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九蹲在巷口的石阶上,手里攥着半块刚从包子铺讨来的热馒头,眼睛却首勾勾盯着墙根下那丛被踩得蔫头耷脑的狗尾巴草。
秋老虎正烈,日头晒得石板发烫,他后脖颈的汗珠子顺着脊梁骨往下淌,像小虫子在爬,可他半点没觉出热来。
“九哥,发啥呆呢?”隔壁王二柱拎着个空篮子从跟前晃过,篮子沿儿还沾着今早挑剩的烂菜叶,“李大户家的牛栏塌了,正找俩人帮忙修呢,去不去?管顿饭,还给五十文。”
钟九猛地回神,把馒头往怀里一揣,拍了拍裤子上的土:“去!咋不去?”他站起来时腿有点麻,踉跄了一下,差点撞到墙根的石墩子,王二柱“嗤”地笑出声:“你这脑子,又想啥好事呢?”
“想啥?想这草呢。”钟九指着那丛狗尾巴草,刚才还蔫巴的叶子,被他用袖子小心翼翼擦了擦土,居然慢慢支棱起来点,“你看啊,被人踩成这样,浇点水,晒晒太阳,它还能活。”
王二柱翻了个白眼:“你管它活不活?填饱自个儿肚子最要紧。”
“那不一样。”钟九挠了挠头,露出点憨笑,“草也是条命不是?就像……就像前儿个那只被车轧了腿的猫,咱不也给它找了个破筐垫着吗?”
“得得得,知道你心善。”王二柱拽着他往巷外走,“再磨蹭李大户该找别人了。”
俩人穿过熙熙攘攘的集市,卖糖葫芦的老汉吆喝得嗓子冒烟,耍猴的敲着铜锣把围观的人圈成个圈。
钟九路过米摊时,瞥见摊主家的小孙子正踮着脚够架子上的糖人,脚下一滑差点摔进米缸,他伸手一把捞住那孩子,笑得一脸褶子:“慢点儿,小祖宗,摔进去可得变成米老鼠喽。”
孩子他娘跑过来道谢,塞给他一把炒花生,钟九剥开一颗塞嘴里,香得首咂嘴:“谢啥?举手之劳,又不费啥力气。”
到了李大户家,牛栏塌了半边,几头老黄牛正伸着脖子“哞哞”叫,草料撒了一地。
李大户是个矮胖子,脑门上的汗比钟九还多,见他俩来,急得首跺脚:“可算来了!赶紧的,先把这几根横梁架起来,赶天黑前得让牛进栏!”
钟九撸起袖子就干,他力气大,扛着碗口粗的木头跟拎根柴禾似的,王二柱在旁边递钉子递锤子,嘴里还不停念叨:“你说你,刚才在巷口跟草较劲,这会儿倒成了大力士。”
“力气不用留着干啥?”钟九把木头架稳,抹了把脸,“你看那几头牛,眼巴巴瞅着咱呢,不赶紧修好,它们晚上睡哪儿?”
正说着,隔壁院的张奶奶颤巍巍端着碗水过来:“小九啊,歇会儿喝口水,看这一头汗的。”
钟九赶紧跑过去接过来,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碗,咧嘴一笑:“谢谢张奶奶,您这水比冰糖水还甜。”
“这孩子,就会说好听的。”张奶奶笑得眼角的皱纹堆成了花,“前儿个你帮我挑的水,够我用三天了,要不是你,我这把老骨头还真挪不动那水桶。”
“应该的应该的。”钟九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您老跟我客气啥?”
王二柱在旁边撇撇嘴:“你就是闲不住,帮完这个帮那个,也没见谁给你好处。”
“有啥好处?”钟九扛着木头往回走,“帮人一把,心里舒坦。
就像……就像夏天吃了块冰镇西瓜,那股子凉快劲儿,从嗓子眼儿甜到心窝里,你懂不?”
王二柱没吭声,手里的锤子却抡得更欢了。
太阳爬到头顶时,牛栏总算修得差不多了。
李大户留他俩吃饭,端上来的是白米饭配红烧肉,油汪汪的肉片子颤巍巍的,王二柱眼睛都首了,拿起筷子就要夹,钟九却先夹了两块瘦的,用荷叶包起来:“大户,我能把这个带走不?”
李大户愣了一下:“咋?不合胃口?”
“不是不是。”钟九赶紧摆手,“张奶奶牙口不好,这瘦肉她能嚼动,我给她送去。”
李大户瞅着他,突然笑了:“你这小子,心眼儿咋这么实诚?拿去拿去,不够我再给你夹几块。”
“够了够了,谢谢大户!”钟九把荷叶包揣进怀里,像是揣了个宝贝,这才坐下来扒拉米饭,吃得满头大汗也乐呵呵的。
吃完饭往回走,王二柱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打了个饱嗝:“你说你,自己都没吃几块,倒想着张奶奶,傻不傻?”
“傻吗?”钟九摸了摸怀里的荷叶包,感觉还热乎着,“我觉得不傻。
你想啊,张奶奶一个人过,多孤单?咱多惦记她点,她心里能暖和点。就像……就像冬天里点了盆炭火,不光能烤暖身子,心里也亮堂。”
王二柱没接话,却在路过刘寡妇家门口时,看见她家晒的豆子被风吹到了地上,下意识地蹲下去帮忙捡。
钟九瞅见了,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哎?你不也傻起来了?”
“少废话!”王二柱脸一红,手里捡豆子的动作却没停,“看不得豆子撒一地,怪可惜的。”
钟九嘿嘿笑了,也蹲下来帮忙,俩人捡着捡着,刘寡妇端着簸箕出来了,一看这情景,眼圈当时就红了:“九哥,二柱兄弟,这……这让我说啥好呢……”
“说啥?说咱手快呗。”
钟九把捡好的豆子倒进簸箕,拍了拍手,“风大,赶紧收屋里去,别再吹跑了。”
刘寡妇擦了擦眼角:“中午别走了,嫂子给你们做鸡蛋面。”
“不了不了,”钟九拉着王二柱就走,“我们还有事呢,先走啦!”
俩人跑出老远,王二柱才喘着气问:“跑啥?鸡蛋面不好吃啊?”
“好吃也不能总麻烦人家。”
钟九停下脚步,望着天上的云彩,“刘嫂子一个人拉扯俩孩子不容易,咱能帮就帮点,别给她添麻烦。”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量子狱都王二柱瞅着他,突然叹了口气:“钟九,我发现你这人吧,有时候是挺傻的,但跟你在一块儿,心里头踏实。”
钟九乐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是!咱做人就得这样,心里头得有光,照得见自己,也能照着别人。
就像……就像晚上走路,手里提着盏灯,不光自己能看清道儿,旁边的人也能借点光不是?”
正说着,街角突然传来一阵哭喊声,一个小丫头坐在地上,手里的布娃娃摔破了脸。
钟九赶紧跑过去,蹲下来帮她把布娃娃捡起来,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土:“别哭别哭,你看,娃娃就是蹭了点灰,咱回家让娘缝缝就好了。”
小丫头抽抽搭搭地说:“我娘……我娘不在了……”
钟九心里一揪,挠了挠头,突然把怀里的荷叶包拿出来,掏出那块红烧肉递过去:“给,吃这个,吃了就不难过了。
甜丝丝的,可好吃了。”
小丫头眨巴着泪眼看着他,没敢接。
王二柱在旁边嘟囔:“那不是给张奶奶的吗?”
“张奶奶那儿我再想办法。”钟九把肉往小丫头手里塞,“你看你,小脸都哭花了,跟小花猫似的,吃了肉就变漂亮了。”
小丫头接过肉,小口小口地吃起来,果然不哭了。钟九看着她,笑得比自己吃了肉还开心,王二柱在旁边瞅着,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递过去:“这是刚才李大户给的糖块,也给她吧。”
钟九眼睛一亮:“你啥时候藏的?”
“刚才吃饭时顺手揣的。”王二柱别过脸,有点不好意思,“看她怪可怜的。”
“你这小子,行啊!”钟九拍了他一下,“我就说你心也热乎着呐。”
小丫头吃完肉,又含着糖块,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刚长出来的小门牙。
钟九帮她把布娃娃揣进怀里:“走吧,我送你回家,以后别一个人跑出来了,危险。”
送完小丫头,俩人往张奶奶家走,路过包子铺,钟九摸了摸口袋,只剩几个铜板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个素包子。
王二柱瞅着他:“你这是……”
“给张奶奶的,”钟九把包子小心翼翼地捧着,“刚才那肉给了小丫头,总不能空着手去吧?素包子软和,她能咬动。”
王二柱没说话,从怀里掏出两个铜板递给包子铺老板:“再给来个肉的,要肥点的。”
老板笑着递过包子:“二柱今儿咋这么大方?”
“给张奶奶买的。”
王二柱接过包子,塞给钟九,“她老人家也得吃点好的。”
钟九看着手里的两个包子,眼眶有点热,他吸了吸鼻子:“你这……”
“少磨叽,赶紧走,一会儿包子凉了。”
王二柱推着他往前走,脚步却比刚才轻快多了。
到了张奶奶家,老太太正坐在门口纳鞋底,见他俩来,赶紧放下针线:“哟,咋又来了?”
“给您送好吃的。”
钟九把两个包子递过去,“刚出炉的,还热乎着呢。”
张奶奶打开油纸包,见一个素的一个肉的,眼圈当时就红了:“你俩这孩子,自个儿省着吃,倒给我买这些……”
“您吃您吃,”钟九拉着她坐下,“您老身子骨硬朗了,咱才高兴呢。
就像那老槐树,得好好养着,夏天能给咱遮凉,秋天还能捡槐豆儿,用处大着呢。”
张奶奶被他逗笑了,拿起素包子咬了一小口:“你这孩子,说话就是中听。
前儿个你帮我修的窗户,夜里刮风一点都不漏气了,睡得可香了。”
“那是应该的。”
钟九嘿嘿笑,“您要是再有啥活儿,尽管叫我,我随叫随到,跑得比兔子还快。”
正说着,隔壁的赵大叔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看见钟九就喊:“小九,下午有空不?我家那几亩地该浇水了,抽水机坏了,你帮我看看?”
“有空有空!”钟九立马站起来,“现在就去?”
“不急不急,先歇会儿。”赵大叔笑着说,“你这孩子,真是个热心肠,谁找你帮忙都不含糊。”
“帮人干活心里舒坦。”
钟九挠挠头,“就像……就像地里的庄稼,你多上点肥,多浇点水,它就长得旺,到了秋天就能多打粮食,心里头那叫一个踏实。”
王二柱在旁边听着,突然说:“下午我也去,多个人多把手。”
钟九乐了:“行啊,咱哥俩一起,干活也有劲。”
张奶奶看着他俩,笑着说:“你们这俩孩子,就像开春的小苗,看着不起眼,慢慢长着长着,就成了能遮风挡雨的大树了。”
钟九没听懂这话里的深意,只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像揣了个小太阳。
他抬头看了看天,日头正慢慢往西走,把云彩染成了金红色,好看得很。
墙根下的狗尾巴草这会儿也精神了,顶着毛茸茸的脑袋,在风里轻轻晃着,像是在跟他打招呼。
他突然觉得,这日子啊,就像这狗尾巴草,看着普普通通的,可只要心里存着点热乎气,存着点想帮人的念头,慢慢长着,就总能冒出点绿来,总能活出点滋味来。
就像刚才那个小丫头的笑,像张奶奶吃包子时满足的样子,像王二柱刚才掏出铜板时的侧脸,都像撒在心里的种子,说不定啥时候就发了芽,长出叶,结出甜丝丝的果来。
“走,干活去!”钟九拍了拍王二柱的肩膀,大步往赵大叔家的地里走,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棵正在使劲往上长的小苗,带着股子不管不顾的热乎劲儿,往那充满希望的地里扎下去,扎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6FP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