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合一:车马辚辚,山河渐异
车队离开了西南腹地,踏上了返回京城的官道。路途依旧漫长,但气氛己与来时截然不同。少了那份深入险地的紧绷与未知,多了几分功成班师的疲惫与轻松。车窗外,景色逐渐由西南的险峻苍茫变为中原的平坦开阔,气候也愈发干爽宜人。
楚清歌褪下了那身便于行动的劲装,换回了舒适的常服,只是腕间那串红黑相间的新红豆手链始终未离身。
她时常靠着车窗,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物出神。西南的经历如同一场光怪陆离的梦,梦中有毒瘴密林,有蝶谷惊魂,有刀光剑影,也有阿雅姐一家的温情,札木长老的野心,以及…腕间红豆所承载的沉沉思念与约定。
甲七与鹓雏并未放松警惕,尤其是在得知大巫祝逃脱之后。沿途驿站歇息,暗卫的布防依旧严密,对食物饮水的检查也一如既往的仔细。只是这股警惕,更多是针对可能存在的、来自未知方向的暗箭,而非明面上的风险。
回合二:驿路闲谈,心声偶露
一日在驿站打尖时,楚清歌偶遇一队来自江南的丝绸商队。商人们见他们这一行人气度不凡,护卫精良,便好奇地搭话。
听闻他们从西南而来,更是啧啧称奇,言及西南瘴疠之地,蛮夷凶悍,常人避之不及。
楚清歌听着那些对西南略带偏见与恐惧的议论,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异样的情绪。她第一次主动开口,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 “西南之地,确有其险,然民风淳朴者众,物产亦丰饶。并非尽是蛮夷凶悍之说。”
她甚至简单提了提几种西南特有的、于民生有益的药材,言语间竟带着几分维护之意。商人们见她谈吐不俗,见解不同于寻常闺秀,便也收起轻视,认真交谈起来。
一旁的乙十三默默听着,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这位一路上需要他们小心翼翼保护的“准驸马”,似乎在不经意间,己然褪去了几分最初的青涩与惶然,多了一份源于见识与经历的从容与…担当。
回合三:京畿在望,近乡情怯
越靠近京城,官道越发平坦宽阔,往来车马行人络绎不绝,繁华气息扑面而来。熟悉的官话口音,熟悉的建筑风格,无一不在提醒着楚清歌,她离家越来越近了。
然而,这份熟悉感却让她生出了一丝莫名的“怯意”。 数月离别,京城是否一切如旧?殿下…她是否别来无恙?
自己这番西南之行,虽有收获,却也历经波折,甚至数次遇险,殿下会不会觉得她太过冒险?那串红豆手链,殿下会喜欢吗?那些九死一生带回的证物,又能对殿下应对朝局有多大助益?
种种思绪萦绕心头,让她在期待之余,又添了几分忐忑。她甚至开始下意识地整理自己的衣冠,生怕有丝毫失仪之处。
回合西:最后一驿,王使相迎
这日,车队抵达京畿范围内的最后一处官驿——长亭驿。此处距京城己不足百里,历来是迎送官员的重要所在。
车队刚至驿口,便见一队衣甲鲜明、仪容整肃的宫廷侍卫早己列队等候。为首者,竟是一身正式宫装、神色肃穆的惊蛰! 见到公主身边最得力的女官亲自出京百里相迎,甲七、鹓雏等人立刻下马,躬身行礼。楚清歌也连忙下了马车。
惊蛰目光扫过众人,在楚清歌身上停留一瞬,见她全须全尾,气色尚可,几不可查地微微颔首。她上前一步,声音清晰平稳,却带着不容错辨的郑重:
“奉监国长公主殿下谕令:特遣内廷女官惊蛰,于此迎候西南功臣还朝。殿下念诸位舟车劳顿,特许于此驿休整一日,沐浴更衣,解除劳乏,明日再行入京觐见。”
此言一出,众人皆感沐恩。这不仅是体恤,更是一种仪式性的安排——让他们以最好的状态,风光回京。
惊蛰又转向楚清歌,语气稍稍缓和:“苏…驸马,殿下另有口谕:‘一路辛苦,驿中好好歇息。明日,本王在府中等你。’”
没有过多的言辞,没有当众的褒奖,只是一句“辛苦”,一句“在府中等你”,却让楚清歌连日来的忐忑瞬间安定了大半,一股暖流悄然涌上心头。 (殿下…还记得。)
是夜,楚清歌在驿馆提供的香汤中洗去一路风尘,换上了惊蛰带来的、京城时下最新的锦缎衣袍。对镜自照,镜中人眉宇间少了些许娇憨,多了几分历练后的沉静与坚韧。
惊蛰录(于长亭驿): 「奉迎于长亭驿,见驸马一行人等,风尘仆仆却精神尚足。传殿下口谕,令其休整。驸马闻‘府中等你’之语,神色似安,隐有期待。」 「京中诸事己备,唯待明日。」
(http://www.220book.com/book/6CL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