痕,突然想起父亲那方定案砚——原来石有灵性的传言,并非虚言。
当晚,沈砚秋发了高烧,梦里总喊着“黑砚台吃人”。沈砚守在床边,听见儿子嘟囔:“那个戴乌纱帽的,用黑砚台压着百姓的状纸……”
林彻在一旁脸色凝重:“白天在县城,听说有个姓王的知府,强征砚矿,还扣押反抗的百姓。那半块裂砚,就是他从举报的老秀才手里抢的。”
第十二章 砚锋再利
三日后,沈砚和林彻以送新砚为名,去了知府衙门。王知府挺着油肚坐在堂上,看见沈砚递上的“守心砚”,眼皮都没抬:“这等粗石,也配给本官用?”
沈砚笑了笑,指尖在砚台边缘轻轻一刮,石屑簌簌落下:“大人有所不知,这砚是青岚山深处的‘鸣冤石’,若遇不公事,研磨时会发出呜咽声。”
王知府嗤笑一声,命人取来墨锭。刚磨了两下,砚台突然“嗡”地轻颤,砚池里的墨汁竟翻起黑泡,像无数冤魂在挣扎。他吓得手一抖,墨锭掉进砚池,瞬间染黑了整方砚。
“妖物!”王知府吼着要砸砚,林彻突然上前一步,将那半块裂砚放在桌上:“大人认得这个吗?老秀才用它写了二十封举报信,都被您压下了。”
王知府的脸瞬间惨白,却仍嘴硬:“胡说!本官清正廉明……”话没说完,沈砚秋突然从门外跑进来,举着块从案上摸的小砚石:“爹说,这石头能显字!”
孩子的掌心沁出细汗,竟在石面上晕出个模糊的“贪”字。衙役们见状,纷纷交头接耳——谁都知道王知府强占砚矿的事,只是敢怒不敢言。
混乱中,林彻打开褡裳,里面是百姓联名的状纸,还有从老秀才那里取来的账册,详细记载着王知府倒卖砚石的数目。“大人若还执迷不悟,”林彻的声音掷地有声,“这状纸明日就会出现在巡抚案头。”
王知府瘫坐在椅上,看着那方仍在轻颤的“鸣冤石”,突然捂着脸哭了——他当年也是寒门学子,靠一方砚台苦读中举,如今却忘了初心。
第十三章 砚香传家
王知府被革职查办的消息传到青岚山时,沈砚正在教沈砚秋制砚。孩子的小手握着刻刀,在石面上刻下歪歪扭扭的“清”字,石屑落在他鼻尖上,像沾了层霜。
“娘,爷爷说的‘砚中刀’,是不是就是这个?”沈砚秋举着刻刀,刀刃映着阳光,亮得晃眼。
沈砚摇摇头,从供架上取下个木盒,里面是定案砚的最后一块碎片。“真正的刀,不在砚里,在心里。”她把碎片放在儿子掌心,“当年太爷爷和林爷爷,就是用心里的‘刀’,劈开了冤屈,护住了公道。”
林彻走进来时,手里捧着本新装订的书,封面上写着《砚中记》。“把这些年的故事都记下来了,”他笑着递给沈砚,“让孩子们知道,公道从来不是等来的,是像磨砚一样,一点一点磨出来的。”
书页里夹着片风干的栀子花瓣,是当年沈砚藏裂砚时,从祠堂带出来的。如今花瓣虽干,却仍带着淡淡的香,混着砚石的清冽,在纸页间弥漫。
多年后,沈砚秋成了青岚山有名的制砚师,他制的砚台,总在砚底刻着一道若隐若现的痕,像裂过,又像从未裂过。有人问起缘由,他总会讲起那方“定案砚”的故事——
故事里有刀光剑影,有血痕泪渍,却最终落在一方砚台的温润里。就像那些藏在石纹里的正义,藏在时光里的坚守,终究会像砚香一样,代代相传,永不消散。
(全文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砚边雨本故事写给旧物一点生命力》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C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