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深冬,雪终于落得厚实,西合院的青石板盖着层白,连院角的腌菜缸都裹了层雪霜,却挡不住屋里飘出的油香——张兰正炸咯吱盒,黄澄澄的面皮裹着萝卜馅,下进油锅“滋滋”响,捞出来沥干油,咬一口脆得掉渣。“向阳,别靠太近!油溅着烫!”张兰用筷子夹起块咯吱盒,放在盘子里晾凉。
向阳蹲在灶台边,眼睛盯着油锅,手里攥着个油纸袋:“奶奶,炸好的先装袋,我要给盼儿哥哥留两块!”盼儿这时正帮许大茂扫院门口的雪,扫帚“哗啦”扫过雪面,堆出个小雪堆:“向阳,等会儿咱堆雪人,用你上次从晋北带的小陶碗当雪人的帽子!”
许大茂的杂货铺早早就备起了年货——货架上摆着晋北的小米、胡麻油,还有娄晓娥新做的糖糕,最显眼的是摞成摞的红纸和福字。“刘叔,您来啦!要的胡麻油给您留着呢,过年炸鱼炸肉香!”许大茂递过油桶,又多抓了把糖糕,“这是新做的,给孩子当零嘴!”刘叔笑着接过来:“大茂你这铺子越来越全,明年开春我还来买豌豆种,跟你学种豌豆!”
正忙着,李凡骑着自行车进来,车筐里装着封厚厚的信,是王小柱从晋北寄的,还附了包葡萄籽——信里说“晋北天冷,葡萄苗等开春再寄,先寄籽试种,盼能长出西合院的甜葡萄”。“大茂,小柱说老乡们都在备年货,还问咱过年缺啥,他给寄来!”李凡掏出信,眼里满是笑意,“这葡萄籽我打算先种在院里的花盆里,等开春再移到地里。”
许大茂赶紧接过信,看了又看,笑着说:“让他别忙活,咱啥都不缺!开春等葡萄苗到了,咱在院角多挖几坑,种上几棵,秋天让街坊们都尝尝!”娄晓娥也凑过来看葡萄籽:“我跟小柱媳妇说好了,过年给她寄点咯吱盒,让她尝尝北京的年味儿!”
下午,西合院开始扫尘——这是老北京的年俗,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辞旧迎新。何雨柱从食堂借了长扫帚,帮张兰扫房梁上的灰;许大茂擦窗户,娄晓娥洗窗帘;孩子们也没闲着,向阳和盼儿擦门框,禾禾用小抹布擦窗台,还把窗台上的花盆摆得整整齐齐。“盼儿,你看这窗花旧了,等会儿咱剪新的!”禾禾举着画本,上面画着胖娃娃抱葡萄的图案。
傍晚,扫完尘,张兰端上刚炸好的咯吱盒、煮好的花生,还有熬的小米粥,满院的人围坐在石桌旁,吃着聊着。向阳捧着碗粥,喝得香甜:“奶奶,这小米粥比晋北的还暖!”盼儿也说:“等过年,咱把小柱叔叔寄的葡萄籽种在花盆里,让它快点发芽!”
娄振华坐在廊下,手里着旧怀表,看着满院的年意,眼里满是暖意:“以前在香江过年,冷冷清清的,哪有这么热闹。现在在西合院,有咯吱盒的脆,有糖糕的甜,有街坊们的笑,才叫过年啊!”许大茂喝了口热茶,笑着说:“明年过年,咱把小柱和老乡们请来,让他们尝尝咱的年味儿,看看咱的葡萄苗,让西合院更热闹!”
夜色渐深,深冬的雪在月光下泛着白,西合院里却暖得很。屋里的灯亮着,映着新擦的窗户;院角的花盆里,葡萄籽静静躺着,藏着春天的盼;孩子们困了,趴在大人怀里睡了,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咯吱盒;大人们坐在廊下,聊着过年的计划——盼着雪再下大点,盼着葡萄籽开春发芽,盼着西合院的日子,像这过年的咯吱盒一样,脆生生、甜滋滋,满是踏实的幸福。
看着满院的雪和灯,心里满是安稳。他知道,这西合院的年,从来不是单家的热闹,是街坊的帮衬,是晋北的牵挂,是孩子们的期待,是一屋一院的烟火气——往后的岁月,也会像这深冬的年意一样,慢慢酿,慢慢暖,慢慢过出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甜。
作者“高手不是我”推荐阅读《穿越四合院,开局识破易中海阴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EC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