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看着弘历,眼中满是失望。他原本还对这个儿子抱有期望,没想到他竟如此糊涂,与包衣集团牵扯不清。“乌拉那拉青樱,秽乱门庭,勾结外戚,即刻禁足西阿哥府,永世不得出府!” 他厉声下令,“鄂容安杖责一百,流放宁古塔!鄂尔泰教子无方,包庇贪腐,罚俸一年,降职两级!”
至于弘历,雍正虽未重罚,却也彻底失去了信任,此后再也没有给过他重要的差事。
而弘昼,则因 “揭发贪腐有功”,更受雍正器重,时常被召入宫议事。和鸣园内,卿卿看着弘昼带回的赏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一局,我们赢了。但这只是开始,熹贵妃与鄂尔泰绝不会善罢甘休。”
弘昼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我知道。不过,我们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往后,我们一步一步来,总有一天,会彻底扳倒他们。”
雍正十二年春,江南突发水患,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雍正忧心忡忡,召集朝臣商议赈灾之事,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 弘历刚出了事,不宜重用;其他阿哥要么能力不足,要么畏难退缩。
就在这时,弘昼主动请缨:“皇阿玛,儿臣愿前往江南赈灾,定不辜负皇阿玛的信任!”
雍正有些意外,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朕便给你这个机会。户部拨银五百万两,由你全权调配,若有需要,可首接上奏。”
回到和鸣园,弘昼将此事告知卿卿,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江南水患历来难治,且地方官贪腐成风,怕是不好办。”
卿卿却胸有成竹:“别担心,我有办法。” 她取来一张宣纸,提笔在纸上画了起来,“你看,我们可以采用‘分段赈灾’之法,将受灾区域分为若干段,每段派一名得力的官员负责,明确责任;同时,‘公开账目’,每日将赈灾银两的收支情况张贴在城门口,接受百姓监督;最后,‘严惩贪腐’,一旦发现官员中饱私囊,立刻革职查办,绝不姑息。”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我们可以组织百姓自救,让年轻力壮的男子参与筑堤,每日管饭,还能给少量工钱;老弱妇孺则安排在临时搭建的棚屋里,由专人照顾。这样既能节省开支,又能加快赈灾进度。”
弘昼看着纸上条理清晰的计划,眼中满是惊艳:“卿卿,你真是我的智囊!有了这个计划,此次赈灾定能成功。”
次日,弘昼带着卿卿的计划,启程前往江南。他严格按照卿卿的方法行事,果然效果显著。地方官因 “公开账目” 与 “严惩贪腐” 的威慑,不敢再中饱私囊;百姓因 “自救有赏”,积极性高涨,筑堤进度大大加快。
仅仅三个月,江南水患便彻底平息,不仅安置了所有灾民,还为朝廷节省了近百万两白银。弘昼带着百姓的感谢信与赈灾明细返回京城,雍正龙颜大悦,夸赞道:“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弘昼,你此次赈灾有功,赏黄金五百两,晋封为和硕裕亲王!”
弘昼的声望瞬间大涨,朝野上下一片赞誉。这让弘历嫉妒得发狂 —— 他苦心经营多年,却始终得不到父皇的认可,而弘昼不过是去了一趟江南,便平步青云,这让他如何甘心?
很快,京城里便传出了流言,说 “弘昼在江南独断专行,不顾地方官的反对,强行推行自己的方法,甚至打骂官员,失了王爷的体面”。
这些流言刚一传开,卿卿便立刻察觉了。她冷笑一声,让父亲李荣保在朝堂上呈交了弘昼的赈灾明细与江南百姓的数千封感谢信。明细上每一笔开支都清晰可查,感谢信中满是对弘昼的感激之情,所谓 “独断专行”“打骂官员”,不攻自破。
雍正见了明细与感谢信,愈发厌恶弘历的小肚鸡肠,对弘昼的信任也更深了。
流言风波平息后,很快便到了年节。按规矩,各地官员与包衣集团需向宫廷呈送贡品。卿卿因掌管和鸣园的账目,对贡品清单格外留意。当她看到内务府送来的贡品入库清单时,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 清单上记录的东珠有一百颗,人参五十斤,可实际入库的东珠只有五十颗,人参也只有二十斤,足足少了一半!
“云珠,去把阿忠叫来。” 卿卿沉声道。
阿忠很快便到了。卿卿将清单递给她:“你去查查,这些贡品在运输途中是否出了差错,还是被人私吞了。”
阿忠领命而去,两日后果然带回了消息:“福晋,查到了!这些贡品在经过包衣统领鄂尔泰的管辖区域时,被鄂尔泰的人扣下了一半。据说,一半送进了熹贵妃的长春宫,另一半被鄂尔泰变卖,填补了包衣集团的亏空。”
卿卿将此事告知弘昼,弘昼震怒:“鄂尔泰简首是无法无天!竟敢私吞贡品,还敢送进熹贵妃宫里,他们当皇宫是自家的库房不成?”
“我们必须把此事禀报给皇上。” 卿卿语气坚定,“这不仅是贪腐,更是对皇权的藐视!”
次日,弘昼联合户部尚书,将贡品被私吞的证据呈给雍正。雍正看着证据,气得拍案而起:“鄂尔泰!又是他!”
他当即传召鄂尔泰,鄂尔泰起初还想狡辩,可在证据面前,终究还是低下了头,哭着求饶:“皇上饶命!臣一时糊涂,求皇上再给臣一次机会!”
熹贵妃得知此事后,连忙入宫为鄂尔泰求情,哭着说:“皇上,鄂大人也是一时糊涂,求皇上看在他多年伺候的份上,饶了他吧。”
雍正看着熹贵妃,眼中满是复杂。他知道鄂尔泰是熹贵妃的心腹,若严惩鄂尔泰,定会伤了熹贵妃的心;可若不罚,又难以服众。最终,他叹了口气,下令:“鄂尔泰私吞贡品,罪大恶极,本应革职查办,念在贵妃求情,且多年有功,罚俸三年,免去包衣统领之职,改任户部侍郎。”
这个处罚,显然是轻了。卿卿与弘昼心中都清楚,雍正还是顾及了熹贵妃的情面。
回到和鸣园,弘昼脸色凝重:“看来,熹贵妃与包衣集团的绑定,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皇上碍于熹贵妃,根本无法对鄂尔泰下重手。”
卿卿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没关系。这次没能扳倒他们,不代表下次不行。我们有的是时间,总有一天,会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整个和鸣园,却盖不住园内涌动的暗流。卿卿知道,这场与熹贵妃、包衣集团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她与弘昼,必须步步为营,才能在这凶险的宫廷中,杀出一条血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6GX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