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两三万两,一年下来,就是二三十万两。
这笔钱,足以让他做很多以前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了。
傅峥看着和珅震惊的表情,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大人,这还只是开始。”
“等到六月份,天气转暖,鸡鸭的产量会迎来一个爆发期。”
“我预计,届时,我们每月的鸡鸭产量,可以达到西十万只。”
西十万只!
和珅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急促了。
他甚至不敢去计算,那将会是怎样一笔天文数字。
他只知道,自己发了。
彻底发了。
“不过,大人……”
傅峥话锋一转。
“京城的市场,终究是有限的。”
“西十万只鸡鸭,光靠一个京城,根本消化不完。”
和珅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那怎么办?”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那些鸡鸭,烂在手里?”
“当然不。”
傅峥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京城消化不了,我们可以卖到别处去。”
“齐鲁、江南……这些富庶之地,哪一个不是巨大的市场?”
和珅的眼睛猛地一亮。
对啊!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大清,可不止一个京城。
“可是,路途遥远,这鸡鸭,如何保鲜?”
和珅很快就想到了关键的问题。
“海运,漕运。”
傅峥胸有成竹地说道。
“我们可以利用大人您的漕运船队,将鸡鸭运往各地。”
“至于保鲜,就更简单了。”
“我们可以将一部分鸭子,做成板鸭、酱鸭,这些腌制品,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虽然成本会增加一些,但相较于巨大的利润,根本不值一提。”
“我估算过,一旦打通了南方的市场,我们每月的纯收入,至少能再增加十万两。”
十万两!
和珅的心,彻底被这个数字点燃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心中第一次生出了一丝敬畏。
这个傅峥的脑子,简首就是一个无底洞。
总能想出一些匪夷所思,却又偏偏能赚大钱的主意。
“好!”
“就按你说的办!”
和珅一锤定音。
“需要什么,人手,船只,还是官府的文书,你尽管开口!”
“本官,全都给你办妥!”
“我只要一样东西。”
和珅伸出一根手指,在傅峥面前晃了晃。
“银子!”
“源源不断的银子!”
傅峥笑了。
“大人,您就等着数钱吧。”
送走了傅峥,和珅一个人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他的脸上,还残留着未曾褪去兴奋。
心口的位置,像是有一团火在烧。
十万两。
一个月,又是十万两。
和珅试图平复自己狂跳的心。
可那数字,就如同魔咒一般,在他脑海里盘旋,怎么也挥之不去。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冷风灌了进来,让他的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
院子里的腊梅开得正盛,暗香浮动。
可他无心欣赏。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银子。
白花花的银子。
堆积成山的银子。
这个傅峥,是自己命里的财神爷。
和珅的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咧开。
他必须要把傅峥牢牢地抓在手里。
不管用什么办法。
……
从和府出来,傅峥坐上了回京县的马车。
马车摇摇晃晃,车窗外的街景不断倒退。
傅峥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
他也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有了这笔泼天的功劳,自己想要个什么官职,还不是手到擒来?
一个知府?
不。
苟娃豹子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格局小了。
至少也得是个布政使,封疆大吏。
到时候,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他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傅峥的脑海中,一幅宏伟的蓝图,正在缓缓展开。
傅峥笑着摇了摇头。
算了,不想了。
马车驶出京城,朝着京县的方向,一路疾驰。
如今的京县,早己不是当初那个死气沉沉的模样。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原本荒芜的土地上,一排排整齐的窝棚拔地而起。
这些窝棚虽然简陋,却为那些流离失所的养民,提供了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
县衙外,专门设立了登记处。
所有前来投奔的养民,都必须在这里进行登记。
只要登记在册,就能分到一个窝棚,领到一份口粮。
只要肯干活,就饿不死。
甚至,顿顿有肉吃。
这在以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因此,前来京县的养民,络绎不绝。
登记处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队伍虽然长,却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
负责登记的小吏,正询问着前来登记的养民。
“姓名?”
“王力。”
“籍贯?”
“魏东,济南府。”
“以前是做什么的?”
“读过几年书,后来家里遭了灾,就出来逃荒了。”
说话的,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人。
他身材清瘦,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
虽然形容狼狈,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与普通农夫不同的气质。
这人,正是奉了乾隆之命,前来京县暗中调查的王杰。
他化名王力,一路风尘仆仆,终于赶到了这里。
小吏听到他说自己是读书人,手中的笔,不由得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仔细打量了王力一番。
“你识字?”
“识得一些。”
王力谦虚地回答道。
小吏的脸上,立刻露出了几分客气。
“那您稍等。”
他搁下笔,转身对旁边的人吩咐了几句,然后快步走进了旁边的一个棚子。
这是傅大人的规定。
凡是读书人,都要特殊对待。
王力站在原地,心中有些好奇。
这个京县,到底有什么名堂?
不一会儿,小吏就领着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
萧景穿着一身干净的长衫,显得十分精干。
傅大人让萧景专门负责接待和安排这些有文化的养民。
“你就是王力?”
萧景走到王力面前,上下打量着他。
“是。”
王力拱了拱手。
“听李吏说,你读过书?”
“读过几年私塾。”
“来,写几个字我看看。”
萧景指了指旁边的桌子。
桌子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王力也不怯场,走上前去,拿起毛笔,蘸了蘸墨。
他在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自己的化名。
“王力。”
字迹虽然算不上大家风范,却也工整有力,颇有几分风骨。
萧景的眼睛,亮了一下。
“不错。”
“除了读书,还会别的吗?”
王力沉吟片刻,说道。
“以前在一家商铺,做过几年账房。”
“哦?”
萧景的兴趣更浓了。
“那正好。”
“我们这里,正缺一个记账的先生。”
“你愿不愿意来?”
王力心中一动。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一旦做了账房,就能接触到京县的核心账目。
和珅到底在这里搞了什么猫腻,贪了多少银子,岂不是一目了然?
他心中狂喜,面上却不动声色。
“敢问这位大人,这记账的差事,工钱如何?”
(http://www.220book.com/book/6C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