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望溪巷,晨光裹着年味洒在青石板路上,家家户户门口的红灯笼还亮着,昨夜残留的烟花碎屑像碎金般铺在路边,偶尔有几声零星的鞭炮响,把新春的热闹拉得绵长。林建军出门前,母亲把刚炸好的春卷装进油纸袋:“给赵奶奶和周爷爷带点,过年吃春卷,寓意‘迎春纳福’;今天去拜年,记得跟街坊们说声新年快乐,小李是第一次在社区过年,你多带着他熟悉熟悉。”
林建军接过春卷,塞进帆布包,又把昨天整理的 “节后老人需求清单” 放进内袋 —— 清单上记着赵奶奶要换灯泡、周爷爷需要采购常用药,都是除夕团圆饭时老人随口提的,他特意记下来,怕年后忙碌忘了。“妈,我中午跟小李在社区食堂吃,王书记说准备了饺子,晚上回来陪您和爸吃晚饭。”“行,拜年时别空手,把家里的糖果带点,给孩子们分着吃;帮老人换灯泡时小心点,踩稳梯子,别摔着。” 母亲帮他把外套拉链拉好,又往他口袋里塞了个红包,“给小李的压岁钱,年轻人第一次在外过年,图个吉利。”
骑上电动车往警务室走,巷子里的年味比除夕更显鲜活 —— 孙记小卖部的门早早开了,孙大爷穿着新棉袄,正给进门的街坊递糖果,嘴里念叨着 “新年快乐”;卖炒货的王大爷支着摊子,把瓜子花生装成小袋,免费送给路过的孩子,孩子们围着摊子笑闹;几个街坊穿着新衣服,手里提着礼品,互相串门拜年,问候声、笑声混着鞭炮的余响,格外热闹。
到了警务室,小李己经在门口等了,身上穿着新洗的警服,手里攥着个笔记本,脸上满是期待。“林哥,早!新年快乐!我早上路过社区广场,看见好多街坊在挂新的小灯笼,咱们一会儿拜年完,也去帮忙吧?” 小李说着,还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红包,“这是我给孩子们准备的压岁钱,虽然不多,图个开心。” 林建军笑着点头,把母亲准备的红包递过去:“新年快乐!这是我妈给你的压岁钱,咱们先去给独居老人拜年,再去街坊家走走,最后去广场帮忙挂灯笼。”
两人先往赵奶奶家走,刚拐过巷口,就看见赵奶奶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红布包,里面装着给孩子们的小红包。“奶奶,新年快乐!我们来给您拜年啦!” 林建军走过去,把春卷递过去,“我妈炸的春卷,您尝尝,刚出锅的,还热乎。” 赵奶奶接过春卷,眼里满是欢喜,赶紧把红布包里的红包递过来:“建军、小李,新年快乐!这是给你们的压岁钱,不多,图个吉利。”
小李赶紧推辞:“奶奶,不用不用,我们给您拜年,哪能要您的红包。” 林建军也笑着说:“奶奶,您的心意我们领了,红包您留着,给来串门的孩子分着玩。对了,您说客厅的灯泡不亮了,我今天帮您换了。” 赵奶奶点点头,拉着两人进屋:“好!麻烦你们了,昨天晚上客厅黑乎乎的,我都不敢走动,你们来了正好。”
林建军从帆布包里拿出新灯泡,小李赶紧搬来梯子,扶着梯脚:“林哥,您踩稳,我扶着梯子,别晃。” 林建军爬上梯子,先把旧灯泡拧下来,又把新灯泡小心地拧上去,打开开关,客厅瞬间亮了起来,暖黄的灯光映得满室温馨。“亮了!亮了!太好了!” 赵奶奶笑着拍手,又从柜子里拿出盘橘子,“快吃橘子,新年吃橘子,寓意‘大吉大利’。”
离开赵奶奶家,两人往周爷爷家走,路过社区超市时,林建军进去买了周爷爷常用的降压药和止咳药,又买了些新鲜的水果,装了满满一袋。到了周爷爷家,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收音机的声音,播放着新春戏曲节目。“爷爷,新年快乐!我们来给您拜年啦!” 林建军推开门,把春卷和药品递过去,“这是您常用的药,我帮您买好了,您按说明书吃;水果是刚买的,您平时多吃点,补充维生素。”
周爷爷接过东西,眼里满是感动:“建军、小李,新年快乐!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还记得我要吃药,比我儿子还贴心。” 他从抽屉里拿出两个小红包,递到两人手里:“这是爷爷的一点心意,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小李这次没有推辞,双手接过红包:“谢谢爷爷!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林建军帮周爷爷把药放进药盒,又在每个药盒上贴了标签,写着 “早饭后吃”“晚饭后吃”,方便老人辨认。
拜完两位老人,作者“默默的小猪猪”推荐阅读《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两人开始往街坊家串门 —— 到张叔的早点铺,张叔赶紧端来两碗热乎的饺子,“快尝尝!新年第一碗饺子,吃了招财进宝!”;到陈叔的水果摊,陈叔塞给两人各一袋砂糖橘,“新年吃橘子,大吉大利!”;路过社区广场,王书记正带着工作人员挂新灯笼,看见他们就喊:“建军、小李,快来帮忙!挂完灯笼,咱们一起吃饺子!”
两人赶紧过去帮忙,小李扶着灯笼杆,林建军往树上挂灯笼,红通通的灯笼在风里晃,像一串串小太阳。“林哥,没想到社区过年这么热闹,比我老家还温馨。” 小李边扶杆子边说,眼里满是感慨,“以前觉得社区工作就是处理琐事,现在才知道,这些琐事里藏着这么多温暖。” 林建军点点头:“是啊,街坊们的认可,老人的笑容,就是咱们工作的意义,平凡但踏实。”
中午时分,灯笼终于挂完,社区广场一片通红,格外喜庆。大家围在社区食堂吃饺子,白菜猪肉馅、韭菜鸡蛋馅的饺子冒着热气,街坊们边吃边聊,分享着过年的趣事。赵奶奶拉着林建军的手,跟旁边的街坊说:“建军这孩子,比我亲孙子还贴心,帮我贴春联、换灯泡,还送春卷,真是个好孩子。” 周爷爷也点点头:“是啊,我这药都是他帮我买的,不用我自己跑,省了不少事。”
下午两点,吃完饺子,林建军和小李开始在社区巡逻,顺便帮街坊处理些小问题 —— 帮李奶奶调了调电视信号,帮张爷爷修了修漏水的水龙头,还帮几个孩子捡了挂在树上的风筝。小李把这些都记在笔记本上,笑着说:“林哥,今天真是充实,帮了好多街坊,虽然都是小事,但看着他们开心,我也觉得特别满足。”
傍晚时分,晚霞把望溪巷染成了橘红色,家家户户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窗纸上映着团圆的身影 —— 有的街坊在吃晚饭,有的在看电视,还有的在院子里放小烟花,满是新春的温馨。林建军和小李回到警务室,翻开值班记录本,小李认真地写下:“大年初一,与林哥共同给赵奶奶、周爷爷等独居老人拜年,帮赵奶奶换客厅灯泡,给周爷爷送常用药;协助社区挂新春灯笼,帮街坊处理电视信号、水龙头漏水等小问题,共服务 12 户居民,街坊反馈良好。”
林建军看着记录,笑着说:“写得很详细,年后咱们还要继续关注老人的需求,比如赵奶奶说想整理衣柜,周爷爷需要定期复查,这些都要记下来,按时提醒。” 小李点点头,把笔记本收好:“我记住了,以后我会多留意街坊的需求,跟您好好学,做望溪巷的‘贴心人’。”
离开警务室,林建军骑上电动车往家走,路过赵奶奶家楼下,看见老人正站在门口,跟对门的李奶奶聊天,手里拿着林建军送的春卷,脸上满是笑容:“你看,这是建军送的春卷,可香了,比你家的还好吃。” 李奶奶笑着说:“我家的也不错,一会儿给你送点,咱们一起吃。” 林建军放慢车速,笑着说:“奶奶,早点回家歇着,晚上风大,别着凉。” 赵奶奶挥挥手:“知道啦!你也早点回家,陪你爸妈吃晚饭。”
夜色渐深,望溪巷的灯笼亮得更显眼了,暖黄的光透过红色的灯罩,洒在地上像一片片金红的光斑。林建军骑着电动车,手里攥着老人送的小红包,心里满是踏实 —— 新春拜年的热闹,帮老人换灯泡、送药品的细致,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让望溪巷的新春更显温暖,让街坊们的日子更舒心。
他明白,望溪巷的 “平凡坚守”,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长久的陪伴;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守护。藏在拜年时的每一句问候里,藏在帮老人解决问题的每一个动作里,藏在对街坊的每一份牵挂里,这是他作为望溪巷民警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坚持的事。
回到家,推开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母亲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双干净的拖鞋:“回来啦?快洗手吃饭,你爸特意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还热着。” 林建军把老人送的小红包递过去,笑着说:“妈,您看,赵奶奶和周爷爷给的压岁钱,他们太客气了。” 母亲接过红包,笑着说:“这是老人的心意,你要好好收着,以后更要多去看看他们。”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乎乎的饭菜,聊着白天拜年的热闹,窗外的灯笼光映在窗纸上,屋里的暖意融融,望溪巷的新春,就在这样的烟火气里,透着满满的幸福与安稳。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