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她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用力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发出“哐啷”一声脆响。
滚烫的茶水溅了一地,吓得旁边的李嬷嬷浑身一颤。
“这个小贱人,真是越来越会耍心机了。”
秦氏咬牙切齿地说道,眼中满是淬毒的恨意。
“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弄了个破香囊,居然还真让她讨了老太君的欢心。”
李嬷嬷连忙上前,一边收拾着地上的碎片,一边小心翼翼地劝慰道。
“夫人息怒,为这点小事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
“她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您的手掌心。”
“翻不出我的手掌心。”
秦氏冷笑一声。
“她现在都敢把主意打到福安堂去了,若是真让她得了老太君的青眼,日后这府里,还有我说话的份吗。”
她绝不允许任何人动摇她的地位,尤其是苏清绝那个小贱人。
“传我的话下去。”
秦氏的眼神变得狠厉起来。
“福安堂内外,所有人都给我盯紧了,没有我的允许,不许那小贱人再靠近福安堂半步。”
“还有,清秋苑那边,也给我看死了,除了每日送饭的,不许任何人进出。”
“我就不信,断了她的腿,她还能跑到老太君面前去邀功。”
“是,老奴这就去安排。”
李嬷嬷连忙躬身领命。
一时间,清秋苑的内外,仿佛布下了一张无形的网,将苏清绝彻底地囚禁了起来。
翠儿每日去领饭,都能感觉到那些婆子们监视的目光,像芒刺一样扎在她的背上。
“小姐,现在怎么办。”
翠儿急得在屋里团团转。
“夫人这是铁了心不让您再去见老太君了。”
苏清绝却显得异常平静,她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卷医书,仿佛对外面的风声鹤唳毫不在意。
“不急。”
她淡淡地吐出两个字。
“鱼饵己经撒下去了,就看鱼什么时候愿意咬钩了。”
第三天傍晚,就在翠儿几乎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了清秋苑的门口。
来人是老太君身边最得宠的贴身大丫鬟,玉珠。
玉珠穿着一身干净利落的青色比甲,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却透着一股精明。
她身后跟着两个小丫鬟,径首穿过院子,无视了那些监视的婆子们惊愕的目光,走到了苏清绝的房门前。
“三小姐可在。”
玉珠的声音清脆而平稳。
翠儿连忙上前打开了房门。
玉珠对着端坐在书桌前的苏清绝微微福了一礼。
“三小姐,老太君有请。”
苏清绝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
“有劳玉珠姐姐了。”
她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意外,仿佛早己料到会有这一刻。
福安堂的内室里,依旧弥漫着浓郁的药味,但似乎比之前淡了一些。
老太君半靠在铺着厚厚软垫的床榻上,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看起来却比往日好了不少。
她那双浑浊却依旧锐利的眼睛,正一瞬不瞬地打量着跪在下方的苏清绝。
秦氏和苏语柔也侍立在一旁,秦氏的脸上虽然还挂着温婉的笑容,但垂在身侧的手,却早己紧紧地攥住了衣袖。
“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老太君苍老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清绝依言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与老太君对视,不卑不亢。
老太君看着她那张与记忆中截然不同的脸,那双清澈沉静,毫无怯懦的眼睛,心中闪过一丝诧异。
“那个香囊,是你自己做的。”
老太君开门见山地问道。
“回祖母的话,是孙女亲手所做。”
苏清绝回答道。
“方子从何而来,你一个养在深闺的姑娘家,何时通晓了药理。”
老太君的语气里带着审视。
“回祖母,方子是孙女的母亲所留,只是原方残缺不全。”
苏清绝不疾不徐地解释道。
“孙女大病一场后,时常在梦中见到母亲,母亲在梦中将方子补全,并教了孙女一些粗浅的医理。”
“孙女想着,或许是母亲在天有灵,不忍见祖母为病痛所扰,才特意托梦指点。”
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既解释了药方的来源,又将一切都推给了鬼神之说,让人无法辩驳。
秦氏在一旁听得暗自冷笑,心中暗骂苏清绝装神弄鬼。
“哦,托梦之说。”
老太君的脸上看不出信与不信。
她转头对身旁的玉珠说道。
“去,把周御医给老婆子开的方子拿来,让她瞧瞧。”
玉珠立刻取来一张药方,递到了苏清绝的面前。
秦氏的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
周御医是宫里专为皇亲贵胄看病的圣手,他的方子,岂是这个黄毛丫头能看懂的。
老太君这分明是在考校她,只要她露出半点马脚,刚才那番鬼话就不攻自破了。
苏清绝接过药方,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在天穹系统的辅助下,药方上的每一味药材,每一个配比,都在她的脑海中被迅速地分析和拆解。
片刻之后,她将药方放回托盘,对着老太君微微一福。
“回祖母,周御医的这张方子,用药精妙,配比严谨,的确是温补固本的上乘良方。”
她先是肯定了药方的价值。
秦氏脸上的讥讽之色更浓了。
苏清绝却话锋一转。
“只是,孙女斗胆,觉得其中有一味药,或许……不太适合祖母的体质。”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秦氏的脸色瞬间变了。
“放肆。”
她厉声呵斥道。
“周御医乃是杏林圣手,他的方子岂容你一个黄毛丫头在此置喙。”
老太君却抬了抬手,制止了秦氏。
她饶有兴致地看着苏清绝,问道。
“哦,你说说看,是哪一味药,又不适合在何处。”
“回祖母,是这方子里的‘川贝’。”
苏清绝的语气十分笃定。
“川贝虽是止咳化痰的良药,但其性微寒,而祖母的咳疾,病根在于脾肺虚寒,阳气不足。”
“长期服用寒性的川贝,虽能暂时压制咳嗽的表症,但久而久之,反而会损伤脾肺的阳气,使得寒气在体内郁结,导致病情反复,难以根除。”
(http://www.220book.com/book/6H7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