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清晨六点半的老城区,冬日的晨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青石板路上,把昨夜凝结的霜花晒得慢慢消融,路面泛着淡淡的水光,踩上去多了几分温润的暖意。林建军出门前,特意把周爷爷的复查资料整理好放进文件袋 —— 下周就要陪老人去医院复查支气管炎,他提前联系了市医院的呼吸科医生,确认了就诊时间,还把老人平时吃的药盒照片存在手机里,方便医生了解用药情况。
“把这个保温杯带上,给周爷爷装热水,医院走廊冷,让他随时能喝口热的。” 母亲把一个印着碎花的保温杯塞进他手里,又递过袋煮鸡蛋,“你也别饿着,复查排队时间长,饿了就吃个鸡蛋。” 林建军接过保温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身,心里也跟着暖 —— 母亲总是能想到这些细节,就像他记挂着社区老人的需求一样,这份牵挂,藏在生活的每一个小角落。
骑上电动车往周爷爷家走,路过巷口的早点铺,张叔正把刚炸好的油条放进竹筐,金黄的油条冒着热气,香味裹着晨光飘过来。“建军,吃根油条再去?今天的油条炸得软,周爷爷要是爱吃,我给你留两根!” 张叔探出头喊,手里还拿着控油的纱布。“不了张叔,先去周爷爷家确认复查的事,回头再来买!” 林建军放慢车速,笑着回应,目光落在早点铺门口新挂的红灯笼上 —— 还有二十多天就春节了,社区里己经开始有了年味,他想着,得帮独居老人家里也挂盏灯笼,添点热闹。
到了周爷爷家,门虚掩着,林建军轻轻推开门,就听见屋里传来评剧的声音,周爷爷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着什么。“爷爷,我来跟您确认下复查的事。” 林建军走过去,把文件袋放在茶几上,又帮老人把窗户往旁边推了推,让更多晨光照进来,“下周一早上八点,我来接您去医院,咱们提前半小时到,能早点排队。”
周爷爷放下小本子,笑着说:“好,都听你的。我昨天把平时吃的药都整理出来了,怕到时候忘了跟医生说。” 他从抽屉里拿出个纸包,里面整齐地放着几盒药,“你看,就是这些药,有的药快吃完了,想让医生再开点。” 林建军拿起药盒,逐一拍照存进手机,又在本子上记下每种药的服用剂量:“爷爷,您放心,我都记下来了,到时候跟医生说。您这几天别吃太咸的东西,也别出门太早,早上冷空气容易刺激气管。”
周爷爷点点头,眼眶有点红:“建军啊,你比我儿子想得还周到。他昨天打电话,就问了句‘复查准备好了没’,连我吃什么药都没问。” 林建军赶紧递过杯热开水,笑着说:“爷爷,您别这么说,您儿子在外地也忙,心里肯定记挂着您。下周复查完,我帮您跟他视频,让他看看您的身体状况,他也能放心。”
陪周爷爷聊了会儿,确认了复查当天要带的东西 —— 身份证、医保卡、平时的检查报告,林建军才放心离开。走到楼下,看见社区里的王奶奶正踮着脚,想把晒在绳子上的被子收下来,却够不着绳子。“王奶奶,我帮您收!” 林建军快步走过去,小心地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叠得整整齐齐,递到王奶奶手里,“您年纪大了,这种重活别自己干,给我打电话,我随叫随到。” 王奶奶接过被子,笑着说:“谢谢你啊建军,你真是个好孩子,比我家孙子还贴心。”
离开周爷爷家,林建军骑着电动车往警务室走,刚拐过第二个巷口,就看见 “孙记小卖部” 的孙大爷正急得在门口转圈,手里还拿着个扳手,眉头皱得紧紧的。小卖部的玻璃门半开着,里面隐约能看见冰柜的灯没亮,门口的 “热饮供应” 牌子也歪了。“孙大爷,怎么了?出啥事儿了?” 林建军赶紧停下车,走过去问。
孙大爷看见他,像抓着救命稻草似的,赶紧拉着他的胳膊:“建军啊,可算着你了!我这冰柜突然不制冷了,里面还冻着不少饺子、汤圆,都是街坊们春节要备的货,这要是化了,损失可就大了!我自己拆了半天,也没看出哪儿坏了,急得我首冒汗。” 孙大爷说着,指了指屋里的冰柜,语气里满是焦急 —— 他这小卖部开了十几年,全靠街坊照顾生意,春节前的备货要是出问题,不仅赔钱,还得让老顾客失望。
林建军跟着孙大爷走进小卖部,一股凉气扑面而来,却不是冰柜制冷的冷,而是屋里没开暖气的阴凉。他蹲下身,仔细检查冰柜 —— 是老式的双门冰柜,外壳有些掉漆,插头插在墙上的插座里,指示灯没亮。“大爷,您先别急,我先看看是不是电源的问题。” 他先拔下冰柜插头,用手摸了摸插头处,有点发烫,又拿出随身携带的万用表,测了测插座的电压,“电压没问题,可能是冰柜的插头或者内部线路出问题了。”
他又把插头插回去,轻轻拍了拍冰柜侧面,指示灯还是没亮。“大爷,您家有备用插线板吗?咱们试试换个插线板,排除下插头的问题。” 孙大爷赶紧从柜台下拿出个新的插线板,林建军接过,把冰柜插头插在插线板上,再把插线板插在墙上 —— 这次,冰柜的指示灯终于亮了,发出 “嗡嗡” 的轻微声响,慢慢开始制冷。
“亮了!亮了!” 孙大爷高兴得拍手,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建军啊,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这一冰柜的货都得毁了。你这手艺,比修家电的师傅还厉害!” 林建军笑着把万用表收进工具包:“大爷,是您家的墙插接触不良,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别自己拆冰柜,先换个插线板试试,或者给我打电话,我来帮您看。对了,您这冰柜用了多少年了?要是超过十年,可得注意,老化的冰柜容易出安全隐患,春节前我帮您联系师傅全面检修下。”
孙大爷点点头,赶紧从柜台里拿出瓶热豆奶,塞到林建军手里:“快喝点热的,刚才忙得都没顾上让你坐。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这豆奶你一定得拿着,别跟我客气。” 林建军推辞不过,接过豆奶,又帮孙大爷把门口歪了的 “热饮供应” 牌子扶好,用钉子重新固定牢:“大爷,您这牌子歪了,路过的街坊可能看不见,我帮您钉牢了。春节前要是想进点新货,或者需要帮忙搬东西,您就给我打电话。”
离开小卖部,林建军骑着电动车继续往警务室走,手里的豆奶还带着温度,暖得手心发热 —— 社区里的街坊,不管是独居老人还是商户,都是他要守护的人,帮他们解决这些小事,心里比喝了热豆奶还暖。
路过陈叔的水果摊,看见陈叔正对着张白纸发愁,手里拿着支笔,却迟迟没下笔。“陈叔,怎么了?是不是促销牌的事?” 林建军停下车,走过去问。陈叔叹了口气:“是啊,想写个春节促销的牌子,可我这字写得不好看,想请你帮忙,又怕耽误你正事。”
“没事陈叔,我帮您设计!” 林建军接过白纸,从工具包里拿出马克笔,先在纸上画了个大大的橘子图案,又在旁边写着 “春节特惠:橘子 5 元 / 斤,老人凭身份证享 4 元 / 斤,买 10 斤送 1 斤”,字体加粗,还在旁边画了个小灯笼,透着喜庆。“您看这样行不行?字大,老人看得清,还有优惠,肯定能吸引顾客。” 陈叔接过白纸,笑着说:“太好了!建军,你这字写得好看,设计得也贴心,还想着给老人优惠,太谢谢你了!”
林建军帮陈叔把促销牌挂在水果摊显眼的位置,又帮他把刚到的砂糖橘摆成小山状,方便顾客挑选:“陈叔,您这砂糖橘看着真新鲜,我买两斤,给我爸妈尝尝。” 陈叔赶紧装了满满一袋,塞到他手里:“不用给钱,你帮我这么大的忙,这点橘子算我的心意。” 林建军笑着推辞:“不行陈叔,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您做生意也不容易。” 说着,他掏出手机扫码付款,才提着橘子往警务室走。
回到警务室,刚想整理春节物资登记清单,社区王书记就来了,手里拿着几盏红灯笼:“建军,这是社区买的灯笼,想让你帮忙给独居老人家里挂上,添点春节的气氛。你看先去哪家?”“先去赵奶奶家吧,她家里最冷清,挂盏灯笼肯定高兴。” 林建军接过灯笼,心里想着,得帮老人把灯笼挂在门口显眼的位置,既能照亮门口的路,又能添年味。
下午两点,林建军提着灯笼往赵奶奶家走,路过社区超市,进去买了包红枣 —— 赵奶奶爱喝红枣茶,上次去她家,看见红枣快没了,正好给她带过去。到了赵奶奶家,门没关严,林建军轻轻推开门,看见赵奶奶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个红绳,在编织什么。“奶奶,我给您送灯笼来了!” 林建军举起灯笼,笑着说。
赵奶奶放下红绳,惊喜地说:“哎呀,这灯笼真好看!快帮我挂上,挂在门口,让街坊们都看看。” 林建军帮赵奶奶把灯笼挂在门口的门框上,又帮她把红枣放进厨房的橱柜里:“奶奶,我给您买了包红枣,您煮茶喝,补气血。您这是在编织什么呢?” 赵奶奶举起红绳,笑着说:“给你编个中国结,过年挂在手机上,喜庆。” 林建军心里一暖,蹲在赵奶奶身边,看着她编织中国结,指尖在红绳上穿梭,像在编织着温暖的心意。
离开赵奶奶家,林建军又去了马爷爷家,帮老人把灯笼挂在阳台的栏杆上。马爷爷看着灯笼,笑着说:“有了这灯笼,家里一下子就热闹了。建军啊,你真是有心,还想着给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婆子送灯笼。” 林建军帮马爷爷把阳台的窗户关好,又检查了一遍燃气设备:“爷爷,春节前我帮您把家里的安全隐患都排查一遍,您用着也放心。您要是想贴春联,我帮您写,您喜欢什么字体?” 马爷爷点点头,笑着说:“都行,你写的我都喜欢。”
傍晚六点,晚霞把老城区染成了橘红色,家家户户门口的灯笼渐渐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在暮色里晃,像撒了把碎金。林建军回到警务室,翻开值班记录本,写下 “帮周爷爷确认复查事宜、帮孙大爷修冰柜(更换插线板解决接触不良)、帮陈叔设计春节促销牌、给赵奶奶和马爷爷送灯笼挂灯笼、给赵奶奶买红枣”。他又在旁边补充了下周的计划:“1. 陪周爷爷去医院复查;2. 帮独居老人排查家中安全隐患;3. 准备春联红纸,帮老人写春联;4. 联系师傅帮孙大爷检修冰柜。”
刚要锁门,母亲打来电话:“建军,下班了吗?我炖了鸡汤,放了红枣和枸杞,快回来喝,暖暖身子。”“马上就回,妈!我给您带了砂糖橘,陈叔刚到的,可甜了!” 林建军笑着说,把砂糖橘揣进警服内袋,骑上电动车往家走。
夜色渐深,老城区的灯笼亮得更显眼了,一盏盏红灯笼在夜色里摇曳,像一个个温暖的小太阳。林建军骑着电动车,看着沿途的灯笼,心里满是笃定 —— 春节越来越近了,他要把社区的每一位老人、每一户商户都照顾好,帮他们解决难题、添年味,让这片老城区的春节,既有烟火气,又有安心感。因为他明白,这份 “平凡的坚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帮老人准备复查的细节里,藏在为商户修冰柜的动作里,藏在挂在门口的红灯笼里,这是他作为基层民警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坚持的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