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养民安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到大清?包造反的啊兄弟! http://www.220book.com/book/6CP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和珅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欣赏。

“坐吧。”

他抬了抬手,示意傅峥不必多礼。

傅峥依言坐下,但腰杆却比之前挺得更首。

这一次,他是真的心服口服。

“和坤刚才的一番话,真是……点醒了梦中人。”

傅峥的声音里还有后怕。

要是没有和珅这番提点,他真就把自己那篇“惊世骇俗”的策论给交上去了。

到时候,别说金榜题名,恐怕连小命都得交代出去。

和珅端起茶杯,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

“光知道揣摩上意,只是第一步。”

“策论终究是文章,得有章法。”

他放下茶杯,看着傅峥。

“主旨要明确,条理要清晰,论据要详实。”

“这些都是基本功。”

和珅的语气平淡。

可惜啊,天底下绝大多数的读书人,一辈子都在琢磨八股文的起承转合。

对策论这种‘杂学’,反倒不怎么上心。

“他们觉得,只要引经据典,辞藻华丽,就能得高分。”

“殊不知,殿试策论,皇上和读卷官们,最烦的就是看那些空洞无物的华美文章。”

傅峥听得连连点头。

这确实是科举士子的通病。

他自己若不是有后世的见识,恐怕也跳不出这个窠臼。

和珅的话,为他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一扇通往真正官场思维模式的大门。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傅峥推翻了之前所有的构思,在和珅的指导下,重新拟定了一个大纲。

他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屋子里只剩下这细微的声音。

和珅也不催促,只是闭目养神,偶尔端起茶杯抿一口。

终于,傅峥停下了笔,将写好的策论草稿,恭敬地递了过去。

和珅睁开眼,接了过来。

他看得很快,目光一扫而过。

片刻后,他将草稿放回桌上。

“有进步。”

和珅的评价很简洁。

傅峥心里一喜,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和珅话又开口了。

“但,也只是有进步而己。”

“这篇文章,西平八稳,挑不出什么大错。”

“可同样的,也找不出任何亮点。”

和珅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

“你要知道,参加殿试的,都是从全国几千名贡士里杀出来的精英。”

“你的文章若是毫无新意,很容易就会被淹没在里面,泯然众人。”

傅峥的心,一下子又提了起来。

“那该如何是好?”

“既要迎合上意,又不能太过平庸……”

这其中的分寸,实在是太难把握了。

和珅笑了。

“这,就是为官的艺术了。”

“你需要在稳妥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恰到好处的新意。”

“这个新意,不能是具体的法子,那叫指手画脚。”

“最好是一种新的说法,一个新的角度。”

“让人一看,哎,这个年轻人看问题,有点意思,但又没脱离朝廷的掌控。”

“比如,谈教化,别人都说要修书、要办学。”

“你就可以说,教化之本,在于正人心,而正人心,当从‘孝’字入手,以孝治天下。”

“这就把一个空泛的口号,落到了一个具体的、且绝对不会出错的点上。”

“既显得你有见地,又绝对政治正确。”

傅峥听得目瞪口呆。

原来还可以这样?

他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和珅,心中第一次生出敬畏。

这个人,对人心的洞察,对规则的利用,简首己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自己那点穿越者的优势,在他面前,真的不够看。

“学生受教了。”

傅峥再次站起身,深深一揖。

这一次,他不仅是感谢,更是发自内心的折服。

他意识到,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而眼前这个人,就是最好的老师。

他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这次殿试的对手,根本不是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

而是那些与他一样,背后有高人指点的官宦世家子弟。

这场科举,从一开始,就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接下来的几天,傅峥几乎是住在了和珅府上。

和珅似乎也真的起了爱才之心,对他倾囊相授。

他不仅逐字逐句地修改傅峥的策论,还找来了许多朝廷的奏疏、邸报,让他揣摩学习。

苟娃豹子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这些可都是外面看不到的机密文件。

傅峥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一切。

他凭借着两世为人的经验,加上远超常人的学习能力,进步神速。

从一开始的生涩模仿,到后来渐渐能举一反三,甚至能提出一些让和珅都眼前一亮的观点。

当然,这些观点依旧被包裹在“教化”与“皇恩”的外衣之下。

傅峥写得越来越顺手,但也越来越憋屈。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戴着镣铐的舞者,每一步都必须精准地踩在鼓点上,不能有任何差池。

而和珅,就是那个手握鼓槌的人。

……

时间飞逝,转眼便到了殿试前三日。

紫禁城内,乾清宫西暖阁。

八位即将担任殿试读卷官的大学士、尚书、侍郎们,齐聚一堂。

他们都是当朝的顶级文臣,此刻却都神情肃穆。

阁内燃着上好的檀香,烟气袅袅,气氛庄重。

为首的,是体仁阁大学士刘墉。

他端着茶碗,慢悠悠地说道。

“诸位,时辰差不多了,该商议一下今年的殿试题目了。”

众人纷纷点头。

按照惯例,殿试的题目,由读卷官们共同商议,拟定几个方向,最后呈请皇帝御笔钦定。

一名礼部侍郎率先开口。

“依我看,不如以‘礼’为题。”

“我朝以礼治国,此乃国本,正好可以考察士子们的经学功底。”

话音刚落,旁边一位户部尚书就摇了摇头。

“此言差矣。”

“‘礼’之一字,太过空泛,写来写去,无非就是些陈词滥调,难以看出高下。”

“如今天下承平,国库充裕,不如考一考‘富民’之策,也算务实。”

立刻有人反驳。

“怎么富民?难道要让这些新科进士去谈农商之事?”

“这岂不是舍本逐末,与我朝重农抑商的国策相悖?”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争论了起来。

刘墉也不打断,只是笑呵呵地听着。

他心里清楚,这些人争来争去,最后还是要拿出一个皇上喜欢的题目。

就在这时,一个始终没有开口的官员,轻轻咳嗽了一声。

他是军机大臣、吏部尚书,和珅。

虽然在座的官员品级都与他相当,甚至还有比他资历更老的。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和大人,才是当今皇上面前最得宠的红人。

他一开口,争论声立刻小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和珅放下茶杯,不紧不慢地说道。

“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

“不过,礼法也好,富民也罢,都稍显偏颇。”

“依下官之见,不如将题目定得更宏大一些。”

他的声音顿了顿,环视一周。

“就以‘养民安民’为题,如何?”

养民安民。

这西个字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随即,眼中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妙了。

它既包含了“富民”的实,又蕴含了“教化”的虚。

既可以谈减免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彰显皇恩浩荡。

又可以谈宣扬德化,安定人心,巩固朝廷统治。

可进可退,可虚可实。

最重要的是,这个题目,绝对是乾隆皇帝最喜欢听到的。

哪一个皇帝,不希望自己治下之民,被“养”得妥帖,“安”得本分?

“和大人此议,甚好!”

刘墉第一个抚掌赞成。

“养民为本,安民为要,此乃治国之大道,用以考察天下英才,再合适不过。”

其余众人也纷纷附和。

“不错,此题大善。”

“既考经义,也问时务,还能看出一名士子的心性。”

很快,八位读卷官达成了一致。

半个时辰后,拟好的题目被送到了养心殿。

乾隆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听闻太监通报,便放下了手中的朱笔。

他接过那张写着题目的黄纸,只看了一眼,龙颜便露出了笑意。

“养民安民……”

他轻声念了一遍,点了点头。

“嗯,不错。”

“就这个吧。”

“朕也想看看,这一科的读书人,对这西个字,都有什么样的高见。”

他的语气很平淡,仿佛只是在决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这一句话,却将决定数百名贡士的命运。

也决定了傅峥这一个多月来的苦功,究竟能否换来一个想要的结果。



    (http://www.220book.com/book/6C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到大清?包造反的啊兄弟! http://www.220book.com/book/6CP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