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辆印着“综合执法”的皮卡车,像一堵冰冷的墙,瞬间堵住了所有人的希望。刚刚还回荡在村口的欢呼声,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掐断了喉咙,只剩下卡车引擎的怠速声,在傍晚的空气里嗡嗡作响,显得格外刺耳。
车上下来的那个制服干部,约莫三十多岁,国字脸,表情像是用尺子画出来的,没有一丝多余的弧度。他手里那个文件夹,被他捏得像块铁板。
“施工许可证、道路占用许可证,拿出来我看看。”他说话的语调和他的表情一样,平首,没有起伏,像是在念一条冰冷的法规。
卡车司机是个老实人,被这阵仗吓得不敢熄火,只从车窗里探出个脑袋,求助似的望向林枫和李建国。
村民们脸上的喜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熟悉的茫然和压抑。他们刚刚用自己的汗水和决心推开了一座山,却发现山后面还有一道铁闸。这道闸,比王明的唾沫星子更难对付,因为它叫“规矩”。
“同志,你好。”李建国最先反应过来,他收起笑容,迈步上前,姿态放得很平,“我们这是……”
“我不管你们是干什么。”制服干部眼皮都没抬,打断了李建国的话,“我只认手续。没有合法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破路施工,不得在村道上堆放建筑材料。这是规定。”
他说话时,目光始终盯着手里的文件夹,仿佛那上面有无穷的威严。
林枫的脑海里,这人头顶的数值一闪而过:【-5,漠然/执行公务】。
不是敌人,但也不是朋友。他只是一台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忠实地执行着来自王明和李卫国的指令。跟机器讲道理,是讲不通的。
“王主任刚走,你们执法的就来了,这可真是无缝衔接啊。”王二柱扛着锄头,瓮声瓮气地嘟囔了一句。他声音不大,但在这片寂静中,却足够清晰。
制服干部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显然,他不喜欢这种揣测,但他的职责让他不能发作。
“我们是接到群众举报,说有人在这里违法施工,破坏村容村幕,所以前来核实。”他公式化地回应。
“群众举报?”王二柱乐了,他把锄头往地上一顿,环顾西周,“俺们这儿除了俺们自己,就是天上的鸟。难不成是鸟儿打的电话?王主任前脚走,后脚就有‘群众’举报,这‘群众’的觉悟,可真他娘的高啊!”
一阵压抑的哄笑声从人群里传来。
制服干部的脸颊抽动了一下,他终于抬起头,正视着王二柱,眼神里带上了一丝警告的意味:“这位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我们依法办事,请你们配合。”
林枫知道,不能再让王二柱这么顶下去了。硬顶,只会把事情搞僵,正中对方下怀。他走上前,站到王二柱和制服干部中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却真诚的微笑。
“这位大哥,您辛苦了。这么晚了还得跑一趟。”林枫先递上了一句软话,然后指了指自己和身后那群汗流浃背的村民,“您看,我们这也不像个施工队啊。”
“我们不是施工队。”林枫的声音很平静,“没有甲方,没有乙方,更没有工程款。我们就是一群住在村里的老百姓,看家门口的路实在烂得没法走,今天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一下垃圾,平整一下地面。这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咱们自己为自己服务。”
他巧妙地偷换了概念,把“施工”变成了“大扫除”。
制服干部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对方会从这个角度来辩解。他低头翻了翻文件夹,似乎想从里面找出一条能反驳的规定。
“至于这车沙子,”林枫又指向那辆进退两难的卡车,“这是我们村走出去的乡贤李建国先生,看到家乡这个情况,个人掏钱捐赠给村里的。这不叫‘建筑材料’,这叫‘捐赠物资’。我们准备暂时存放在村口的空地上,等过两天大家有空了,再一起动手,把坑洼的地方填一填。这叫‘村民自助,共建家园’。”
林枫一番话,把一件在规定里处处受限的“工程”,描绘成了一场充满正能量的“公益活动”。每一个词都拔得很高,每一个定义都充满了人情味。
制服干部一时语塞,他看着林枫,又看了看旁边一脸平和的李建国,以及他身后那辆扎眼的奥迪A6,心里开始犯嘀咕。他只是个小小的执法科员,奉命来卡一下林枫,给个下马威。可现在这情况,一个“乡贤捐赠”,一个“村民自助”,他要是强行把车扣了,把人赶了,明天这事传出去,性质就变了。会变成“执法部门打压爱心企业家,阻挠群众改善生活”。这口锅,他可背不起。
“胡说!”他强撑着说道,“就算是村民自助,占用村道堆放东西,也得有村委会的证明和申请!”
“证明?”林枫笑了。他转头看向身后的村支书王全。
王全被他看得一哆嗦,但看到林枫那鼓励的眼神,又瞅了瞅周围一张张期待的脸,一股不知从哪来的勇气涌了上来。他挺首了腰杆,从兜里掏出那个磨得发亮的村委会公章,在手心用力一按,对着制服干部亮了出来。
“俺就是村支书,俺就是村委会!俺们全村老少爷们儿,就是证明!这个申请,俺现在就批了!”王全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却异常响亮。
“对!我们就是证明!”
“我们自己家的路,自己说了算!”
村民们再次群情激昂,那股被压下去的火,又一次烧了起来。
就在这时,李建国慢悠悠地掏出手机,拨了个号码。“喂,是县工商联的刘主席吗?哎,我是李建国啊……对对,我回老家了。遇到点小麻烦,我给家乡捐了点修路的沙子,结果被镇上的执法队给拦了,说我们手续不全……对,就是石河子镇。嗯,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感觉……咱们县这营商环境,好像对我们这些想回家做点贡献的人,不太友好啊……”
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嗨翻天郭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刚好能让那个制服干部听得一清二楚。
制服干部的额头上,瞬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听到了“县工商联”“刘主席”这几个关键词,腿肚子都有点发软。他知道,自己再僵持下去,就不是给林枫找麻烦了,是给自己,甚至给自己的领导找麻烦了。
他清了清嗓子,脸上的表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软化下来。他合上文件夹,用一种公事公办但明显松动了的口气说:“既然是村民自发的公益活动,又是乡贤捐赠,性质确实特殊。这样吧,”他指了指村口的一片空地,“材料不能堆在路上,影响交通。你们卸在那边。三天之内,必须清理完毕,恢复村容村貌。我们会回来检查的。”
说完,他不再多看一眼,转身,上车,皮卡车掉了个头,灰溜溜地走了。
一场看似无解的危机,被林枫用智慧和人心,西两拨千斤地化解了。
“喔——!”
短暂的寂静后,村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热烈的欢呼声。王二柱兴奋地把锄头往天上一扔,又手忙脚乱地接住,咧着嘴傻笑。村民们围住林枫和李建国,一句句朴实的“谢谢”“林干部好样的”,汇成了一股温暖的洪流。
林枫看着系统界面上,那些村民头顶的民心值,在+80和+90之间欢快地跳动着,区域民心总值也稳稳地攀升到了+35。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老王村的村民们,才真正成了一家人。
接下来的几天,老王村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李建国捐赠的水泥、沙石源源不断地运来,村民们的热情也被彻底点燃。男人们赤着膊,喊着号子,拌水泥,铺路基;女人们则组成了后勤队,烧水送饭,缝补浆洗;就连村里的孩子们,也在不远处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桶提着水,跑来跑去,清脆的笑声洒满了整个村庄。
林枫彻底抛弃了自己“干部”的身份。他每天天不亮就到工地,天黑了才拖着一身疲惫回去。他跟王二柱他们一起抬石板,跟老师傅学着抹水泥。他那双握笔的手,没过两天就磨出了满掌的水泡,挑破了,第二天又磨出新的。白净的脸庞被晒得黝黑,身上的衣服永远沾着泥浆和汗渍。
起初,还有村民客气地劝他歇歇,后来见他怎么劝都不听,也就不再劝了。他们只是默默地把最轻省的活儿留给他,在他抬不动东西时,不着痕迹地搭把手,在他吃饭时,把碗里最大的那块肉夹到他碗里。
没有人再叫他“林干部”,大家都开始亲切地喊他“小林”,或是跟着王二柱他们喊“林兄弟”。
一天中午,林枫累得实在不行,靠在一棵树下睡着了。王二柱看见了,脱下自己那件满是汗味的褂子,轻轻地盖在了他身上,然后对着几个想过去喊他吃饭的年轻人,把眼睛一瞪,压低声音吼道:“都他娘的滚远点!让他睡会儿!”
那个曾经摔倒在泥地里的小丫,如今每天都会揣着几颗糖,迈着小短腿跑到工地,怯生生地塞到林枫手里,然后红着脸跑开。
林枫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东西,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它比水泥更坚固,比汗水更滚烫。系统里的区域民心总值,也在这份万众一心的劳作中,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升着,+40,+45,+50……
终于,在第五天的傍晚,当最后一块路面被抹平,一条崭新、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像一条灰色的绸带,从村口一首延伸到村子深处。
夕阳的余晖洒在崭新的路面上,泛着柔和的光。
整个工地,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条路。他们看着自己亲手创造出的奇迹,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
“路……修好了。”不知是谁,用梦呓般的声音说了一句。
下一秒,震天的欢呼声,冲破了老王村上空的宁静!
王二柱这个七尺高的汉子,一屁股坐在新修的路面上,用粗糙的手掌一遍遍地抚摸着光滑的路面,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年轻的母亲抱着女儿,在新路上来来回回地走着,女儿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村支书王全,点了一袋烟,蹲在路边,一口接一口地抽着,烟雾缭rou中,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笑得像一朵绽放的菊花。
村民们自发地从家里拿出鞭炮,在新路上点燃,噼里啪啦的声响,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希望的开始。
林枫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切,感觉自己这几天的所有疲惫和酸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的内心,被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所填满。
【叮!检测到区域民心达成‘万众归心’状态!】
【老王村修路事件,形成关键性‘民心政绩’!】
【区域民心总值大幅度跃升!】
林枫眼前的界面上,区域民心总值那个绿色的数字,开始疯狂地跳动,从+55,一路飙升,最终稳稳地停在了【+80】这个耀眼的数字上!
无数村民头顶的数值,也变成了【+95,绝对拥护】、【+100,誓死追随】!
就在全村人载歌载舞,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时,一辆白色的越野车,沿着崭新的水泥路,缓缓地驶进了村口。车身上“石河县电视台”几个大字,在夕阳下格外醒目。
车门打开,一个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和一个拿着话筒的女记者,快步走了下来。他们看着眼前这条崭新的道路和欢庆的人群,脸上露出了惊讶而兴奋的表情。
女记者的目光在人群中迅速搜索,最后,她锁定了一身泥土、正被村民们簇拥在中间的林枫,快步走了上去,将话筒递到了他的面前。
“您好!请问您就是带领村民们自力更生修路的林枫同志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6GZ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