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 礼盒递出的甜与采购篮里的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周二清晨的望溪巷,阳光像融化的蜂蜜,把青石板路涂得暖融融的。巷口卖炒货的王大爷支着大铁锅,锅里的瓜子 “噼啪” 炸响,焦香混着焦糖味飘得满巷都是 —— 他正把刚炒好的瓜子装进烫金小礼盒,红绳在盒角系成蝴蝶结,拎在手里像挂着串小灯笼,路过的街坊忍不住停下:“王大爷,给我来两盒!过年给孩子当零嘴!”

林建军出门时,家里的厨房飘着红糖馒头的甜香,母亲正把刚揭锅的馒头放进竹篮,蒸汽裹着麦香扑在脸上。“这两袋是咸口芝麻的,孙大爷爱吃;甜口的给你和小李,配着热牛奶吃正好。” 母亲用油纸把馒头包好,又往帆布包里塞了袋橘子糖,“给孩子送礼盒时,要是有孩子怕酸,就给颗糖;对了,赵奶奶牙口不好,你帮她挑软糖时,记得选草莓味的,她上次说爱吃。”

林建军接过帆布包,指尖触到包底的温热,又把 12 份春节礼盒搬进电动车后备箱 —— 每个礼盒都用红绸带缠了圈,贴满 “福” 字贴纸,昨天和小李熬夜折了纸星星,撒在糖果盒里,打开时像落了把碎光。“妈,我中午跟小李去社区食堂,送完礼盒帮赵奶奶买猪肉,她要包白菜饺子,得挑带点肥的才香。”“行,买肉时让老板多剁几刀,别让老人费劲;送礼盒时跟孩子多说说话,他们爸妈不在身边,你多逗逗他们笑。” 母亲帮他把围巾在脖子上绕了两圈,又往他口袋里塞了个暖手宝,“巷口风硬,揣着暖。”

骑上电动车往社区广场走,车铃 “叮铃” 声混着巷子里的热闹 —— 张记早点铺的蒸笼叠得像小山,白汽裹着肉包香飘出半条街,张叔的大嗓门穿透蒸汽:“刚出笼的肉包!汁多馅足,来晚了可就没啦!”;孙记小卖部的门口摆着新到的春联,红通通的纸在风里晃,孙大爷正帮李奶奶挑对联:“您看这副‘松鹤延年’,字大还亮,贴在您家门上,街坊都得夸好看!”;几个孩子举着纸糊的小灯笼,在巷子里追跑,灯笼穗子扫过青石板路,留下一串脆生生的笑:“我的灯笼比你的亮!”“才不是!我的上面有老虎!”

到了便民服务站,红色帐篷被阳光晒得暖烘烘的,小李己经把礼盒按楼栋排好,登记本摊在桌上,旁边放着杯还冒热气的豆浆。“林哥,早!我刚给每个礼盒加了张手写贺卡,写的都是‘要开心呀’,孩子们肯定喜欢!” 小李的指尖沾着点墨渍,眼里满是雀跃,昨天跟着林建军送了趟物资,他对望溪巷的街坊早就没了生分。林建军把甜口馒头递过去:“先吃个垫垫,1 栋的小宇最爱吃甜的,咱们送完他家,顺路去 2 栋的朵朵家,她奶奶说孩子昨天就盼着礼盒呢。”

两人刚咬下一口馒头,甜香还在嘴里没散,社区办公室的小张就提着袋文具跑过来,帆布包上的流苏晃个不停:“建军、小李!刚从文具店拿的新钢笔,每支都刻了小老虎,孩子们写作业时看着就高兴!” 林建军接过钢笔,笔身的老虎纹路摸起来毛茸茸的:“太贴心了!咱们现在就去,别让小宇等急了 —— 上次走访,他还说想要支带图案的笔呢。”

第一站到 1 栋小宇家,刚敲了两下门,门就 “吱呀” 开了,小宇的奶奶手里还攥着块没织完的毛线毯,毛线是喜庆的中国红。“快进来!小宇早上六点就起来等了,写作业都心不在焉的。” 屋里飘着淡淡的煤炉香,小宇正趴在茶几上画老虎,看见礼盒,手里的蜡笔 “啪嗒” 掉在桌上,眼睛亮得像星星。

“小宇,这是给你的春节礼物,里面有你想要的带老虎的钢笔哦。” 林建军把礼盒递过去,小李蹲下身,帮他拆开丝带 —— 糖果盒一打开,纸星星撒在桌上,小宇赶紧抓起颗草莓糖,剥糖纸时指尖都在抖:“谢谢叔叔!这个老虎钢笔太好看了!我要用来写春联!” 小宇的奶奶站在旁边,眼角笑出了细纹,手里的毛线针都忘了动:“你们真是比亲人还上心,孩子爸妈在外地,今年又回不来,有你们陪他,他肯定能过个开心年。” 林建军帮小宇把钢笔别在胸前:“以后要是想写春联,就去便民服务站找我们,我教你写‘福’字。”

离开小宇家,两人往 2 栋走,楼梯间飘着邻居家炖肉的香味,红烧酱油的醇厚混着八角的辛香,勾得人胃里发馋。朵朵家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评剧的调子,朵朵正坐在小板凳上,帮奶奶择白菜。“朵朵,看谁来啦!” 林建军刚开口,朵朵就蹦了起来,小辫子上的红绳晃个不停,接过礼盒时,手指轻轻摸过上面的 “新年快乐” 贴纸:“叔叔,这个中国结是赵奶奶编的吗?我上次看见她在巷口编这个!” 小李笑着点头:“是呀,赵奶奶特意编了 12 个,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你挂在房间里,过年就有年味啦。” 朵朵赶紧把中国结挂在床头,又拿起文具袋里的尺子:“我要用这个尺子画年画,画完送给你们!”

送完最后一份礼盒,己经快中午了,阳光把影子缩得短短的。两人刚回到便民服务站,就看见赵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的购物清单用透明胶带粘了两层,纸边都磨得起毛。“建军、小李,你们忙完了吗?我想买点包饺子的面粉,还有软乎乎的糖果,可我眼神不好,怕买错了 —— 上次买的糖果太硬,我咬不动,只能含着化。” 赵奶奶的声音轻轻的,手里还攥着个布包,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零钱。

“奶奶,您别着急,我们现在就陪您去,保证帮您挑到软乎乎的糖。” 林建军扶着赵奶奶的胳膊,小李赶紧把桌上的登记本收起来,顺手拿了个空购物袋:“奶奶,我们帮您拎东西,您就负责选喜欢的就行。” 三人往社区超市走,赵奶奶边走边念叨:“我要包白菜猪肉馅的饺子,你爷爷在世时最爱吃,每年春节都要包一大盆,今年我也想多包点,给街坊们送点尝尝。”

社区超市里满是年味,货架上摆着成箱的春联、福字,红色的包装纸映得人脸上都暖暖的。老板张婶正忙着给顾客称糖果,看见他们就笑着迎上来:“赵奶奶来啦!要软糖是吧?我给您留了草莓味的,刚到的货,软得能掐出汁!” 张婶从柜台下拿出个玻璃罐,里面的草莓糖裹着透明糖纸,像装了罐小草莓。小李帮赵奶奶挑面粉时,特意看了看生产日期:“奶奶,这袋面粉是上周生产的,还很新鲜,您看行不行?” 赵奶奶凑过来,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笑着说:“行!你挑的肯定好,比我自己买的放心。”

到肉摊前,林建军跟老板说:“要两斤五花肉,肥瘦相间的,麻烦您多剁几刀,老人包饺子方便。” 老板拿起刀,“咚咚” 几下就剁好了,还多添了块瘦肉:“给赵奶奶的,算我送的,过年包饺子香!” 赵奶奶赶紧掏钱,老板却摆摆手:“您别客气,平时您总给我送您编的中国结,这点肉算啥!”

采购完往家走,林建军帮赵奶奶提着面粉和肉,小李扶着老人,三人的影子在青石板路上拉得长长的。赵奶奶突然停下,从布包里拿出个小中国结,递到小李手里:“孩子,谢谢你陪我采购,这个给你,祝你新年快乐。” 小李接过中国结,红绳上的小老虎栩栩如生:“谢谢奶奶!我肯定挂在警务室,天天都能看见!”

送赵奶奶回家后,两人往社区食堂走,路过张叔的早点铺,张叔正忙着收摊,看见他们就喊:“建军、小李,来吃碗馄饨再走!刚煮的,汤里放了虾皮,鲜得很!” 馄饨的香气飘过来,两人刚想推辞,张叔己经把碗端了出来:“别客气!你们帮街坊忙活这么久,吃碗馄饨算啥!”

下午的便民服务站更热闹了,几位老人坐在帐篷里的小马扎上,边晒太阳边聊天,手里攥着刚领的福字;有街坊来测血压,小李己经能熟练地绑袖带、读数值,还会叮嘱:“张爷爷,您血压有点高,平时少吃点盐,多散散步。” 林建军则帮几位老人代写春联,毛笔在红纸上划过,墨香混着阳光的味道,飘得满广场都是。

傍晚时分,晚霞把望溪巷染成了橘红色,像给整个巷子盖了层暖毯。便民服务站的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红色的灯罩,洒在地上像铺了层金红的碎布。林建军和小李收拾物资时,小李突然说:“林哥,我觉得望溪巷真好,比我老家还热闹,街坊们像一家人似的。” 林建军笑着点头:“只要真心对大家好,大家就会把你当自己人 —— 你看,今天送礼盒时,孩子们的笑容,赵奶奶的中国结,都是望溪巷的人情味。”

离开便民服务站,林建军骑上电动车往家走,路过赵奶奶家楼下,看见老人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刚编好的中国结,灯笼的光映在她的白发上,像撒了把碎银。“建军,这个给你,谢谢你今天陪我采购。” 林建军接过中国结,指尖触到红绳的温热,心里也暖暖的:“谢谢奶奶,我肯定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夜色渐深,望溪巷的灯笼都亮了起来,一盏盏像温暖的小太阳,把青石板路照得通红。林建军骑着电动车,手里攥着中国结,耳边还能听到巷子里的笑声 —— 有的街坊在屋里看电视,笑声透过窗户飘出来;有的在门口贴春联,胶带撕拉的声音格外亲切。他心里满是踏实,送礼盒时孩子的雀跃,陪赵奶奶采购的安心,街坊们递来的一碗馄饨、一个中国结,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把望溪巷的年味熬得浓浓的,暖得人心都化了。

回到家,推开门就闻到红烧肉的香味,母亲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双干净的拖鞋:“回来啦?快洗手吃饭,肉炖了两个小时,烂得很,你爸还在锅里留了块给你。” 林建军把赵奶奶送的中国结递过去,母亲接过来,摸了摸上面的纹路:“赵奶奶的手艺真好,明天就挂在客厅的正中间,添点年味。”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红烧肉的香味裹着欢声笑语,窗外的灯笼光映在窗纸上,像开了朵暖暖的花 —— 望溪巷的年,就这样在烟火气里,变得越来越近,越来越暖。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