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清晨的望溪巷,寒风似乎被年味捂得柔和了些,阳光透过灯笼的红纱,在青石板路上洒下细碎的金红光斑。社区食堂的后门早早开着,师傅们的切菜声 “咚咚” 响,混着蒸馒头的白汽,把 “除夕团圆饭” 的期待飘得满巷都是。林建军出门前,母亲把刚煮好的茶叶蛋装了袋:“给你和小李当早餐,今天帮食堂干活肯定累,别空着肚子;对了,赵奶奶说想提前去食堂看看,你顺路接她过去,老人就盼着热闹。”
林建军接过茶叶蛋,塞进帆布包,又把昨天准备好的 “食材处理清单” 放进内袋 —— 清单上按 “清洗、切配、腌制” 分了类,鲈鱼要去鳞开膛、鱼身改花刀,五花肉得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块、冷水下锅焯水,蔬菜要择去老叶、浸泡十分钟去农残,都是昨晚和小李一起列的,怕忙起来漏了步骤。“妈,我中午在食堂吃,帮着把食材都处理好,晚上还要去周爷爷家看看,他说有点咳嗽,我带点止咳药过去。”“行,处理鱼时小心点,用剪刀刮鳞别被刺扎着;陪老人说话时耐心点,赵奶奶爱聊以前的事,你多听她说。” 母亲帮他把围巾系紧,又往他口袋里塞了包纸巾,“擦手用,厨房油污多,切肉时手上沾了油也能擦。”
骑上电动车往赵奶奶家走,巷子里的年味比昨日更浓了 —— 孙记小卖部的门口挂着新贴的 “春节不打烊” 红纸,孙大爷正帮街坊装冻饺子;卖炒货的王大爷把瓜子、花生装成礼盒,红绳系得整整齐齐,路过的孩子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几个街坊围在便民服务站的帐篷前,讨论着除夕团圆饭要吃什么,声音里满是期待。
到了赵奶奶家,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收拾东西的声音。林建军轻轻推开门,看见赵奶奶正把新织的红围巾往包里塞,手里还攥着个布包,里面装着给孩子们的水果糖。“奶奶,我来接您去食堂啦!” 林建军走过去,帮她把包拎起来,“您别带太多东西,食堂啥都有,咱们就是去看看热闹。” 赵奶奶笑着说:“我带点糖果给孩子们,昨天跟朵朵说好了,要给她糖吃;这红围巾是给你的,用的是最软的羊绒线,你本命年戴红的,又暖又吉利。” 林建军接过围巾,指尖触到柔软的毛线,心里暖暖的:“谢谢奶奶,我肯定天天戴,戴着您织的围巾,冬天走再远的路都不冷。”
两人往社区食堂走,赵奶奶边走边念叨:“上次在食堂吃饭还是去年中秋,师傅们做的红烧肉炖得入口即化,连我这没牙的都能吃,不知道除夕会不会做。” 林建军笑着说:“肯定做!昨天采购的五花肉肥瘦相间,师傅说要先煸出油脂,再用冰糖炒出糖色,加老抽、八角慢炖,保证比去年还香。” 刚到食堂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热闹的声音 —— 小李正帮师傅们搬菜篮,篮里的鲈鱼还带着水珠,看见他们就喊:“林哥,赵奶奶,你们来啦!快进来,师傅们刚把鲈鱼的鳞刮干净,正准备开膛呢!”
走进食堂,厨房里满是烟火气 —— 靠窗的案台上,摆着十多条处理干净的鲈鱼,鱼鳃己经摘除,鱼身泛着新鲜的银白;中间的案板前,李师傅正握着菜刀切五花肉,刀起刀落间,肥瘦相间的肉块整齐地落在搪瓷盆里;墙角的水槽边,张师傅在择青菜,嫩绿的菠菜、水灵的白菜,择去老叶后放进清水里浸泡,水面浮起细碎的菜叶。王书记正站在旁边,手里拿着菜谱,跟师傅们商量:“这道清蒸鲈鱼要少放姜,切薄片垫在鱼身下就行,老人们怕辣;红烧肉炖的时候加点山楂,既能去腥味,还能让肉炖得更烂。”
“赵奶奶,您来啦!快坐,我给您倒杯热茶水,刚泡的菊花茶,败火。” 小李赶紧从消毒柜里拿出个瓷杯,倒了杯热茶递过去。赵奶奶接过茶杯,看着厨房里忙碌的景象,眼里满是欢喜:“真好!这么多人一起忙活,切菜的声音、水流的声音,听着就热闹,比自己在家过年强多了。” 林建军挽起袖子,走到李师傅身边,拿起一把洗干净的菜刀:“师傅,我来帮您切土豆吧,小李说您昨天教他切滚刀块,今天我也学学,您看我切得对不对。” 李师傅笑着点头:“行!土豆先切成两半,再顺着弧度滚着切,块头别太大,比麻将小一点就行,炖的时候容易入味,还能烂得快。”
林建军拿起一个小土豆,先削去外皮,切成两半,再一手扶着土豆,一手握着菜刀,顺着土豆的弧度慢慢切,滚刀块落在盘子里,大小均匀。“不错不错,学得挺快!” 李师傅笑着夸赞,又指了指旁边的胡萝卜,“再切点胡萝卜块,跟土豆一起炖,颜色好看,老人们也爱吃。”
另一边,小李正蹲在水槽边,帮张师傅腌制鲈鱼。他先拿起一条处理干净的鲈鱼,用厨房纸吸干鱼身上的水分,再用筷子夹起少许盐,均匀地抹在鱼身和鱼腹里,又倒了点料酒,用手轻轻揉搓:“林哥,你看我抹的盐够不够?师傅说每斤鱼放半茶匙盐就行,老人们吃不了太咸的,我怕放多了。” 林建军走过去,用指尖蘸了点鱼身上的盐水,尝了尝:“刚好!再放两片姜在鱼腹里,再切几刀花刀,一会儿腌制的时候更容易入味。” 小李赶紧拿起菜刀,在鱼背上斜着切了三刀,刀深至鱼骨,却没切断,“这样是不是就行?师傅说花刀太深容易煮烂,太浅又不入味。”“对,这样刚好,你看师傅切的,跟你这个一样。” 林建军指着旁边案台上的鲈鱼,笑着说。
赵奶奶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看着两人忙碌的样子,笑着跟王书记说:“建军这孩子,手巧得很,上次帮我贴春联,贴得端端正正;小李也勤快,昨天我去便民服务站,他还帮我剪福字,剪得可好看了,有他们在,咱们社区肯定越来越好。” 王书记点点头:“是啊,有他们俩帮着,咱们的除夕团圆饭肯定能办得热热闹闹,老人们和孩子们都能吃得开心。”
中午时分,食材终于处理得差不多了 —— 十条鲈鱼都腌制好了,每条鱼身上都放着两片姜,整齐地摆在铺着油纸的烤盘里;二十斤五花肉切成了均匀的块,放在冷水里浸泡,准备焯水去血沫;土豆、胡萝卜切成了滚刀块,菠菜、白菜择洗干净,分门别类地装在干净的菜篮里,摆得整整齐齐。师傅们开始准备午饭,炒了一盘土豆丝、一盘炒青菜,还煮了一锅西红柿鸡蛋汤,大家围坐在临时搭起的桌子旁吃饭,笑声不断。赵奶奶夹了一块炒土豆丝,放在嘴里慢慢嚼着,笑着说:“师傅的手艺真好,土豆丝炒得脆生生的,还不咸,我这牙口不好的也能嚼动。” 小李赶紧说:“奶奶,除夕的菜更好吃,师傅们还准备做糖醋鱼、丸子汤,丸子是用瘦肉做的,剁得碎碎的,您肯定爱吃。”
吃完饭,林建军送赵奶奶回家,路过周爷爷家时,看见老人正站在门口咳嗽,手里还攥着个药盒,脸色有点发白。“爷爷,您怎么了?是不是咳嗽加重了?” 林建军赶紧走过去,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温度正常,“没发烧,您是不是昨天出去买东西时受凉了?风那么大,您应该多穿点。” 周爷爷点点头,咳嗽了两声,声音有点沙哑:“昨天去买了点福字,风太大,回来就开始咳嗽,吃了家里的感冒药,也不管用。” 林建军从帆布包里拿出一瓶止咳糖浆,递过去:“这是我妈给您准备的止咳糖浆,中成药,不刺激,您按说明书喝,一天三次,每次十毫升;要是明天还不好,我带您去医院看看,别耽误了。” 他又帮老人把门口的窗户关好,拉上窗帘:“您别开窗户了,风大,等咳嗽好了再开,屋里暖和,您多喝点热水。”
离开周爷爷家,林建军回到食堂,继续帮师傅们忙活 —— 他先把浸泡好的五花肉放进冷水锅,加了点姜片和料酒,打开火准备焯水;又帮着切葱姜蒜,姜片切成薄片,葱段切成三厘米长,蒜瓣拍扁,分别装在小碗里;最后还帮着打扫厨房卫生,把用过的案板、菜刀洗干净,放进消毒柜里消毒。小李则在旁边整理桌椅,他先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用湿抹布擦了两遍,又用干抹布擦干,再在每个座位上放了个烫金福字,福字旁边还放了双干净的筷子,看着格外喜庆。“林哥,你看,这样布置是不是更有年味了?明天老人们和孩子们来了,一坐下就能看见福字,肯定高兴。” 小李指着桌上的福字,眼里满是期待。林建军点点头:“太有年味了!你想得真周到,还放了筷子,老人们来了就能首接坐,不用再找。”
傍晚时分,晚霞把望溪巷染成了橘红色,社区食堂的灯光亮了起来,灯笼的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像一片片金红的光斑。林建军和小李开始收拾厨房,把用过的工具清洗干净,把剩余的食材放进冰箱 —— 土豆、胡萝卜放进保鲜层,五花肉、瘦肉放进冷冻层,还在冰箱门上贴了标签,写着食材名称和存放日期,方便明天师傅们取用。王书记看着收拾干净的厨房,笑着说:“辛苦你们了!明天早上八点过来,帮忙把餐具摆好,再把昨天采购的饮料、水果搬出来,除夕就能顺利开饭了。” 林建军笑着说:“不辛苦,能让老人们和孩子们过个开心年,比什么都重要,明天我们肯定早点来。”
离开食堂,林建军骑上电动车往家走,路过孙记小卖部时,孙大爷正忙着收摊,把剩下的冻饺子放进冰柜里,看见他就喊:“建军,明天除夕,我给食堂送二十斤冻饺子,白菜猪肉馅的,要是团圆饭的菜不够吃,还能煮点饺子,老人们都爱吃。” 林建军笑着回应:“谢谢大爷!您太贴心了,我跟王书记说一声,肯定用得上,您明天什么时候送,我来帮您搬。”“不用不用,我让我儿子帮忙搬,你忙你的就行!” 孙大爷摆摆手,笑着说。
夜色渐深,望溪巷的灯笼亮得更显眼了,一盏盏像温暖的小太阳,把青石板路照得通红。林建军骑着电动车,手里攥着赵奶奶给的红围巾,心里满是踏实 —— 帮师傅切土豆时的细致,陪小李腌制鲈鱼的耐心,给周爷爷送止咳药的牵挂,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让望溪巷的年味越来越浓,让老人们的心里越来越暖。
他明白,望溪巷的 “平凡坚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厨房烟火里的每一次切配里,藏在处理食材的每一个动作里,藏在对街坊们的每一份牵挂里。这是他作为望溪巷民警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坚持的事。
回到家,推开门就闻到排骨汤的香味,母亲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双干净的拖鞋:“回来啦?快洗手吃饭,汤还热着,我给你留了碗,里面放了你爱吃的排骨,还加了玉米和胡萝卜,跟你今天切的土豆块差不多大。” 林建军把赵奶奶给的红围巾递过去,笑着说:“妈,您看,赵奶奶给我织的红围巾,用的是羊绒线,可软乎了,我本命年戴正好,明天去食堂我就戴着。” 母亲接过围巾,摸了摸,眼里满是欢喜:“赵奶奶真是贴心,织得这么好,你明天戴去,让大家都看看,咱们望溪巷的街坊多和睦。”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喝着热乎乎的排骨汤,聊着除夕团圆饭的计划,窗外的红光映在窗纸上,屋里的暖意融融,满是温馨的春节气息。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