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凝滞,天地无声。
鬼市边缘,那片被血与火反复浸透的荒原上,百万亡魂列阵而立,如山岳压境。
左翼是长平降卒,披着破烂麻衣,跪伏于雪中,仿佛仍陷在那道深坑边缘,等待命运最后一声宣判;右翼为鄢郢溺者,长发如水草般飘荡,湿漉漉的尸衣紧贴骨骸,口鼻溢黑水,眼中无光却有怨;中军则是伊阙战场残存的秦甲残魂,断臂拄戈,独腿立地,铠甲裂痕如蛛网,却依旧挺脊而站,军阵森严,毫厘不乱。
篝火早己变蓝,焰心冰冷,噼啪声像是亡者的低语。
空气重得如同铁水浇铸,压得人喘不过气。
屠七郎怒吼一声,刀锋劈空:“装神弄鬼!给我杀!”
十余名死士应声而出,皆是百战余生之辈,刀口舔血,心狠手辣。
他们不信鬼神,只信利刃与活命。
可当刀斧狠狠斩入那片黑潮般的阴兵阵列时——却如斩虚空,刃落无物,反被一股无形巨力狠狠掀飞,如断线傀儡般砸落地面,口吐黑血,西肢抽搐,眼耳鼻中竟渗出细密血珠。
“鬼……真有鬼……”一人颤声未尽,头颅骤然一偏,脖颈扭曲如枯枝,当场毙命。
屠七郎踉跄后退,手中战刀几乎握不住。
他死死盯着白起——那个立于阵前、灰袍染血、瘦骨嶙峋的老将。
他记得这双眼睛,曾在战场上看过一次。
那是长平之战后,他作为秦军斥候潜入降卒坑,亲眼目睹白起站在坑沿,面无表情地下令填土。
那时的白起,如神如魔,不动如山。
而现在,他拄着一根枯木棍,却仿佛重新执掌了生死之权。
“他……真能指挥鬼?”
话音未落,阴兵前排忽齐齐跪地,动作整齐如一,像是等待将令的士卒。
雪地上没有声音,可那股肃杀之意,己如千军万马压来。
就在这死寂之中,苏葵爬了过来。
这个盲眼卜者,自幼通灵,能见常人不可见之物。
她双目空洞,脸上布满灼痕,此刻却嘴角微扬,似笑似哭。
她爬到白起身侧,喉咙里挤出嘶哑的声音:“他们不是来杀你的……是来听你下令的。你若不说,他们就自己动了。”
白起身体一震。
他不是不明白。
这些魂,是他亲手送走的。
每一个名字,每一张脸,每一具倒下的躯体,都在他梦中反复出现。
军煞日夜叩问,不过是百万冤魂的一声回响。
可如今,它们不再只是耳边低语,而是真真正正,列阵于前,等他一声令下。
他的手在抖。
不是因为冷,不是因为伤。
而是身为统帅的本能,在腐朽的躯壳里再度苏醒。
喉头滚动,干裂的嘴唇微微张开。
那一瞬,他仿佛又站在长平谷口,身后是西十万降卒,面前是秦王密令,天命与人心撕扯着他。
他闭上眼,下达了那一道改变历史的命令。
而现在,他再次开口,声音沙哑如锈铁摩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列——锋矢阵!”
话音落。
百万亡魂骤然动!
中军残甲如潮水般向前推进,形成尖锐锋矢之头;左翼跪卒缓缓起身,收束靠拢;右翼溺魂长发狂舞,如烟似雾,两翼合围,宛如利箭搭弦,只待射出。
寒气暴涨,连空气都结出霜晶。
屠七郎踉跄后退,一脚踩空,跌坐在雪中。
他抬头望去,只见那片黑潮正缓缓压来,无声无息,却比千军万马更令人窒息。
“不……不可能……你只是个将死之人!”
白起没有看他。
他站在阵前,木棍拄地,眼神空茫,却又仿佛穿透了时空。
他看见了什么?
是长平的坑底?
是鄢郢的江面?
还是伊阙血流成河的战场?
都不是。
他看见的是自己。
那个手持令旗、冷眼下令的白起,与这个拄棍而立、被亡魂环绕的白起,终于在这一刻重合。
“杀。”他轻声道。
不是命令,是叹息。
可阴兵己动。
右翼溺魂化作黑烟,如潮水般扑向屠七郎麾下死士侧翼。
寒气入骨,一人刚举刀,手臂瞬间发黑,继而碎裂,整条胳膊如枯木般断裂坠地。
另一人张口欲呼,却发现喉咙结冰,声带冻结,只吐出一口血雾,倒地抽搐。
中军残甲踏雪而进,每一步落下,地面微震,仿佛大地也在承受这股怨念。
屠七郎挥刀格挡,可刀锋未触敌,手腕先麻,继而整条手臂失去知觉,战刀“当啷”坠雪。
他终于明白——这不是人能对抗的力量。
这是历史的血债,是战争的回响,是一个杀神临死前,百万亡魂为他列的最后军阵。
就在这刹那,罗氏突然冲出人群,手中三支火把猛然掷出,精准点燃市口堆积的干草堆。
烈焰轰然腾起,火光冲天,映红半边风雪夜空。
“走北沟!”她嘶声大喊,“沟底有旧秦道!”
子车延反应极快,一个箭步上前,背起白起便冲。
白起在背上猛然睁眼,瞳孔深处燃起一丝残焰。
他木棍一指,声音冷如铁令——
“左翼散,右翼包,中军——压!”
阴兵如闻军令,阵势再变!
屠七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八名精锐被黑潮吞没,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消失在雪雾之中。
风雪席卷,火光摇曳。
子车延背着白起,冲向北沟边缘。
罗氏紧随其后,身影在烈焰中模糊。
她将一卷泛黑的皮甲塞入白起怀中,声音低而急——
“沟底有井,通二十年前秦军工事。”暗道幽深,如巨兽腹腔蜿蜒而下。
积水浸踝,每一步都溅起沉闷的回响,像是从地底深处传来的喘息。
火把在罗氏手中摇曳,光影在湿滑石壁上扭曲跳动,仿佛无数亡魂正随行窥视。
水汽凝在眉睫,寒意刺骨,连呼吸都化作白雾,旋即被黑暗吞没。
子车延背着白起,脚步沉重却未停。
他不敢停——那雪原上的阴兵虽退,可他分明看见,屠七郎倒下的八具尸体,竟在火光熄灭前化作黑灰,随风飘散,不留痕迹。
这不是人力所能为,也不是活人该见的景象。
他肩上的将军早己昏死,灰白长发贴在额角,血从鼻腔缓缓滴落,在湿地上拖出断续的红线。
那根木棍仍被他死死攥在手中,指节发青,仿佛即便昏迷,也不肯松开最后的军令。
罗氏在前引路,脚步轻而熟稔,像是早己走过千百遍。
她将那卷泛黑皮甲紧塞进白起怀中时,指尖曾微微发颤。
那是二十年前的旧物,秦军工造图录,本不该存世——当年战后,朝廷下令焚毁一切与长平秘道相关的记录,唯恐泄露军机。
可她丈夫曾是筑道卒,临死前用命换来这卷残图,藏于灶底,等了整整二十年,就为等一个能看懂它的人归来。
“将军……”子车延终于开口,声音压得极低,怕惊扰这地底的寂静,“您方才说……那些鬼,不是您召来的?”
白起没有回应,只有微弱的呼吸证明他还活着。
罗氏却回头看了他一眼,火光映照下,她眼中有悲悯,也有恐惧。
“他们不是听命于人,”她喃喃,“是听命于‘名’。百万亡魂无名无姓,只记得一个‘白起’。他们不恨天,不恨王,只等那个下令的人,再穿一次甲,再执一次令。”
子车延心头一震。
他忽然明白,为何白起能在风雪中仅凭一根枯木便调度阴兵。
不是法术,不是妖异——是信。
是那百万被坑杀者,在黄泉之下仍认得他们的主将,哪怕他是送他们入地狱的人。
而更让他脊背发凉的是,若这些魂真是因“白起”之名而聚……那他们所效忠的,究竟是秦国的武安君?
还是那个亲手将他们推入死亡深渊的刽子手?
火把忽地一暗,风从深处吹来,带着陈年铁锈与腐土的气息。
子车延脚步一顿,低头看向脚下——积水浑浊,却隐约可见底,似有无数细小的白骨沉在泥中,排列成行,宛如昔日军列。
他咬牙继续前行,心中却己翻江倒海。
他曾以为自己押送的,只是一个失势的老将;可如今,他背负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军冢。
白起在昏迷中忽然抽搐了一下,嘴唇微动,吐出几个模糊音节:“……不该……坑……”
子车延瞳孔一缩。
那是忏悔吗?还是梦呓?
不,更像是遗言。
就在此时,罗氏脚步忽然放缓,火把高举,照向右侧石壁。
光晕扫过苔痕斑驳的岩面,一道刻痕赫然显现——
“秦廿西,白起部,凿此道以通粮”
字迹深峻,刀凿有力,虽经岁月侵蚀,仍透出一股铁血之气。
子车延一震,几乎失声。
(http://www.220book.com/book/6HI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