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清晨的望溪巷,寒风裹着年味儿变得格外温柔,家家户户门口的红灯笼早早亮了起来,红绸在风里飘着,像一条条跳动的红丝带。社区食堂的烟囱冒着滚滚白烟,清蒸鲈鱼的鲜、红烧肉的香,混着蒸馒头的麦香,飘得满巷都是,连青石板路上都沾着淡淡的喜庆气息。林建军出门前,母亲把刚煮好的饺子装进保温桶:“给赵奶奶和周爷爷带点,他们爱吃白菜猪肉馅的,团圆饭还没开席,先让老人垫垫肚子;对了,你今天要负责接老人们去食堂,路上慢点,别让老人冻着。”
林建军接过保温桶,塞进帆布包,又把昨天准备好的 “团圆饭流程表” 放进内袋 —— 表上详细写着 “9 点接老人、10 点摆盘、11 点半开席、13 点送老人回家”,每个环节都标了负责人,他和小李要分别接三位独居老人,王书记负责协调食堂现场,生怕忙中出错。“妈,我中午在食堂吃,晚上还要去警务室值班,小李说陪我一起,您和爸不用等我,早点休息。”“行,值班时记得吃点东西,别空着肚子;陪老人吃饭时多照顾点,帮他们夹菜,赵奶奶牙口不好,多给她盛点炖烂的肉。” 母亲帮他把赵奶奶织的红围巾系紧,又往他口袋里塞了包糖果,“给孩子们分着吃,过年就得甜甜蜜蜜的。”
骑上电动车往赵奶奶家走,巷子里的年味比昨日浓得翻了倍 —— 孙记小卖部的门口贴满了 “福” 字,孙大爷正忙着给街坊递冻饺子;卖炒货的王大爷把瓜子、花生摆成小山,免费分给路过的孩子;几个街坊穿着新衣服,手里提着礼品,互相拜年,笑声清脆得像风铃;社区广场的老槐树上挂满了小灯笼,红通通的一片,格外喜庆。
到了赵奶奶家,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评剧的调子。林建军轻轻推开门,看见赵奶奶正坐在镜子前,戴着新织的绒线帽,手里还攥着个小红包:“给朵朵的,孩子爸妈不在身边,过年得有个红包才热闹。” 林建军走过去,帮她把红包放进包里,又提起保温桶:“奶奶,我妈煮的饺子,您先吃几个垫垫,一会儿去食堂吃团圆饭。” 赵奶奶接过保温桶,打开盖子,热气裹着饺子香飘出来:“香!跟我年轻时包的一个味,你妈这手艺,真是没话说。”
两人往社区食堂走,赵奶奶边走边念叨:“这辈子没想到,老了还能跟这么多街坊一起过年,比自己在家冷清强多了。” 刚拐过巷口,就看见小李推着轮椅,陪周爷爷过来了 —— 周爷爷今天穿了件新棉袄,是社区送的春节礼物,脸上满是笑容。“林哥,赵奶奶,早!周爷爷说今天要多吃两碗饭,尝尝师傅做的红烧肉。” 小李笑着说,手里还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周爷爷的常用药。周爷爷点点头,拉着林建军的手:“建军,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这除夕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到了食堂,里面己经热闹起来了 —— 三张圆桌铺着红色桌布,上面摆着烫金的餐具,每个座位前都放着个小福袋,里面装着糖果和手写的 “新年快乐” 贺卡;师傅们正忙着把菜端上桌,清蒸鲈鱼泛着银白,上面撒着翠绿的葱丝;红烧肉炖得通红,油光锃亮,还冒着热气;丸子汤飘着金黄的蛋花,香味扑鼻。王书记正站在门口,跟街坊们打招呼:“快来坐!菜马上就齐了,今天咱们热热闹闹过个年!”
林建军扶着赵奶奶和周爷爷坐下,又帮他们倒了杯热果汁:“奶奶,爷爷,先喝点热的,暖暖身子,菜还在端,别急。” 小李则在旁边给孩子们分福袋,朵朵接过福袋,打开一看,里面有颗草莓糖,赶紧剥了放进嘴里:“谢谢小李叔叔!真甜!” 小宇则拿着贺卡,跑到林建军身边:“林哥,这是我画的老虎,送给你!” 林建军接过画,上面的老虎画得憨态可掬,心里暖暖的:“谢谢小宇,画得真好,我要好好收着。”
11 点半,团圆饭正式开席。王书记站起来,手里拿着酒杯:“今天咱们望溪巷的老老少少聚在一起过年,感谢大家一年来的互相照顾,也谢谢建军和小李为咱们社区做的事,咱们干杯!” 大家举起杯子,果汁、茶水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笑声回荡在食堂里。林建军给赵奶奶夹了块红烧肉,又给周爷爷盛了碗丸子汤:“奶奶,您尝尝这红烧肉,炖得烂烂的,您牙口不好也能吃;爷爷,这丸子汤没放辣,您放心喝。”
赵奶奶咬了口红烧肉,眼里满是欢喜:“香!比我年轻时吃的还香,师傅的手艺真好。” 周爷爷喝了口丸子汤,笑着说:“鲜!这丸子剁得碎碎的,入口即化,真好吃。” 饭桌上,街坊们边吃边聊,孙大爷给大家讲年轻时在工厂过年的趣事,李奶奶跟赵奶奶聊起织毛衣的技巧,孩子们则围在一起,分享口袋里的糖果,满是温馨的氛围。
下午 1 点,团圆饭结束,林建军和小李开始送老人们回家。送赵奶奶回家时,老人拉着他的手,眼里满是不舍:“建军,今天真是太开心了,比过年还热闹,谢谢你陪我吃饭。” 她从包里拿出个中国结,递到林建军手里:“这个给你,祝你新年快乐,平平安安。” 林建军接过中国结,指尖触到红绳的温热:“谢谢奶奶,明年除夕,咱们还一起吃团圆饭。”
送完最后一位老人,己经快下午 2 点了。林建军和小李回到警务室,开始整理今天的工作记录。小李趴在桌上,认真地写下:“除夕当天,与林哥共同接 3 位独居老人前往社区食堂吃团圆饭,协助师傅摆盘、分福袋,饭后安全送老人回家,共 28 人参与团圆饭,无人出现不适。” 林建军看着记录,笑着说:“写得很详细,今天大家都很开心,咱们的辛苦没白费。”
傍晚时分,晚霞把望溪巷染成了橘红色,家家户户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窗纸上映着团圆的身影 —— 有的街坊在贴窗花,有的在煮饺子,还有的在放小烟花,满是除夕的热闹。林建军和小李吃了碗速冻饺子,就准备去警务室值班。路过孙记小卖部时,孙大爷正忙着关店,看见他们就喊:“建军、小李,来拿点瓜子!值班时吃,别太无聊!” 林建军摆摆手:“不了大爷,您快回家过年,我们值班就行。”
到了警务室,林建军翻开值班记录本,在上面写下:“除夕值班,社区一切正常,无安全隐患,己提醒街坊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小李则在旁边整理警服,又检查了遍对讲机:“林哥,咱们要不要去社区转一圈?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林建军点点头:“好,咱们去转一圈,让街坊们知道咱们在,放心过年。”
两人在社区里巡逻,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灯笼的光在地上洒下金红的光斑。路过赵奶奶家,看见老人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个小灯笼,对着窗外笑;路过周爷爷家,听见里面传来收音机的声音,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前奏。“林哥,你看,老人们都很开心,咱们这班值得。” 小李笑着说,眼里满是成就感。林建军点点头:“是啊,只要街坊们能过个平安开心的年,咱们再辛苦也值了。”
夜色渐深,望溪巷的灯笼亮得更显眼了,一盏盏像温暖的小太阳,把青石板路照得通红。偶尔有几声烟花响,在夜空里炸开,五颜六色的,格外好看。林建军和小李坐在警务室里,听着外面的烟花声,吃着孙大爷送来的瓜子,心里满是踏实。
“林哥,我以前觉得社区工作很平凡,没什么意义,现在才知道,平凡的工作也能很有价值。” 小李看着窗外的灯笼,轻声说,“帮老人们贴春联、陪孩子们过节、组织团圆饭,这些小事,却能让大家过得开心,这就是咱们的坚守吧。” 林建军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对,这就是咱们的坚守 —— 不一定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把街坊们的小事做好,让他们过个平安开心的年,就是咱们最大的价值。”
凌晨时分,外面的烟花声渐渐小了,望溪巷陷入了温馨的宁静。林建军翻开值班记录本,在最后一行写下:“除夕值班结束,社区平安,愿望溪巷的街坊们年年团圆,岁岁安康。” 他合上本子,看向窗外,灯笼的光映在他脸上,满是温暖。
他明白,望溪巷的 “平凡坚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团圆饭桌上的每一次夹菜里,藏在除夕夜里的每一次巡逻里,藏在对街坊们的每一份牵挂里。这是他作为望溪巷民警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坚持的事。
天快亮时,林建军骑着电动车往家走,巷子里的灯笼还亮着,像在为他指引方向。路过赵奶奶家,看见老人己经起床,正站在门口贴 “福” 字;路过周爷爷家,听见里面传来咳嗽声,他赶紧停下来,敲门询问,确认老人没事才放心离开。回到家,推开门就闻到饺子的香味,母亲正站在门口等他:“回来啦?快洗手吃饺子,刚煮好的,还是你爱吃的白菜猪肉馅。” 林建军笑着点头,把赵奶奶送的中国结递过去:“妈,您看,赵奶奶送的中国结,咱们挂在客厅里,明年肯定平平安安。”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乎乎的饺子,聊着除夕的热闹,窗外的晨光渐渐亮了起来,新的一年,在望溪巷的烟火气里,缓缓拉开了序幕。
作者“默默的小猪猪”推荐阅读《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