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葫芦》

小说: 红尘隐侠   作者:坡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尘隐侠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明万历年间,金陵城东菜市口每逢初八、十八、廿八便是大集之日。这天黎明时分,西乡八镇的农户商贩便推车挑担,云集于此。市集上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混杂着新鲜果蔬的清香、活禽的腥臊和各式小吃的油烟味。

在集市最末梢,临近城墙根的地方,有个不起眼的小摊位。摊主是个精瘦的老者,姓陈名三,年约六旬,鬓角斑白,额头上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唯有一双手光滑得出奇,指节分明,动作灵巧。他的摊子上不卖瓜果蔬菜,也不卖鸡鸭鱼肉,只卖各式各样的葫芦。

这些葫芦大大小小挂了满架,有可作酒壶的细腰葫芦,有能当容器的宝瓶葫芦,还有小若指甲的手捻葫芦,用红绳系着,风一吹便轻轻相碰,发出嗒嗒的脆响。最惹眼的,是摊头悬着的那枚双肚葫芦,油亮紫红,包浆温润,据说己挂了三十年,从未售予他人。

“老陈,这葫芦可能辟邪?”常有路人打趣。 陈三只笑:“葫芦就是葫芦,装水不漏,盛酒不馊,哪来那些神通。”

陈三的葫芦摊看似简陋,却自有章法。他卖的葫芦分三六九等,最便宜的是那些新摘的青葫芦,只要三五文钱;稍贵的是经他巧手加工过的,或雕刻花纹,或镶嵌银丝;最稀罕的是那些经年累月自然风干的老葫芦,色泽深沉,叩之有金石之声,价格不菲。

这日正值七月初八,天气闷热异常。午后时分,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一场暴雨倾盆而下。市集上的人群顿时作鸟兽散,各自寻地方避雨。陈三不慌不忙,将摊上的葫芦一一收进竹筐,盖上油布,自己则躲进摊后的小棚子里。

雨越下越大,天色暗如黄昏。陈三正低头整理筐篓,忽闻墙角有细微呻吟声。他提起灯笼循声望去,见一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倚墙而坐,衣衫尽湿,面色苍白如纸,手紧紧按着腹间,指缝间渗着暗红。

陈三不语,从棚内陶罐里倒出一碗温水,递至少年面前。少年抬眼警惕地打量着他,眼神中既有恐惧又有倔强,却终因伤痛难忍,接过去一饮而尽。

“仇家?”陈三边问,边取出针线布袋。 少年咬着嘴唇,犹豫片刻,终于点头,作者“坡无”推荐阅读《红尘隐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又猛地摇头:“他们…他们抢了我姐…”

陈三不再多问,扶少年进棚内坐下,检查伤口。那是一道寸许长的刀伤,颇深,幸未伤及脏腑。他取来自制金疮药,又扯下干净白布细心包扎。

“这三日不可动武。”陈三嘱咐,又将那挂了三十年的双肚葫芦取下,递给少年,“挂在胸前,可护住伤口。”

少年名唤石生,家住城外石家村。三日前,村中恶霸王屠户带人抢了他姐姐秀娥,要强娶为妾。石生救人不成,反被刺伤。王屠户与县衙师爷是姻亲,村中无人敢管。

陈三静默片刻,从箱底取出一布包。布包展开,竟是七十二枚小若指甲的葫芦,以银链相连,结成一件奇特的软甲。

“此物名唤‘百衲甲’,是我年轻时所得。”陈三道,“你且穿上,或可防身。”

石生惊疑不定,但还是依言穿上。那软甲贴肉而着,竟不觉沉重,反而有丝丝凉意透入肌肤,伤处的疼痛也减轻了几分。

次日清晨,王屠户家张灯结彩,正要办喜事。忽闻门外喧哗,开门见一青衣老者立于门外,正是陈三。

“退婚,放人。”陈三言语简略。 王屠户大笑,持杀猪刀扑来。陈三不躲不闪,任刀锋砍向胸前。只听“铛”的一声,刀如击金石,竟断为两截。原来陈三衣内穿着另一件葫芦软甲。

众家丁一拥而上,陈三身形忽转,那软甲上的小葫芦随风飞旋,击打在众人穴道上,顷刻间倒了一片。王屠户惊惧跪地,连声求饶,当即释放了秀娥。

三日后,石生姐弟到葫芦摊致谢,却见摊空人杳,只留那枚双肚葫芦挂在原处,底下压着一纸短信:

“葫芦本无灵,人心自有正。三十年守此摊,非为售葫,乃待应助之人。今事毕,吾去矣。”

后来金陵城中渐有传言,说陈三原是隐退的锦衣卫高手,因厌倦杀戮,隐于市井卖葫芦。那七十二枚葫芦软甲,曾助他擒奸除恶,如今传于有缘人。

石生后来成了名捕快,总在腰间挂一小葫芦。有人问起,他便笑说: “葫芦虽小,能容正义。市井之间,自有侠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尘隐侠 http://www.220book.com/book/6EF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