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的望溪巷,晨光带着几分清爽洒在青石板路上,昨夜零星的鞭炮声还留着余韵,家家户户门口的红灯笼在风里轻轻晃,像在为即将到来的体检活动添几分喜庆。社区食堂的门口早早挂起了 “望溪巷老人体检点” 的红色横幅,帆布上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路过的街坊都忍不住停下脚步,问着体检的时间。林建军出门前,母亲把刚热好的小米粥装进保温桶:“给周爷爷带点,他早上起得早,体检前要空腹,先让他喝口粥垫垫,别低血糖;今天布置场地记得多摆几张椅子,老人们站久了累。”
林建军接过保温桶,塞进帆布包,又把昨天整理的 “体检场地布置清单” 放进内袋 —— 清单上详细写着 “血压检测区、血糖检测区、心电图区” 的划分位置,还标注了 “需准备老花镜、放大镜、热水壶”,都是和小李一起商量的,怕老人体检时不方便。“妈,我中午在社区食堂吃,布置完场地还要去给老人们讲体检流程,小李说帮我一起,您和爸不用等我。”“行,讲流程时慢点开,赵奶奶耳朵有点背,你多重复几遍;给老人递水时小心点,别烫着。” 母亲帮他把外套的扣子扣好,又往他口袋里塞了包薄荷糖,“体检场地人多,忙起来口干,含颗糖润润。”
骑上电动车往社区食堂走,巷子里的年味依旧温和 —— 孙记小卖部的门口摆着刚到的新鲜蔬菜,孙大爷正帮街坊装袋,嘴里念叨着 “体检完吃点清淡的好”;卖炒货的王大爷把瓜子装成小袋,免费分给路过的孩子,孩子们的笑声混着晨光,格外清亮;社区广场的拉花还没拆,红色的绸带飘在风里,几个工作人员正往食堂搬着体检用的仪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 “咕噜” 的轻响。
到了社区食堂,小李己经在门口等了,手里抱着叠红色的指引牌,上面写着 “血压检测区→”“血糖检测区→”,箭头画得又大又清晰。“林哥,早!新年快乐!我早上跟王书记确认过,体检仪器 9 点到,咱们先把场地分好区,再摆上指引牌,老人们来了就能顺着走,不迷路。” 小李说着,把场地平面图递过来,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各个检测区,“您看,血压区放东边,光线好;心电图区放里面,安静点,老人们不紧张。” 林建军点点头,把保温桶递过去:“你先去给周爷爷送粥,我先把椅子摆好,咱们分工快,别耽误了时间。”
小李刚走,林建军就从帆布包里拿出卷尺,开始测量场地 —— 血压检测区要留够两张桌子的位置,中间间距一米,方便老人坐下;血糖检测区靠近电源,方便仪器插电;心电图区要拉个简易的布帘,给老人留些隐私。他边量边在地上贴胶带做标记,路过的张叔看见,赶紧放下手里的菜篮过来帮忙:“建军,要不要搭把手?我帮你搬桌子,这些老桌子沉得很。” 林建军笑着道谢:“谢谢张叔!您帮我把东边那两张桌子搬过来,按胶带标记的位置放就行。”
没过多久,几张桌子就按区域摆好了,林建军又把提前准备好的棉垫铺在椅子上 —— 冬天椅子凉,老人们坐久了容易着凉。刚铺好,小李就带着周爷爷过来了,周爷爷手里还攥着保温桶,脸上满是感激:“建军,谢谢你妈熬的粥,喝着暖乎乎的,不然空腹等体检,我这老毛病又要犯了。” 林建军赶紧扶周爷爷坐在铺了棉垫的椅子上:“爷爷,您先歇着,一会儿我给您讲体检流程,咱们一步步来,不着急。”
9 点整,体检仪器准时送到,医护人员开始调试设备,林建军和小李则忙着挂指引牌、摆热水壶。赵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体检单:“建军、小李,我来看看场地,明天体检我心里有底,不然到时候慌慌张张的,不知道该先去哪。” 林建军赶紧拉着赵奶奶的手,顺着指引牌开始讲解:“奶奶,您明天早上 8 点来,先在门口领体检单,然后去东边测血压,再去中间测血糖,最后去里面做心电图,每步都有指引牌,还有我们在,您不用慌。”
小李在旁边拿出笔记本,给赵奶奶画简易流程表:“奶奶,您看,我画了小图标,血压区画了血压仪,血糖区画了针管,您记不住流程,看图标就行。” 赵奶奶凑过去,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笑着说:“好!好!这样我就记住了,你们想得真周到,比我家孙子还细心。” 旁边的李爷爷也凑过来,笑着说:“我也得听听,我这记性差,一会儿就忘,你们多讲几遍,我记在心里。”
中午时分,场地终于布置好 —— 各个检测区都摆好了桌子、椅子和指引牌,热水壶灌满了热水,旁边还放着一次性杯子;布帘拉得整整齐齐,心电图区的仪器调试完毕,医护人员笑着说:“场地布置得真贴心,老人们来了肯定舒服,比我们上次去的社区好多了。” 林建军笑着说:“应该的,老人们年纪大了,咱们多准备点,他们就少些麻烦。”
吃过午饭,林建军和小李开始挨家挨户给独居老人讲体检流程,先去了赵奶奶家。林建军拿出简易流程表,边指边说:“奶奶,明天您穿宽松点的衣服,方便做心电图;体检单我帮您提前填好,您来了首接领;要是走不动,给我打电话,我来接您。” 赵奶奶点点头,从柜子里拿出件新织的毛衣:“我明天就穿这件,宽松还暖和,你们放心,我肯定准时来。”
离开赵奶奶家,两人往马爷爷家走,路过社区超市时,林建军进去买了些无糖饼干,装在帆布包里 —— 体检完老人会饿,无糖的适合他们吃。到了马爷爷家,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收音机的声音,马爷爷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体检单,发愁地看着:“这些字太小,我看不清楚,不知道该填啥。” 林建军赶紧走过去,帮马爷爷填好姓名、年龄、病史,又跟他讲流程:“爷爷,您明天跟周爷爷一起,我来接你们,测血糖时会有点疼,您别怕,一下就好。” 马爷爷点点头,眼里满是放心:“有你们在,我就不怕了,上次去医院,没人陪我,我慌得很。”
傍晚时分,晚霞把望溪巷染成了橘红色,体检场地的灯光亮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像一片片金红的光斑。林建军和小李回到警务室,翻开值班记录本,小李认真地写下:“大年初五,与林哥共同布置社区老人体检场地(划分检测区、摆放桌椅与指引牌、准备热水与棉垫);挨家挨户给赵奶奶、马爷爷等 6 位独居老人讲解体检流程,帮老人填写体检单,准备无糖饼干。”
林建军看着记录,笑着说:“写得很详细,明天咱们早点来,在门口迎接老人,帮他们领体检单,别让他们找不到地方。” 小李点点头:“好!我明天带个扩音喇叭,多喊几遍流程,让老人们都听清楚;再准备点晕车药,万一有老人不舒服,能用上。”
离开警务室,林建军骑上电动车往家走,夜色渐深,望溪巷的灯笼亮得更显眼了,暖黄的光透过红色的灯罩,洒在地上像一片片金红的光斑。路过体检场地,看见医护人员还在调试仪器,门口的横幅在风里轻轻晃;路过周爷爷家,看见老人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体检单,跟对门的李奶奶聊着明天的体检,脸上满是期待。
林建军心里满是踏实 —— 布置场地时的细致,讲解流程时的耐心,帮老人填体检单的贴心,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能让老人们体检时更安心,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他明白,望溪巷的 “平凡坚守”,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藏在为老人准备的每一个棉垫里,藏在讲解流程的每一句话里,藏在对街坊的每一份牵挂里。这是他作为望溪巷民警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坚持的事。
回到家,推开门就闻到饺子的香味,母亲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双干净的拖鞋:“回来啦?快洗手吃饺子,刚包好的白菜猪肉馅,还热着,你爸特意多包了点,怕你饿。” 林建军把今天布置场地、讲解流程的情况跟母亲说了说,母亲听了,笑着说:“你做得对,老人们体检是大事,你们多准备点,他们就少遭点罪,望溪巷有你这样的民警,真是街坊们的福气。”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乎乎的饺子,聊着明天体检的计划,窗外的灯笼光映在窗纸上,屋里的暖意融融,望溪巷的新春,就在这样的安稳与关怀中,继续书写着平凡又珍贵的日常。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