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巨亏风波和心态调整后,林卫安在单位更加低调,几乎成了透明人。每天就是埋头干活,不声不响,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历经沧桑,归于平淡”。
然而,局里的一项重点工作,却意外地把他又推到了微妙的边缘。
市里要搞一个大型的“滨海文化长廊”项目,算是年度重点工程,投资不小,意义重大。项目前期规划和招商工作,就落在了文旅局头上,具体由钱副局长牵头,市场科负责部分协调工作。
但这项目推进得极其不顺利。最大的问题就是——钱。
政府拨款有限,社会资本又对这个项目前景存疑,觉得投资回报周期太长,风险不小,观望情绪浓厚。招商推介会开了几次,应者寥寥。
眼看项目就要黄,上面领导很不满意,给了很大压力。钱副局长急得嘴角起泡,连着开了几次协调会,把老赵骂得狗血淋头。老赵回来又把气撒在科里,整天阴沉着脸。
科里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王姐天天念叨:“这可怎么办啊?项目要是黄了,咱们科年底评优肯定没戏了,奖金又要泡汤!” 小李也愁眉苦脸:“可不是嘛!白忙活半天!”
林卫安听着,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项目从商业角度看,确实有点尴尬。说好吧,缺乏 immediate(立即)的爆点和盈利模式;说不好吧,长期来看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又有好处。关键在于怎么设计融资结构和盈利模式,吸引那些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大型保险资金或者产业基金进来。
但他打定主意,绝不掺和。这浑水太深,表现好了惹人忌惮,表现不好背锅,怎么都是错。他继续装他的傻,干他的杂活。
这天,科里又为项目的事开小会,愁云惨淡。老赵逼着每个人想办法。
王姐说:“要不…再降低点招商门槛?” 小李说:“要不…去找找那些本地土大款?他们好忽悠?” 都被老赵否了。
一首沉默的苏婷,忽然开口了,她斟酌着说:“科长,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思路?不要总想着‘卖’项目,可以尝试‘引’资本。比如,能不能把项目拆解一下,把一些有稳定现金流预期的部分,比如未来的商业运营权、停车费收入等,单独打包,设计成一种…类似金融产品的东西,去吸引那些对风险敏感度较低、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资金?”
她说的,其实己经摸到了一点资产证券化(ABS)或者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门边,但显然了解不深,说得比较笼统和理想化。
老赵听得云里雾里:“什么金融产品?说得轻巧!谁来做?怎么做?风险谁担?”
苏婷被问住了,一时语塞。
林卫安低着头,心里却是一动。苏婷这思路,方向其实是对的!只是缺乏具体的操作路径。如果他来设计…
他赶紧掐了自己一把!打住!林卫安!不关你事!别多嘴!
就在这时,钱副局长突然阴沉着脸走了进来,显然是来督战了。听到讨论陷入僵局,他很不耐烦,目光扫视一圈,最后竟然又落在了林卫安身上!
“林卫安!”钱副局长语气不善,“上次开会,你不是挺能说的吗?又是数字化又是金融产品的!现在用到实处了,怎么变哑巴了?说说看!这个局怎么破?”
林卫安心里骂娘!怎么又是我?!我脸上写着“背锅侠”三个字吗?
他赶紧站起来,把头摇得像拨浪鼓:“钱局,我…我那都是纸上谈兵,瞎说的…实际工作我一点都不懂…这么重大的项目,我可不敢乱说…”
“哼!就知道你是个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钱副局长冷哼一声,极其失望,又骂了老赵几句,摔门走了。
会议室气氛更压抑了。
林卫安松了口气,总算混过去了。
但是,下班后,他鬼使神差地没有立刻回家。他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假装加班),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脑子里却反复回想着那个项目的事。
倒不是他有多高尚想为局里分忧,而是…一种职业性的手痒。就像一个顶尖外科医生看到一例疑难杂症,明知道有风险,但还是会忍不住去想解决方案。
而且,这个项目如果黄了,对整个科室确实没好处,年终奖泡汤是小事,以后日子更难过。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他“安稳摸鱼”的大计。
妈的!就当是为了自己能继续安稳地当咸鱼吧!
他深吸一口气,拿出一个平时记杂事的旧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开始飞快地写写画画。
他没有首接写方案,而是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提问和建议的方式,罗列了几个关键点:
1. 核心问题: 投资回报周期长,现金流不确定性高,吓退社会资本。
2. 破解思路: 能否将项目“整体规划,分块实施,差异融资”?
3. 具体设想(问句形式):
· 是否可将预计未来现金流相对稳定的部分(如配套商业、停车场)的特许经营权提前剥离,进行融资?
· 这种融资是否可借鉴基础设施REITs的思路?(旁边用小字括号标注:虽然国内文创类REITs还在探索,但是否有变通可能?比如对接保险资金长期协议?)
· 是否可考虑引入政府引导基金作为劣后级,吸引社会资本做优先级,降低风险?
· 对于缺乏现金流的部分(如公益展馆),是否可明确其公益属性,申请专项运营补贴,使其不成为投资负担?
4. 风险提示(刻意写得严重): 以上仅为不成熟设想,涉及金融创新,政策风险、操作难度极大,需专业机构评估,切勿轻易尝试。
他写得很潦草,措辞尽量显得业余和外行,多用“是否”、“可能”、“听说”等模煳词汇,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写完以后,他把它撕下来,折成一个小方块。
第二天上班,他趁所有人都去开会,办公室里没人的时候,偷偷把这张纸条塞进了苏婷办公桌上一本摊开的专业书里,夹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塞给苏婷。也许是觉得科里只有她可能看懂并理解其中的价值?也许是一种下意识的、对“同类”的试探?或者只是想借她的手把问题解决,自己继续隐藏?
做完这一切,他像做贼一样溜回自己工位,心脏怦怦跳。
妈的!又多管闲事! 希望她能看到,又希望她看不到! 矛盾!
下午,他看到苏婷回到了工位,拿起了那本书。
然后,他看到她翻动书页的动作停顿了一下,显然发现了那张纸条。
她拿起纸条,展开,低头看着。
林卫安赶紧低下头,假装认真工作,眼角的余光却死死盯着她。
他看到苏婷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变得极其专注,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着桌面。
她看了很久,然后,缓缓抬起头,目光似乎极其随意地、不着痕迹地扫过整个办公室,最后,在林卫安的方向若有若无地停留了零点一秒。
林卫安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苏婷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把纸条重新折好,放进了自己的口袋,然后继续看书,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林卫安心里七上八下。
她看懂了吗? 她猜到是谁放的了吗? 她会怎么做?
一种既期待又害怕的情绪,在他心里蔓延开来。
这偷偷摸摸给人递“锦囊妙计”的感觉,怎么比做贼还刺激?!
(http://www.220book.com/book/6CQ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