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晨光里的心愿与夜色里的笃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周日清晨六点半的老城区,冬日的晨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青石板路上,没完全融化的残霜沾在路面缝隙里,泛着细碎的光,像撒了把碎钻。巷口的梧桐树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枝尖还挂着个没掉的旧鸟巢,风一吹,枝桠轻轻晃,带着点冬日的清寂。林建军刚洗漱完,就听见厨房传来 “叮叮当当” 的声响 —— 母亲正把刚熬好的小米粥装进保温盒,粥面泛着层薄薄的米油,香得人心里发暖;旁边的塑料袋里裹着两个茶叶蛋,还有一小碟切好的萝卜咸菜,是赵奶奶爱吃的口味。

“昨天赵奶奶跟我聊天,说好久没喝你熬的小米粥了,你今天送过去,顺便把厚马甲带上。” 母亲把保温盒递给他,指尖还沾着点粥渍,“今早降温,我听天气预报说只有零下二度,别让老人冻着。” 林建军接过保温盒,指尖触到盒身的暖意,顺着指尖漫到心里。想起昨天在值班记录本上写的 “给赵奶奶送厚马甲、陪周爷爷检查电暖器”,他赶紧从衣柜里拿出浅灰色的厚马甲 —— 是上周特意去菜市场旁的 “李记裁缝店” 买的,选了最厚的驼绒内衬,还让李师傅多缝了个斜挎口袋,“赵奶奶总把老花镜、钥匙揣在怀里,有个口袋能少些麻烦,还不容易丢。” 他把马甲叠得方方正正,和母亲准备的东西一起放进电动车筐,又在筐底垫了块软布,怕路上颠簸碰洒了粥。

骑上电动车往赵奶奶家走,车轮碾过残霜,发出 “咯吱咯吱” 的轻响,像老城区在低声呢喃。路过巷口的 “张记早点铺”,玻璃门上贴着层薄雾,张叔正掀开蒸笼,白花花的热气裹着肉香飘出来,在冷空气中凝成一团白雾。“建军,吃根油条再去?刚炸的,外酥里软,你妈昨天还说想吃呢!” 张叔探出头喊,手里还拿着双筷子,油星子沾在袖口上。“不了张叔,我先给赵奶奶送粥,回头再来买!” 林建军放慢车速,笑着回应,目光落在早点铺的玻璃窗上 —— 里面贴着张粉色的 “冬季防雾” 纸条,是上周他帮张叔写的,字是加粗的楷体,怕老人看不清,“您记得早晚用温水擦玻璃,别用热水,容易炸。” 张叔笑着点头:“记着呢!你说的法子真管用,这几天玻璃都没起雾!”这些小事虽然不起眼,却能让街坊们的日子顺些,多提醒一句,就能少些麻烦,林建军加快车速,电动车的影子在晨光里被拉得很长。

到了赵奶奶家所在的 4 号楼,楼道口的旧邮箱上积了层薄灰,最下面一格是赵奶奶的,邮箱门还虚掩着,里面插着张没拿的报纸。林建军轻轻推开门,就看见客厅的窗帘拉开了半扇,晨光透过窗户照在沙发上,像铺了层金箔;赵奶奶正坐在沙发上缝手机套,手里的银针在靛蓝色的布料上慢慢穿梭,线轴放在旁边的小竹篮里,里面还剩半卷藏青色的线;茶几上放着杯凉了的白开水,杯沿沾着点茶渍,是昨天他帮老人倒的。

“奶奶,我给您送小米粥来了!” 林建军把保温盒放在茶几上,打开盖子,小米粥的香味立刻飘了出来,混着晨光里的暖意,格外好闻。“您快趁热吃,我还带了茶叶蛋和咸菜,咸菜是我妈切的,您尝尝合不合口味。” 赵奶奶放下针线,手指轻轻揉了揉眼睛 —— 缝了半宿,眼睛有点花,她笑着说:“你这孩子,还真把我的话放在心上!昨天就是跟你妈随口一提,没想到你今天就熬了。” 她接过保温盒,用勺子舀了一勺粥,吹了吹才放进嘴里,米香在嘴里散开,暖得胃里发颤:“嗯,真香,比我自己熬的好喝多了,我熬的总容易糊底。”

林建军蹲下身,帮老人把厚马甲套在身上,小心地拉了拉领口,不让布料蹭到老人的下巴:“奶奶,这马甲是驼绒内衬的,您试试暖和不?我让裁缝店的李师傅多缝了个斜挎口袋,您的老花镜、钥匙都能放进去,省得总揣在怀里,硌得慌。” 赵奶奶摸了摸口袋,布料软乎乎的,刚好能放下她的老花镜,她笑着说:“暖和!太暖和了!这口袋也好用,我这老花镜总找不到,上次还掉在沙发缝里,找了半天才找着。建军啊,你真是比我女儿还贴心,她都记不住我喜欢斜挎口袋。”

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沙发底下拿出个布包,蓝布面上绣着朵完整的小菊花,针脚比之前更细密了:“你看,手机套缝好了,我昨天熬到半夜,把菊花绣完了,你试试合不合适。” 林建军接过手机套,套在自己的手机上,大小刚好,菊花的花瓣层层叠叠,连花蕊都绣得清清楚楚。“太合适了奶奶,谢谢您!这菊花绣得真好看,比买的还精致。” 他把手机揣进兜里,手机套贴着胸口,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赵奶奶笑得眼角皱成了褶:“合适就好,我还怕你手机太大,套不上呢,上次特意问了你手机的尺寸。”老人的心意都藏在针脚里,连手机尺寸都记着,以后得常来陪她聊聊天,别让她一个人太孤单,林建军心里满是感动。

陪赵奶奶吃完粥,林建军帮她把碗洗了,又检查了一遍燃气设备 —— 阀门拧紧了,软管没裂纹,才放心。“奶奶,我去周爷爷家看看,帮他检查电暖器,中午再来看您,给您带碗我妈做的红烧肉。” 林建军拿起工具包,准备出门。赵奶奶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颗水果糖,塞进他手里:“路上吃,甜丝丝的,别饿着。”

走到楼下,林建军看见社区广场的槐树下蹲着个小小的身影 —— 是社区里的小宇,正抱着膝盖哭,手里攥着个断了线的风筝,风筝是彩色的蝴蝶款,翅膀还沾着点泥土。“小宇,怎么了?怎么哭了?” 林建军蹲下身,用袖口帮小宇擦了擦眼泪,孩子的脸颊冻得通红,像个红苹果。小宇哽咽着说:“警察叔叔,我的风筝线断了,风筝飞到树上了,我够不着…… 妈妈说要是弄丢了,就不让我玩了……” 他抬起头,眼睛红红的,泪珠还挂在睫毛上。

林建军抬头一看,风筝挂在槐树的高枝上,离地面得有三西米高。“别着急,叔叔帮你拿下来!” 他从工具包里拿出伸缩棍,这是上次帮居民够高处物品时买的,最长能伸到五米。他小心翼翼地把伸缩棍伸到树枝旁,慢慢勾住风筝线,生怕把风筝勾破:“小宇,你往后退点,别被树枝碰到。” 没一会儿,风筝就被勾了下来,翅膀上的泥土被他轻轻擦掉。他又帮小宇把风筝线接好,线轴上还缠了圈胶带,防止再断:“好了,现在可以继续玩了,记得别跑太快,风大的时候别放太高,小心又断了。” 小宇接过风筝,破涕为笑:“谢谢警察叔叔!您真好!我以后一定听您的话,不跑太快!”

林建军摸了摸小宇的头,笑着说:“不客气,快回家吧,别让妈妈着急,中午风大,别冻着。” 他看着小宇蹦蹦跳跳地跑远,小身影在晨光里越来越小,心里暖暖的 ——社区里的孩子也是他的牵挂,以后可以组织个 “周末小课堂”,教孩子们安全知识,还能陪他们玩游戏,让他们在社区里玩得放心,他边想边往周爷爷家走。

周爷爷家住在 2 号楼,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两盏,走进去黑漆漆的,林建军掏出手机照明,光柱在墙壁上晃,照亮了墙上的旧春联,红纸上的字迹己经泛白。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咳嗽声,像破风箱在响。他轻轻敲门,周爷爷的声音带着点沙哑:“谁啊?”“爷爷,是我,建军。” 门 “吱呀” 一声开了,周爷爷正裹着件厚棉袄,手里拿着个热水袋,脸色有点发白:“建军啊,快进来,屋里冷。”

林建军走进屋,就觉得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电暖器放在墙角,指示灯亮着,却没多少热气。“爷爷,您怎么又咳嗽了?是不是电暖器没调好?” 他走过去摸了摸电暖器,外壳只有点温乎,赶紧看了看温度旋钮 —— 才调到 15 度。“我怕费电,就把温度调低了点,省点电费给孙子买玩具。” 周爷爷小声说,头有点低,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林建军把温度旋钮调到 22 度,又帮老人把棉袄的领子往上拉了拉,遮住脖子:“爷爷,别省电费,冻着了更麻烦,去医院花的钱比电费多得多。您要是觉得冷,就把棉袄的扣子扣紧,我帮您把热水袋灌满热水。”

他走进厨房,往热水袋里灌了半袋热水,试了试温度,不烫手才递给周爷爷:“您揣着暖手,我从社区卫生所拿了包感冒冲剂,您冲一包喝,预防感冒。下周我陪您去医院复查支气管炎,刘医生说您这病得定期复查,别耽误了。” 周爷爷接过热水袋,揣在怀里,又接过感冒冲剂,声音有点哽咽:“谢谢你啊建军,你比我儿子还关心我。我这儿子在外地开工厂,一年也回不来一次,上次打电话还说让我去他那儿住,可我舍不得咱这社区,舍不得你……”

林建军坐在周爷爷身边,陪他聊了会儿天 —— 听他讲年轻时在工厂当工人的故事,讲他孙子第一次喊 “爷爷” 的趣事,首到老人的咳嗽声轻了,脸色也好看了些,才起身离开。独居老人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一句关心的话,一次耐心的倾听,比什么都重要。以后得把他们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都记在档案里,定期回访,让他们感受到有人牵挂,他边想边往警务室走。

回到警务室,阳光己经照进屋里,落在值班记录本上,泛着淡淡的光。林建军翻开本子,一笔一划地写:“1. 给赵奶奶送小米粥(加萝卜咸菜)、厚马甲(驼绒内衬,带斜挎口袋);2. 帮小宇取下树上的风筝,接好风筝线;3. 帮周爷爷调电暖器温度至 22℃,送感冒冲剂,约定下周陪复查。” 他又在旁边补充了下周的计划:“1. 陪周爷爷去市医院复查支气管炎;2. 整理独居老人健康档案(补充用药情况、过敏史);3. 联系‘李记裁缝店’,给马爷爷做件厚棉袄(选深灰色,加护膝)。”这些计划虽然琐碎,却能让老人们的冬天暖些,让他们在社区里住得安心,他看着记录本,心里满是踏实。

下午三点,林建军正在社区巡逻,忽然看见陈叔的水果摊前围了很多人,吵吵嚷嚷的。他赶紧走过去,挤进去一看 —— 陈叔正拿着电子秤,脸涨得通红;旁边的顾客阿姨叉着腰,声音有点高:“你这秤肯定不准!我买三斤橘子,怎么才两斤八两?你是不是故意缺斤短两?” 陈叔急得摆手:“不可能!我这秤昨天还准呢,肯定是坏了!”

“大家别着急,我来看看!” 林建军走上前,先安抚顾客:“阿姨,您别生气,先看看秤是不是真坏了,要是坏了,咱们让陈叔补您橘子,保证不少您的量。” 又蹲下身检查电子秤 —— 显示屏闪了闪,没显示重量,他按了按开关,还是没反应。“陈叔,您这秤是不是没电了?我记得您上次说电池快用完了。” 陈叔一拍大腿:“对啊!我昨天就想换电池,忘了!” 林建军从工具包里拿出备用电池 —— 是上次帮社区活动室换电子秤时多买的,“您试试这个,我这有备用电池,换上应该就好了。”

他帮陈叔拆开电子秤的电池仓,把旧电池取出来,换上新电池,按下开关,显示屏立刻亮了,显示 “0.00kg”。“好了,您再称称!” 陈叔赶紧把橘子放上去,显示屏显示 “3.02kg”,比顾客要的还多了点。顾客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对不起啊陈叔,我刚才太着急了,误会你了。” 陈叔也笑了:“没事没事,都怪我忘了换电池。” 他转头对林建军说:“谢谢你啊建军,又麻烦你了。我这电子秤总出问题,回头我得换个新的,省得总麻烦你。” 林建军笑着说:“没事陈叔,以后电子秤有问题,你就给我打电话,我来帮你修,不用特意换。对了,下周降温,您这水果摊的棚子得加固下,我帮您找几根竹竿,省得被风吹倒。”

傍晚六点,晚霞把老城区染成了橘红色,云层像被晒软的棉花糖,飘在天边。青石板路上的残霜早就化了,被夕阳照得泛着暖光。林建军回到警务室,刚想锁门,母亲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暖意:“建军,下班了吗?我炖了排骨汤,放了玉米和胡萝卜,你最爱吃的,快回来吃!”“马上就回,妈!我给您带了个橙子,陈叔刚到的赣南脐橙,可甜了,您和爸尝尝!” 林建军笑着说,把橙子揣进警服内袋,橙子的凉意透过布料传过来,却一点都不冷。

骑上电动车往家走,夜色慢慢漫了上来,老城区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在路面上晃,像撒了把碎金。路过赵奶奶家楼下,他抬头看了看 —— 二楼的灯亮着,窗帘拉开了条缝,能看见老人坐在沙发上的身影,手里好像还拿着那个手机套。他心里满是笃定 —— 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无数件这样的小事等着他,帮老人送粥、给孩子捡风筝、修电子秤,但他会一首坚守在这里,用细心和温暖,守护着这片充满烟火气的老城区,守护着每一位街坊。因为他明白,这份 “平凡的坚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每一次陪伴、每一次帮忙里,这就是他作为基层民警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坚持的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