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18章墨中藏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砚边雨本故事写给旧物一点生命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N/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十七章 墨中藏影

温麦把新发现的矿脉图锁进樟木箱时,指尖突然触到块冰凉的硬物。是块巴掌大的墨锭,墨面刻着缠枝莲纹,边缘却磕掉了一角,像被人狠狠摔过。她认得这墨——是奶奶当年压在相册底下的,总说“见了它就想起不该忘的人”。

“这墨有问题。”砚深堂接过墨锭,放在鼻尖轻嗅,眉头瞬间拧紧,“里面掺了‘锁忆香’,比‘忘忧散’更烈,不仅能让人失忆,还能让人产生幻觉。”他用小刀刮下一层墨屑,放在火上烤,青烟袅袅升起时,墙上竟投出片晃动的影子:

穿旗袍的温穗正站在莲池边,手里攥着这锭墨,对面的周明诚笑得阴恻:“只要让沈砚秋用这墨写封信,他就会忘了矿洞的位置,连你也会忘得一干二净。”温穗突然把墨锭往地上摔,“我死也不会让你得逞!”

影子随着青烟散去,墨锭上的磕痕在灯光下格外刺眼。温麦突然想起奶奶总做的那个噩梦:“墨里有蛇,缠着我的手,让我写不该写的字。”原来不是噩梦,是被“锁忆香”勾起的真实记忆。

“周明诚想借温穗的手害沈祖父。”砚深堂的指腹着墨锭的裂痕,“这墨后来被温爷爷捡走了,故意摔掉一角,是在提醒后人‘这墨残缺,不可信’。”

话音刚落,合璧砚突然“嗡”地一声,砚池里浮出张泛黄的信纸,是沈砚秋的笔迹,却写得歪歪扭扭:“敬之吾弟,矿洞秘址己忘,勿念。”墨迹发灰,显然是用那锭带“锁忆香”的墨写的。

“他果然中过招。”温麦的心揪紧了,“可他后来怎么又记起来了?”

砚深堂突然想起龙尾山密室里的解药墨,忙取来一锭,在信纸上轻轻涂抹。奇迹发生了——灰墨渐渐褪去,露出底下层暗红的字迹,是用朱砂混着血写的:“明诚设局,墨中有诈,矿址在莲池底石板下,速藏。”

原来沈砚秋当年察觉墨有问题,故意写了封假信骗周明诚,却用鲜血在墨下藏了真消息。而温敬之收到信后,连夜把矿脉图的核心部分刻进了莲池底的青石板——就是他们当初找到木箱的地方。

“难怪周家人挖遍莲池都找不到,他们只当是普通石板。”温麦忽然笑出声,眼眶却热了,“祖辈们早就把后路铺好了,一步都没算错。”

这时,沈念莲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拿着张纸条,是周野从看守所递出来的:“我知道沈砚秋的软肋,在他孙女身上。”

温麦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她想起自己左臂上的胎记,像朵小小的莲花——奶奶说过,这胎记和沈砚秋的母亲一模一样。

砚深堂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熨贴着她的慌乱:“别怕。他想说的,无非是想用你逼我们交出矿图。”他看向合璧砚,砚池里的水纹正慢慢聚成朵莲花,“但他忘了,砚台记得所有事,包括……怎么保护该保护的人。”

夜里,温麦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自己。她悄悄走到博古架前,指尖刚碰到合璧砚,就听见砚台里传来沈砚秋的声音,低低的,却很坚定:“阿穗的后人,要像莲一样,看似柔,根却深。”

砚边雨本故事写给旧物一点生命力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砚边雨本故事写给旧物一点生命力最新章节随便看!

她摸了摸左臂的胎记,忽然不怕了。那些藏在墨里的阴谋,躲在暗处的眼睛,终究敌不过祖辈埋下的光,就像雨再大,也淹不灭砚池里的莲。

第十八章 胎记之谜

周野被转去监狱的前一天,突然要求见温麦。

会面室的玻璃隔开两张脸,周野的眼睛里布满血丝,死死盯着温麦的左臂:“你果然有莲花胎记。”他笑了起来,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沈砚秋当年为了护着有这胎记的人,连矿洞都能不要,现在照样能为你低头。”

温麦的心跳得厉害,却故意扬起下巴:“你想说什么?”

“民国三十五年,沈砚秋的母亲被周明诚抓了,就因为她有这胎记,是沈家人的软肋。”周野的声音压低了,“沈砚秋为了换她出来,答应永远不踏入龙尾山。可他转身就把矿图交给了你爷爷,自己扛下所有罪名——你以为他是怕周家人?他是怕连累你们这些有胎记的后人!”

玻璃对面的身影渐渐模糊,温麦忽然想起奶奶相册里的老照片:沈砚秋的母亲坐在太师椅上,左臂的衣袖挽着,露出朵和她一模一样的莲花胎记。照片背面写着行小字:“莲生沈家,生生相护。”

她冲出会面室时,砚深堂正站在走廊尽头,手里拿着本泛黄的族谱。族谱最后一页贴着张剪报,是民国三十五年的旧报纸,标题刺眼——《沈氏矿主母离奇失踪,疑与砚矿争夺有关》。

“周野没说谎。”砚深堂的声音发沉,“但他漏了最重要的——沈祖母后来被温爷爷救了,藏在莲池巷的地窖里,沈砚秋故意让周明诚以为她死了,才换得暂时的安宁。”

合璧砚此刻正放在车里的副驾上,阳光透过车窗照在砚台,石纹里浮出段温暖的影像:沈祖母坐在地窖里,温穗正给她梳头发,两人的左臂都露着,胎记像两朵并蒂莲。“等风头过了,我们去龙尾山看莲,”沈祖母笑着说,“那里的莲,根都连着矿脉呢。”

温麦忽然明白“莲生沈家,生生相护”的意思——不是胎记成了软肋,是沈家人愿意为这份血脉里的牵连,甘愿披上铠甲。就像沈砚秋护着母亲,后来护着温穗,现在,这份守护落在了她身上。

回到茶馆时,沈念莲带来个木盒,是从沈祖母当年住的地窖里找到的。里面放着个银项圈,项圈上挂着块莲花形的玉佩,玉佩背面刻着“护”字,边缘的磨损处,竟和温麦脖子上戴的长命锁能拼在一起。

“这是沈祖母给未出世的孩子准备的。”温麦摸着玉佩,突然想起奶奶说过,她的长命锁是“一位沈姓奶奶”送的,“原来她早就把我当成了要护的人。”

砚深堂把项圈戴在她脖子上,玉佩贴着心口,温得像有团火。他低头在她耳边说:“胎记不是软肋,是祖辈给的勇气。就像这砚台,看似冰凉,里面藏着多少人的热血。”

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打在茶馆的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温麦看着博古架上的合璧砚,忽然觉得那些藏在胎记里的牵挂,躲在岁月里的守护,都顺着雨丝钻进了砚台,变成石纹里的莲,一朵接一朵地开。

她不知道周野还藏着多少阴谋,却清楚地知道,只要这砚还在,这雨还下,那些该记着的,就永远不会忘。就像莲花胎记,刻在皮肤上,也刻在心里,成了永远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砚边雨本故事写给旧物一点生命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6CG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