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九日的晨光带着几分燥热,透过实验室的百叶窗,在苏晓冉的实验台投下细碎光影。她刚把最后一组菌株存活率数据录入电脑,指尖还沾着淡淡的酒精味,屏幕右下角“林建军”的消息提示突然弹出,让她下意识地停下动作——这几日的微信聊天,早己让这个名字成了心里悄悄发烫的期待,连看到消息提示的瞬间,心跳都慢了半拍。
消息是早上七点十分发的,林建军该是刚结束晨练,文字里还带着运动后的轻快:“晓冉,早上好!今天望溪巷的月季开得更艳了,我妈早上浇水的时候,特意摘了朵粉色的插在玻璃瓶里,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说等你回来第一眼就能看到。对了,你周六早上几点的车?我去车站接你,不用你挤公交——你带着行李呢,我骑车去,刚好能载你回社区。”苏晓冉看着“第一眼就能看到”“骑车去载你”,指尖轻轻划过屏幕,好像能触到文字里的温度,回复:“早上好!我买的周六上午九点的票,大概十点半到车站。其实真不用麻烦你,我坐公交很方便的……不过,要是你不忙的话,那就麻烦你啦。”她删了又改,最后还是把“麻烦你”三个字加上,心里藏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小期待。
“不麻烦!我周六上午轮休,去车站也就二十分钟路程,”林建军秒回,还附带了个憨笑的表情包,“我妈昨天晚上蒸了豆沙包,知道你喜欢吃甜的,特意少放了点糖,说怕腻着你,让我明天早上热好,等你回来当早餐。对了,她还翻出我小时候盖的小被子,说给你铺在客房,软和,你住得能舒服点。”苏晓冉看着“小时候盖的小被子”,眼眶突然有点发热——母亲总说她“在外上学没人疼”,可林阿姨却把这些小事都想到了。她吸了吸鼻子,回复:“阿姨也太周到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她了。对了,昨天我把展览的讲解卡打印出来了,在‘爱’字旁边画了颗小爱心,‘家’字旁边画了个带烟囱的小房子,还涂了点颜色,孩子们应该会喜欢。我怕他们紧张,还在背面写了‘别害怕,你说得最棒’的小句子。”
“太贴心了!你发的图片我给我妈看,她首抹眼泪,说‘这姑娘心细得像棉线’,”林建军的消息带着笑意,却又藏着温柔,“下午我去留守儿童之家,把讲解卡给孩子们,他们肯定会把卡片当宝贝。对了,小雨昨天拉着我妈的手说,想让你周末教她写‘喜’字——她奶奶下个月过生日,想写在贺卡上送给奶奶。你要是有空,能教她吗?她还说,要是你教她,她就把奶奶做的桂花糕分你一半。”苏晓冉看着“桂花糕分你一半”,忍不住笑出声,回复:“当然能!‘喜’字虽然笔画多,但拆开来就简单了——上面是‘士’,要写得扁一点;中间‘吉’字的‘口’要方方正正;下面两点像小脚丫,要站稳。我周末带支新的兼毫笔给她,笔杆上有小碎花,专门用来写吉祥字。”
上午九点半,苏晓冉整理实验报告时,手机又震动了——是林建军发来的社区照片,画面里,张阿姨正带着几个老人在凉亭下绑红色绸带,阳光落在绸带上,泛着暖光;旁边的石桌上,摊着一摞书法作品,最上面那幅是张阿姨写的“福”字,笔锋圆润。“我们上午开始布置展览场地了,”林建军的消息附在后面,“我妈非要把你教她写的‘寿’字挂在正中间,说‘晓冉教的字,得让大家好好看看’。刚才王奶奶过来,还跟我妈开玩笑,说‘你这是借晓冉的光,想抢我风头’,两人笑着约好展览当天比一比。”苏晓冉看着照片里的热闹,心里满是柔软,回复:“阿姨和王奶奶也太可爱了!其实王奶奶的‘寿’字才好看,笔画虽然有点抖,但每个转折都透着认真,像她说话一样,慢悠悠的,却特别有温度。我教阿姨的只是笔画,可王奶奶的字里,藏着一辈子的故事呢。”
“我妈也是这么说的,”林建军回复道,“昨天晚上她练‘寿’字,练到十点多,还跟我说‘晓冉说得对,写字不是比谁笔画首,是比谁用心’。对了,展览当天有社区记者来拍照,王书记想让你跟孩子们一起接受采访,说说书法班的事。你会不会紧张?要是紧张,我就站在你旁边,帮你递话筒。”苏晓冉看着“我就站在你旁边”,心里像被羽毛轻轻挠了一下,回复:“有点紧张,但想到你在旁边,好像就不怕了。作者“默默的小猪猪”推荐阅读《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其实我更想让孩子们多说——小雨上次跟我说,写‘家’字的时候,会想起爸爸在外打工寄回来的玩具车;还有个小男孩说,写‘安’字的时候,会想起奶奶在门口等他回家。他们的想法,比我说的有意思多了。”
中午十二点,苏晓冉和张萌去食堂吃饭,刚坐下就收到林建军的小视频——视频里,小雨举着讲解卡,站在几个孩子中间,小声念:“我写的是‘家’字,因为我想让爸爸早点回来,我们一家人一起吃妈妈做的红烧肉。”念完还抬头问林建军:“林叔叔,我这样说,苏姐姐会喜欢吗?”林建军的声音在视频里响起,温柔得像午后的风:“会的,苏姐姐肯定觉得你说得最好。”苏晓冉把视频递给张萌看,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张萌撞了撞她的胳膊,调侃道:“看你这眼神,都快冒星星了。我跟你说,周末见面的时候,别总聊展览、聊孩子,也跟人家聊聊你自己——比如你小时候抓蝴蝶掉进泥坑的事,多可爱。”苏晓冉的脸颊瞬间红了,赶紧夹了块排骨塞进嘴里,含糊地说:“吃你的饭吧,再调侃我,我就把你的糖醋排骨都吃光。”
下午两点,林建军巡逻到社区菜市场,特意绕到张大爷的摊位前。张大爷笑着递过一兜西红柿:“我就知道你会来,这西红柿是早上刚摘的,沙瓤,炒出来最香。你妈昨天跟我说,要给晓冉姑娘炖排骨汤,我特意留了两根最新鲜的筒骨,你拿着。”林建军接过袋子,有些不好意思:“谢谢您,张大爷,又让您费心了。”“跟我客气啥,”张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晓冉姑娘是个好姑娘,心细、善良,你可得好好对人家。女孩子在外上学不容易,你多关心关心她,别总跟个木头似的。”林建军点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他其实早就记下了苏晓冉说过的话:喜欢吃豆沙包,怕辣,做实验到晚上会饿。这些小事,他都悄悄记在手机备忘录里。
回到警务室,林建军立刻给苏晓冉发消息:“我妈让我买了新鲜的西红柿和筒骨,周末给你炖排骨汤,还放了玉米和胡萝卜,你说过喜欢吃玉米的。对了,你晚上做实验要是饿了,别总吃泡面,记得买点面包或者水果放在实验室——我上次巡逻,看到有个学生晚上饿了,在自动贩卖机前找吃的,看着怪可怜的。”苏晓冉看着“你说过喜欢吃玉米”,突然想起上周聊天时随口提过一句,没想到他居然记下来了。她握着手机,指尖有些发颤,回复:“我知道啦,以后会记得备点吃的。你巡逻的时候也要注意,别总忘了吃饭——上次你说帮居民搬东西,错过午饭,饿着肚子巡逻,我听着都心疼。”
“心疼我啊?”林建军的消息带着点小调皮,“那我以后一定按时吃饭,不让你心疼。对了,明天我去车站接你的时候,要不要给你买杯奶茶?你上次说喜欢喝珍珠奶茶,少糖,常温的。”苏晓冉看着屏幕,忍不住笑了,回复:“好啊,那我要半糖的,珍珠多一点。”
傍晚六点,苏晓冉收拾行李时,特意把那支给小雨准备的碎花毛笔放进包里,又把林阿姨的新毛巾叠得整整齐齐。母亲发来微信:“我跟林阿姨约好了,明天一起去车站接你,她还说要给你带刚烤好的豆沙包,让你路上吃。”苏晓冉回复:“妈,不用这么麻烦,你们在家等我就好。”“不麻烦,”母亲的消息很快回来,“林阿姨说,想早点见到你,跟你聊聊书法班的事——其实啊,她是想跟你多亲近亲近。”
而此时,望溪巷的林家里,张桂兰正忙着蒸豆沙包,厨房里飘着甜甜的香味。林建军坐在客厅里,对着手机里苏晓冉的车次信息,反复确认时间,又把明天要带的奶茶店地址记在纸上。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两人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是苏晓冉发来的:“明天见,路上注意安全。”林建军看着这西个字,嘴角忍不住上扬,回复:“明天见,我在车站等你,带着奶茶和豆沙包。”
夜色渐深,望溪巷的路灯亮着暖黄的光,展览场地的红色绸带在风里轻轻晃;实验室里,苏晓冉拎着行李往宿舍走,脚步轻快。明天的相遇,像一颗浸了蜜的糖,在彼此心里慢慢融化。这份因微信牵起的缘分,不再是隔着屏幕的问候,而是即将触手可及的温度——是车站的奶茶,是炖好的排骨汤,是两个人眼里藏不住的期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