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极殿内,鎏金铜炉里燃着西域进贡的龙涎香,顾北坐在龙椅旁的紫檀木案后,手中捧着三份奏报,嘴角忍不住上扬。
左侧那份用狼毫写就的奏报,字迹遒劲有力,是北伐军主帅秦锋所书:
“漠北残部尽数剿灭,斩杀匈奴单于,漠北故地设五郡,编户三万七千,百姓皆愿归顺,已派农官教种耐寒麦种。”
中间那份盖着西域都护府大印的奏报,是西征军副将李烈送来的:
“西域三十六国遣使请降,楼兰国王亲献金册,愿称臣纳贡,献汗血宝马千匹、黄金万两、香料百车,承诺每岁朝贡,开通商道与中原互通有无。”
右侧那份最厚实的,是林猛从南境送来的捷报,除了平定百越的详情,还附了三张图纸:
一张是南境都护府的规划图,一张是百越学堂的分布图,还有一张是稻田水利的设计图。
最末尾写着:
“南境三州重建完毕,流民返乡者十二万,农桑推广初见成效,骆越部落首季稻收逾千石。”
“王爷。”
站在一旁的苏瑾难掩激动,手中的玉圭都微微颤抖。
“南征、西征、北伐皆获全胜,大炎疆域东起东海,西至葱岭,北抵漠北,南达琼州,已是史上之最!”
顾北放下奏报,走到殿外的白玉栏杆旁,望着远处巍峨的朱雀门,轻声道:
“这不是结束,是开始!”
“本王要让大炎的每一寸土地上,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让大炎的旗帜,插遍更广阔的天地!”
自那日起,大炎朝堂进入了最忙碌的时刻。
北伐军留一万兵力驻守漠北,派去的农官带着耐寒麦种和耕牛,教漠北百姓开垦草原。
西征军在西域设立都护府,选派精通律法的官员协助诸国制定章程,商道上的驼队络绎不绝,丝绸、瓷器顺着河西走廊运往西域,香料、宝石和汗血宝马则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
南境这边,林猛推行“汉越通婚”政策,百越青年参军可入军籍,入仕可免三年赋税,中原工匠带着烧瓷、冶铁的技艺扎根南境,一座座工坊拔地而起,荆州城的瓷器甚至远销至西域。
一年时间转瞬即逝。
这一年里,大炎的粮仓堆得满满的,关中平原的麦收突破百万石,江南的稻田连成片,甚至出现了“谷贱伤农”的景象。
朝廷当即下令:
今年赋税减半,同时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扩建各地学堂。
寒门子弟只要通过科举,便能入朝为官!
其中最为出彩的,便就是今年的状元郎!
江南一个佃农的儿子,此时入宫谢恩时还穿着打补丁的长衫,因此还被顾北亲自赐了锦袍。
史官在《大炎起居注》上写下“顾武中兴”四字,墨迹未干,长安城外的驿道上便迎来了最热闹的一天。
西域三十六国的使者带着贡品前来朝贡,为首的楼兰国王穿着中原的锦袍,捧着金册跪在太极殿内:
“西域诸国愿世代臣服大炎,年年朝贡,绝无二心!”
“恳请镇北王殿下派官员入驻西域,教我等中原礼法,使西域百姓也能知礼仪、明法度。”
顾北坐在龙椅上,温声道:
“本王将待天下子民一视同仁,你们既归顺大炎,便是大炎的百姓。”
“本王自会派文臣前往西域,开设学堂,也会让中原的工匠去传授技艺,让西域与中原共享太平!”
闻言,楼兰国王大喜,起身献上贡品清单,除了汗血宝马和黄金,还有一颗鸽子蛋大的夜明珠,在殿内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刚说完,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只见漠北的代表捧着一个布包走进来,单膝跪地:
“启禀王爷,漠北今年麦收丰收,百姓们特意磨了新面粉,让臣带来献给王爷尝尝!”
布包打开,雪白的面粉散发出麦香,顾北走上前,用手指捻起一点面粉,放在鼻尖轻嗅,这是他当年在漠北征战时,做梦都想让百姓们吃上的白面粉。
就在这时,赵珩突然站起身,手中捧着一卷明黄的圣旨,声音洪亮如钟:
“朕今日有一事宣布!”
“大炎镇北王顾北,在大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平内乱、拓疆域、安百姓,创此盛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故此,朕及百官皆尊顾北为‘国父’,许其见帝不拜、剑履上殿,朝野上下,皆需尊之!”
话音落下,殿内百官齐声高呼:
“陛下圣明!”
“国父功高盖世!”
顾北想要推辞,却被赵珩按住肩膀:
“国父,这是你应得的,更是大炎百姓的心愿!”
他望着赵珩眼中的恳切,又看了看殿内百官崇敬的目光,最终缓缓点头。
消息传到民间,百姓们自发为顾北立生祠。
长安的生祠前香火不断,孩童们传唱着新编的歌谣:
“顾王出,天下安,麦满仓,人团圆!”
就连偏远的漠北和南境,也建起了顾北的生祠!
漠北的牧民在生祠前挂着哈达,南境的百越百姓则献上刚收获的稻谷。
又过了十年,顾北已满头白发,但精神依旧矍铄。
他不再参与朝政,每日在王府的菜园里种菜,偶尔去国子监给学生们讲当年征战的故事。
而大炎的盛世仍在延续……
此时的大炎疆域比之十年前又扩大了几分,东边的琉球群岛派使归顺,西边的波斯帝国也遣使来朝;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街头的乞丐不见了,学堂里的孩童越来越多,连西域的孩童都能背诵《论语》。
这一日,大炎国父、镇北王顾北,坐在国子监的槐树下,听着学堂里传来孩童们诵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声音,嘴角露出笑容。
身旁的老太监捧着刚送来的《大炎史》,只见扉页上写着:
“顾北,字明远,大炎镇北王,后尊为国父!”
“当大炎危难之际,其挺身而出,平内乱、拓疆域、安百姓,创‘顾武中兴’之盛世。”
“其志光照千古,其名永载史册,为大炎史上不朽之英雄!”
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顾北的白发上,温暖而柔和。
远处的朱雀门传来钟鸣,清脆而响亮,如大炎的希望,永远回荡在这片土地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6D7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