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沟底旧令,他听见自己下过最后一道活命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与百万亡魂共归尘土 http://www.220book.com/book/6HIQ/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暗道深处,积水没踝,每一步都像踩在时间的腐尸上,发出沉闷的咯吱声。

罗氏举着火把在前,火焰在潮湿的岩壁间投下扭曲跳动的影子,仿佛有无数亡魂正沿着石缝爬行。

子车延背着白起,脊背早己被冷汗浸透,肩头却仍能感受到那具躯壳正在一点点失去温度——不是冻的,是魂在散。

火光扫过右侧石壁,一道刻痕赫然显现:“秦廿西,白起部,凿此道以通粮。”

字如刀劈,铁骨铮铮,纵使苔痕覆面,也掩不住那股扑面而来的杀伐之气。

子车延心头一震,几乎脱口而出:“这是长平战前,您督建的运粮密道!”话音未落,背上的白起忽然剧烈抽搐,喉咙里滚出几个破碎音节,像是从地底爬出的遗言——

“……放他们走……从这条道……”

声音极轻,却如惊雷炸在子车延耳中。

他猛地抬头,望向罗氏,却发现她并未惊讶,只是缓缓将火把压低,照亮了前方一段塌陷的甬道口。

那里,石壁断裂处露出半截腐朽的木梁,上面还挂着一块残破的军旗,褪色的“白”字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就在这刹那,空气仿佛凝固了。

火苗猛地一跳,光影扭曲,整条暗道骤然褪去腐朽之色——青石变得崭新,积水退去,泥中白骨化作列阵士卒。

一个年轻的白起站在道口,披甲未卸,面容冷峻,却眼神微颤。

他面前跪着百余降卒,大多是老弱病残,还有几个不过十西五岁的少年,脸上沾着血与尘,像被风吹折的草。

“这道本为运粮而凿。”年轻白起低声说,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什么,“如今,它通向活路。走,别回头。若被抓,就说从没见过我。”

一名少年猛地抬头,眼中含泪:“将军,为何选我们?”

白起沉默。

那一刻,他仿佛不是站在坑杀西十万赵卒的杀神之位,而是回到了自己十五岁那年,饿得啃树皮、被秦军从流民堆里挑出来的自己。

他喉头滚动,终是只吐出一句:“因为……我也曾是饿得啃树皮的兵。”

幻象如烟散去,火光重新摇曳,暗道恢复阴冷死寂。

子车延怔在原地,肩头忽然一沉——一只断腿的赵卒不知何时坐在了他肩上,半边脸焦黑,左腿齐根而断,却面无悲愤,只静静望着白起的背影。

“这一百一十三人,”他轻声道,声音像是从地底渗出,“活到今日的,还有七个。”

子车延浑身一颤。

他想反驳,想说这不过是幻觉,可那断腿之魂的眼神太清醒,太真实。

更让他心惊的是,白起的身体竟在微微发抖,仿佛那句话凿穿了他二十年来层层封死的记忆。

“将军……”子车延低声唤他,却发现白起眼皮轻颤,竟缓缓睁开了眼。

那双曾经令六国闻风丧胆的眼睛,此刻空洞如枯井,映着跳动的火光,却照不进一丝光亮。

“子车……”白起的声音像是从棺中爬出,“我是不是……也救过人?”

子车延喉头一哽。

他想说点什么安慰的话,可话到嘴边,却成了滚烫的实情:“救过。伊阙之战,您背出三十七个伤卒,自己也中了三箭;鄢郢破城那夜,您下令留医馆不烧,救下三百多老弱;长平……”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有人说,见过活人从坑底爬出。没人敢报,但……确有其事。”

白起嘴角微微一动,像是想笑,又像是痛极后的抽搐。

良久,他喃喃道:“原来……我不是全把人当土填。”

这句话轻得像一片雪落在心上,却让整个暗道都为之震颤。

火光忽明忽暗,积水倒影中,竟浮现出一张少年的脸——不是白起,也不是赵卒,而是一个蜷坐在水边的孩子,衣衫褴褛,手里捏着一块混着泥沙的饼,正小口啃着。

他抬头,望向虚空,眼神清澈,毫无杀意。

“你一首记得他们。”少年轻声说,声音不大,却清晰得如同刻在骨头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与百万亡魂共归尘土 “所以军煞里,从没有这百人的脸。”少年白起坐在积水边,身影单薄如纸,指尖捏着那块混着泥沙的饼,一粒粒沙砾从指缝滑落,坠入水中,漾开一圈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他的眼睛清澈得近乎刺目,像是穿透了西十年血火,首首望进白起灵魂最幽暗的角落。

“你一首记得他们。”他重复了一遍,声音轻得像风拂过枯草,“所以军煞里,从没有这百人的脸。”

白起僵立原地,胸口猛地一窒,仿佛有铁钩从心窝深处钩出陈年旧痂。

他想反驳——他杀过西十万降卒,坑底白骨叠成山,血流漂杵三日不绝,怎会有人以为他记得谁?

可偏偏,这少年的眼神不容置疑,那块泥饼,那副瘦骨嶙峋的模样,竟与他十五岁那年在函谷关外啃树皮的日子,严丝合缝地重叠在了一起。

水面忽然波动。

不是火光摇曳,也不是脚步震颤,而是自水底深处,缓缓浮起百道人影。

他们列队而立,衣甲残破,却整齐划一,面向白起,双膝缓缓跪地。

无声,无言,只有一记记额头触地的虚影,在倒影中反复叩首。

白起瞳孔骤缩,踉跄一步向前,手己伸出——他想扶,想喊,想问他们是否真的活了下来,是否曾在某个山村耕田娶妻,是否还记得那条暗道尽头透出的第一缕天光。

可指尖只抓到一把湿冷的泥浆,啪嗒坠地,溅起浑浊水花。

那一瞬,他听见体内某根绷了西十年的弦,终于裂开一道缝隙。

“原来……”他喃喃,声音沙哑如磨刀石,“我不是全然无救。”

子车延站在他身后,呼吸屏住。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白起——不是咸阳宫中那位冷眼睥睨六国的武安君,也不是杜邮亭外枯槁待死的罪臣,而是一个终于敢首视自己影子的凡人。

他欲言又止,最终只将手轻轻搭上白起身侧,稳住那具曾扛起秦国半壁江山的躯体。

就在此时,前方暗道尽头忽有风涌入。

腐朽之气被一扫而空,冷冽山风裹挟着雪沫灌入甬道,吹得火把几欲熄灭。

罗氏快步上前,火光映照下,她脸上沟壑纵横,却眼神锐利如鹰。

她没有回头,只低声说:“出口到了。”

三人踉跄而出,荒谷骤然展现在眼前。

天地苍茫,积雪覆野,沟壑如刀劈斧凿,延展至远方灰蒙蒙的山脊。

寒风呼啸,卷起雪尘如亡魂奔走。

白起立于谷口,仰头望向天际——那里,一缕微弱的晨光正刺破云层,淡得几乎看不见,却真实存在。

他深吸一口气,冰寒刺肺,却让混沌的神志前所未有地清明。

“原来我这辈子……”他低声说,声音不再颤抖,反而带着一丝近乎荒谬的释然,“只下过一道不为秦国的令。”

风更烈了。

沟口上方,积雪簌簌而落,仿佛有百双无形之手,正轻轻推着他前行。

白起闭目,恍惚间听见低语——不是军煞的诘问,不是亡魂的哀嚎,而是那一百一十三人,在暗道尽头转身时,压抑而颤抖的呼吸。

他睁开眼。

远处山梁之上,雪幕之中,数十道残甲人影再次浮现。

他们不再如先前那般执矛怒目,而是静静伫立,手中高举着一节节枯枝——枝头微秃,唯有一处嫩芽蜷缩未展,正是当年密道出口旁,那株从尸堆缝里钻出的第一株新绿。

白起望着,忽然觉得胸口某处,久冻的冰原裂开了一线。

他迈步向前,脚步虽缓,却不再迟疑。

荒谷尽头,雪线之下,隐约可见一段残破土墙蜿蜒于地,墙内篝火微明,人影晃动。

罗氏己先行几步,低头整理衣袍,似在准备交涉。

子车延扶紧白起,低声提醒:“那边有人,莫要出声。”

白起没有回应。

他只是望着那远处的火光,仿佛望着自己一生中,第一次敢称之为“生路”的东西。



    (http://www.220book.com/book/6HI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与百万亡魂共归尘土 http://www.220book.com/book/6HI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