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小小的腕表,在紫禁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的发酵,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
三天后,一道圣旨从养心殿传出。
乾隆帝以和珅“敏慧有为,勤勉干练”为由,破格提拔其为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此旨一出,满朝哗然。
无数清流言官纷纷上书,痛陈和珅年纪太轻,资历尚浅,骤登高位,恐难服众。
奏折堆得像小山一样,雪花般飞向御案。
可乾隆帝这次却显得格外固执。
所有奏折,一概留中不发。
他用沉默,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和坤府内的宁静。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书房的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和珅半倚在太师椅上,手中把玩着那柄新得的玉如意,眼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这些天,他心情极好。
那些所谓的清流,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
他们不懂。
在这座皇城里,真正重要的,从来不是资历,也是声望,更不是什么狗屁的祖宗规矩。
而是圣心。
圣心所向,便是大道坦途。
“大人,傅公子到了。”
管家刘全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让他进来。”
和珅坐正了身子,将玉如意随手放在一旁。
傅峥迈步走进书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书卷的墨香,闻之令人心神安宁。
“学生傅峥,拜见和大人。”
他躬身行礼,姿态恭敬。
“不必多礼,坐吧。”
和珅抬了抬手,示意他坐下。
刘全很有眼色地端上了新沏的雨前龙井,茶香西溢。
他退下时,还不忘冲傅峥挤了挤眼,压低声音道。
“傅公子,您是没瞧见,前儿个大人献上去的那块‘满天星’,皇上是真喜欢呐!”
“咱家大人这次,可是圣眷正浓!”
傅峥微微颔首,心中了然。
看来,那块表的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和珅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殿试准备得如何了?”
傅峥立刻正襟危坐。
“回大人的话,学生日夜苦读,己将历年策论研习数遍,也自行拟题作了数篇,只是……”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不确定的神色。
“只是总觉得,还差了点火候,未能尽善尽美。”
“嗯。”
和珅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
他放下茶杯,从书案的抽屉里,取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素白宣纸。
纸张很薄,上面没有任何多余的标记。
和珅将那张纸,轻轻推到了傅峥的面前。
“看看吧。”
他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傅峥心中疑惑,但还是伸出手,将那张纸展开。
只看了一眼,他的瞳孔骤缩。
纸上,只有寥寥七个字。
“论养民安民之策。”
这……
这不就是殿试的策论题目吗?!
傅峥的大脑嗡的一声。
他虽然是个穿越者,知道历史的大致走向,可他万万没想到。
和珅居然能神通广大到这个地步!
殿试的考题,那可是最高机密。
从出题到考试,中间经手之人寥寥无几,且都得是皇帝最信任的心腹。
稍有泄露,便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可现在,这张写着考题的纸,就这么轻飘飘地摆在他的面前。
纸上的墨迹,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烫得他指尖发麻。
“看完了,就烧掉。”
和珅的声音将他从震惊中拉了回来。
他看着傅峥,眼神里带着洞察一切的笑意。
“怎么?很惊讶?”
傅峥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喉咙有些干涩。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那张纸重新叠好,递了回去。
“学生不敢。”
这玩意儿太烫手了,他可不敢接。
和珅轻笑一声,接过了纸,随手扔进了身旁的炭盆里。
橘红色的火苗瞬间舔舐而上,白色的宣纸转眼间便化为一缕飞灰。
“有什么不敢的。”
“在本堂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
和珅重新靠回椅背,姿态慵懒。
“把你写的策论,拿来我瞧瞧。”
傅峥定了定神,从随身的书袋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到大清?包造反的啊兄弟! 恭敬地取出了自己早己准备好的文章。
和珅接过,展开,细细看了起来。
书房里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傅峥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写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他结合了自己后世的知识,从经济、民生、制度等多个方面。
详细阐述了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养民安民”。
比如,他提出了要发展商业,减轻商税,让民间财富流动起来。
再比如,他建议兴修水利,改良农具,从根本上提高粮食产量。
这些观点,在他自己看来,都是切实可行,能够真正造福于民的良策。
然而,和珅的眉头,却渐渐地皱了起来。
他看得很快,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将整篇文章通读了一遍。
“写得不错。”
和珅将文章放在桌上,手指在上面轻轻敲了敲。
傅峥刚要松一口气,却听他话锋一转。
“可惜,剑走偏锋,不是读卷官们喜欢的路子。”
傅峥的心,又沉了下去。
“还请大人指点。”
和珅端起茶杯,慢悠悠地说道。
“你的这些想法,什么发展商业,什么改良农具,都……太实了。”
“实?”
傅峥有些不解。
难道写策论,不就应该写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吗?
和珅看出了他的疑惑,笑了笑。
“你以为殿试是考什么?”
“考你治国理政的本事?”
他摇了摇头,带着过来人的提点说道。
“错了。”
“殿试,考的是你的眼力见儿。”
“考的是你,能不能揣摩到上意。”
和珅的手指,朝上指了指。
傅峥瞬间明白了。
这个“上”,指的自然是当今的乾隆皇帝。
“你这篇文章,若是呈上去,那些老夫子们看了,只会觉得你哗众取宠。
不通教化,心思都用在了奇技淫巧之上。”
和珅的声音不高,却字字诛心。
“皇上要看的,不是你怎么让老百姓吃饱饭。”
“他要看的,是你懂不懂得‘教化’二字。”
是让你宣扬圣人德化,是让你告诉天下人。
只要心向朝廷,恪守本分,自然就会有太平盛世。
至于那些具体的法子,自有朝廷六部去操心。
用不着你一个新科进士来指手画脚。
和珅顿了顿,继续说道。
“当然,光说空话也不行。”
“你得提点实在的,但又不能太过。”
“比如,你可以提,减免一些赋税。”
“这既是皇恩浩荡,又能让百姓得到实惠,还能显得你体恤民情。”
“这,才是最稳妥,最讨喜的写法。”
一番话,说得傅峥茅塞顿开,却也让他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原以为,自己凭借着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可以在科举之路上大放异彩。
可现在看来,他错得离谱。
他太天真了。
他以为这是在考试,实际上,这却是一场最高规格的政治表态。
你的文章写得好不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立场,对不对。
他那些自以为是的“良策”,在真正的官场老手看来。
恐怕跟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区别。
甚至,还会被扣上一个“居心叵测”的帽子。
傅峥沉默了许久,才缓缓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和珅。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和珅能够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上,平步青云。
这个人,实在是太懂游戏规则了。
“多谢大人指点。”
傅峥站起身,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是发自内心的。
和珅坦然受之。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度。
“孺子可教。”
“记住,写文章,要先学会做人。”
“在这揣摩上意这方面,我比你有心得。”
傅峥点了点头,将这份教诲牢牢记在了心里。
他知道,自己必须推翻之前所有的构思,按照和珅指点的路子,重新写一篇策论。
一篇,真正符合这个时代,符合那位帝王心意的文章。
虽然这让他感到憋屈,但他更清楚,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
就必须先学会遵守这里的规则。
哪怕,这规则在他看来,是如此的荒谬。
(http://www.220book.com/book/6C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