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晨霜里的暖意与冬夜里的安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默默的小猪猪”推荐阅读《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周五清晨六点的老城区,地面结了层薄薄的晨霜,像撒了把碎盐,踩在青石板路上 “咯吱” 响,寒气裹着巷口油条铺的油香飘过来,在冷空气中凝成一股暖乎乎的味道。林建军刚到警务室,警服领口还沾着点晨雾的潮气,就看见门口的台阶上放着个布包 —— 是赵奶奶的针线包,靛蓝色的粗布上绣着半朵小菊花,针脚细密得像藏着老人的心意,旁边压着张泛黄的便签,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建军,手机套快缝好了,你要是不着急,等周末给你 —— 赵奶奶”。

他弯腰拿起布包,指尖触到布料上残留的体温,心里一暖,忍不住着菊花的针脚 —— 赵奶奶有白内障,上次社区体检时视力才 0.3,缝这半朵花,肯定凑着台灯熬了半宿。他快步走进警务室,从抽屉里拿出药盒,里面的降压药按 “早中晚” 分好剂量,是他前晚特意整理的;又翻开储物柜,拿出护膝 —— 社区卫生所刘医生推荐的加绒款,浅灰色的面料,边缘缝着防滑条,上次聊天时老人说 “素净的颜色看着舒心”,他特意让老板留了最后一双。做基层民警,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把老人的喜好记在心里,这样的帮助才不是 “完成任务”,而是真的贴心,他对着镜子理了理警服领口,把药盒和护膝仔细放进电动车筐,还在筐底垫了块软布,怕碰坏了药盒。

刚要推电动车出门,对讲机突然 “滋滋” 响了,社区物业小张的声音带着急:“建军,6 号楼的周爷爷说电暖器坏了,屋里冷得很!周爷爷有慢性支气管炎,昨天还咳嗽了半宿,你方便去看看吗?”

“马上到!我先送药给赵奶奶,十分钟内赶去周爷爷家!” 林建军的声音沉稳有力,挂了对讲机,心里却揪了一下 —— 周爷爷的支气管炎一到冬天就容易急性发作,去年冬天就因为受凉住了院,屋里没暖气,万一冻着了可就麻烦了。他骑上电动车,晨霜还没化,车轮碾过路面,留下两道均匀的痕迹,路过张叔的早点铺,金黄的油条刚出锅,油香裹着热气飘过来,张叔探出头喊:“建军,吃根油条再去?刚炸的,热乎!”

“不了张叔!一会儿回来买!麻烦您帮我留两根,炸软点,别太脆!” 林建军放慢车速,大声回应 —— 上次陪周爷爷整理旧照片,老人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说 “年轻时最爱在早点铺买油条,配着热豆浆,能吃两根”,现在老人牙口不好,脆油条嚼不动,必须炸软些。老人的习惯藏在闲聊里,多听一句,多记一点,就能让他们少些麻烦,他加快车速,电动车的灯光在晨雾里划出一道暖黄的光。

到了赵奶奶家,门果然没关严,留了道指宽的缝 —— 老人知道他早上会来,特意留的。他轻轻推开门,看见老人正坐在沙发上缝手机套,手里的顶针卡在中指上,针线在布上慢慢穿梭,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白发上,像撒了层碎金,连皱纹里都透着温柔。“奶奶,我给您送降压药和护膝来了。” 林建军把东西放在茶几上,先帮老人摘下顶针,又拆开护膝包装,蹲下身帮老人套在膝盖上,“您试试松紧,要是紧了我帮您调调。”

赵奶奶站起来走了两步,笑着说:“合适!太合适了!这护膝戴着软乎乎的,膝盖也不凉了。建军啊,你想得真周到,比我女儿还细心。” 她拉着林建军的手,指腹轻轻着他手背上的薄茧 —— 那是常年握工具、写记录磨出来的,“昨天跟我女儿视频,她还说‘妈,别总麻烦人家建军’,可我这老婆子,没你真不行,连个换灯泡的人都没有。”

“奶奶,您这说的啥话!我是社区民警,照顾您是我的责任。” 林建军帮老人把降压药的服用说明折好,放在药盒最上面,字朝上,方便老人看,“您看,这药我分了早中晚,早上饭后吃一片,中午和晚上各半片,我在药盒上贴了小标签,红色是早上,蓝色是中午,绿色是晚上,您别记错了。” 他又走到窗边,摸了摸暖气片的温度,“您要是觉得冷,就把电暖器打开,别省电费,我帮您把温度调到 22 度,这个温度最舒服,不会太冷也不会太干。”老人记性不好,用颜色区分剂量,用具体温度代替 “别太冷”,这样的叮嘱才有用,他帮老人把电暖器的插头插在带开关的插线板上,还把开关位置用红笔做了标记。

离开赵奶奶家,林建军首接去了社区超市,接过张叔递来的油条,还特意摸了摸:“软乎,刚好!再帮我装杯热豆浆,无糖的,谢谢张叔!” 他把油条和豆浆放进保温袋,又在袋里塞了张纸巾 —— 老人吃油条容易沾嘴角,得备好纸巾。到了周爷爷家,刚进门就觉得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窗户缝里还透着风,周爷爷正裹着厚棉袄坐在椅子上,手里的热水袋己经不怎么热了,咳嗽声断断续续的,每咳一声,肩膀都跟着抖。“建军啊…… 你可来了…… 电暖器突然不亮了…… 屋里冷得很…… 我这胸口都发闷……”

“爷爷,您别说话,先喝口热豆浆缓一缓!” 林建军赶紧把豆浆递过去,插好吸管,又蹲下身检查电暖器 —— 是老式的油汀电暖器,插头处的电线表皮裂了,露出里面的铜丝,旁边还放着个生锈的螺丝刀,显然老人自己试着修过。他从工具箱里拿出万用表,先测了测电压,确认电路没问题,又用螺丝刀拆开插头,发现是接线柱松了,铜丝都氧化了。“爷爷,您别担心,是接线柱松了,我帮您修好了就能用,以后别自己拆插头,太危险了!” 他拿出砂纸,小心地把氧化的铜丝打磨干净,又用绝缘胶带把裂开的电线一圈圈缠好,每缠一圈都要捏紧,胶带边缘还要错开,防止进水。电暖器是老人冬天的 “救命设备”,必须修得牢固,不能有半点隐患,他反复检查了三遍,才把插头插回插座,按下开关。

“嗡 ——” 电暖器亮了,橘红色的指示灯慢慢亮起,热量一点点散开来,周爷爷的咳嗽声渐渐轻了。“好了!亮了!建军啊,你这手艺真专业!比修电器的师傅还仔细!” 周爷爷高兴得合不拢嘴,伸手摸了摸电暖器的外壳,“暖和了!真暖和了!” 林建军帮老人把电暖器挪到床边,离身体 30 厘米远 —— 这个距离既能感受到热量,又不会烫到老人,还把老人的厚棉袄搭在椅背上,用暖风吹着:“爷爷,您先吃油条,我帮您把棉袄吹暖和,一会儿穿就不凉了。”

周爷爷接过油条,咬了一口,笑着说:“还是你懂我!这油条软乎乎的,刚好能嚼动。上次你帮我修水管,我还没谢谢你呢,你又帮我修电暖器,还想着给我买油条。” 林建军帮老人把棉袄的领子往上拉了拉,遮住脖子,又从口袋里掏出包感冒冲剂:“爷爷,这是社区卫生所刘医生给的感冒冲剂,您要是觉得冷,就冲一包喝,预防感冒。我还帮您把窗户缝用密封条贴好了,风进不来,屋里能暖和点。”帮人不能只解决眼前的问题,要想到后续的需求,贴密封条、送感冒冲剂,才能让老人真的安心,他把感冒冲剂的用法写在便签上,贴在药盒上。

上午十点多,林建军回到警务室,刚把工具箱放好,社区王书记就拿着份冬季物资清单走进来:“建军,下周要降温,最低温度能到零下五度,社区准备给独居老人送棉被和暖手宝,想让你帮忙整理物资,再挨家送过去,你看行吗?”

“没问题!王书记,我现在就列个配送清单!” 林建军接过清单,从抽屉里拿出红色记号笔,在 “马爷爷、赵奶奶、周爷爷” 的名字旁边画了圈,又在后面备注:“马爷爷:棉被选 1.8 米 ×2.0 米(老人个子高),暖手宝选大号(手脚容易凉);赵奶奶:棉被选轻量款(老人力气小,方便叠),暖手宝选带温度显示(老人眼神不好);周爷爷:棉被选加厚款(有支气管炎,需要更保暖),暖手宝选防烫款(怕烫到)。”每个老人的情况不同,物资不能 “一刀切”,要根据身体状况选,这样才是真的 “雪中送炭”,他把备注好的清单递给王书记,又补充:“下午整理物资时,我再检查一遍暖手宝的质量,确保都是防爆的,老人用着安全。”

下午两点,林建军和社区志愿者一起整理冬季物资,棉被堆得像小山,他每拿起一床,都要摸一摸厚度,检查有没有线头;暖手宝则要逐个打开开关,测试加热速度和温度控制。“这个暖手宝加热太快,温度太高,不能给周爷爷,换个慢热型的!”“这床棉被有点重,赵奶奶叠不动,换轻量款的!” 他的声音在仓库里回荡,志愿者小张笑着说:“建军,你比我们还了解这些老人,比家人还细心!” 林建军笑着摇头:“天天跟他们打交道,他们的情况我都记在心里,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整理完物资,林建军扛着棉被,提着暖手宝,先往马爷爷家送 —— 马爷爷家在顶楼,没电梯,他扛着棉被一步步往上走,脚步稳,没让棉被碰到墙壁。“爷爷,这是社区给您送的棉被,加厚款的,您盖着暖和。” 他帮马爷爷把新棉被铺在床上,叠成整齐的方块,又教老人用暖手宝:“爷爷,您看,这个按钮是开关,按一下是低温,按两下是高温,充电时要放在桌子上,不能放在床上,充好电会自动断电,您放心用。” 他还帮老人把暖手宝的充电线固定在床头柜上,用夹子夹住,防止老人绊倒。老人的安全藏在细节里,多一个夹子,多一句提醒,就能少一份危险,他帮老人把旧棉被叠好,放在衣柜最下层,方便拿取。

从马爷爷家出来,林建军又去了赵奶奶和周爷爷家,每到一家,都要帮老人试暖手宝,检查电暖器的线路,还把物资清单贴在老人的冰箱上,写着 “有问题随时打电话:138XXXXXXX(林建军)”。路过陈叔的水果摊,陈叔正给顾客称橘子,看见他笑着说:“建军,快来尝尝刚到的橙子,甜得很!昨天你帮我写的促销牌,好多顾客都问呢,生意比以前好了不少!” 林建军接过橙子,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心里暖暖的:“陈叔,您客气了!对了,下周要降温,您这摊位的棚子有点漏风,我明天帮您加固一下,再给您带块防水布,别冻着。”街坊们的难处不分 “居民” 和 “商户”,都是社区的一份子,能帮就帮,他把橙子放进兜里,又帮陈叔把摊前的水果摆整齐。

傍晚六点,晚霞把老城区染成了橘红色,云层像被晒软的棉花糖,飘在天边。林建军回到警务室,翻开值班记录本,字迹工整有力:“1. 给赵奶奶送降压药(分剂量包装)、护膝(浅灰色防滑款),调试电暖器温度至 22℃;2. 帮周爷爷检修电暖器(加固接线柱、缠绝缘胶带),送油条(软款)、豆浆(无糖)、感冒冲剂,贴窗户密封条;3. 整理冬季物资(按老人需求分类),配送马爷爷、赵奶奶、周爷爷家,检查暖手宝安全;4. 约定帮陈叔加固水果摊棚子、送防水布。” 每个条目后面都画了个小对勾,旁边还备注了 “己确认老人无不适”“物资使用正常”。

看着记录本,他想起赵奶奶缝了一半的手机套、周爷爷吃油条时满足的笑容、马爷爷摸着新棉被的样子,心里满是踏实 ——基层民警的 “英雄主义”,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把每件小事做到位,把每个老人的需求放在心上,让他们在老城区的日子,暖乎乎、安心心。

刚要锁门,母亲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暖意:“建军,下班了吗?我炖了羊肉汤,放了萝卜和生姜,给你驱驱寒,快回来吃!”“马上就回!妈,我给您带了橙子,陈叔刚到的,可甜了,您和爸尝尝!” 林建军笑着说,手里拿着给父母带的橙子,揣在警服内袋里,还带着体温。

夜色渐深,老城区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在结了霜的路面上晃,像撒了把碎金。林建军骑着电动车往家走,警服的下摆被风吹得轻轻晃,心里却暖得像揣了个小暖炉 —— 他明白,这份 “平凡的坚守”,是警服上的责任,是记在心里的牵挂,是帮老人暖热的每一个冬天。而他,会一首做这片老城区的 “暖炉”,用细心和责任,守护着街坊们的烟火气,守护着这份平凡却珍贵的幸福。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