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的望溪巷,晨光带着几分柔和洒在青石板路上,社区食堂门口的 “望溪巷老人体检点” 横幅在风里轻轻飘,红色的布料映着晨光,格外醒目。昨夜的鞭炮碎屑被打扫干净,只留下淡淡的火药香,混着食堂飘出的热粥香,让清晨的社区满是暖意。林建军出门前,母亲把刚煮好的鸡蛋装进布兜:“给来体检的老人们带点,体检完空腹久了,吃个鸡蛋垫垫;今天人多,你和小李多盯着点,别让老人走丢了。”
林建军接过布兜,塞进帆布包,又把 “体检现场分工表” 放进内袋 —— 表上写着 “林建军负责引导老人、协助测血压;小李负责分发体检单、准备热水”,还标注了 “应急药品存放位置”,是昨天和小李熬夜定的,怕现场忙乱出错。“妈,我中午在食堂吃,体检结束后要帮老人们解读报告,您和爸不用等我。”“行,解读报告时慢点开,老人们眼神不好,你把数据念清楚;给老人递鸡蛋时剥好壳,赵奶奶牙口不好,吃不了带壳的。” 母亲帮他把外套拉链拉好,又往他口袋里塞了包纸巾,“擦汗用,现场人多,肯定忙得冒汗。”
骑上电动车往社区食堂走,巷子里的年味依旧浓厚 —— 孙记小卖部的门口摆着刚到的牛奶,孙大爷正帮街坊装袋,嘴里念叨着 “体检完喝牛奶,补营养”;卖炒货的王大爷把瓜子装成小袋,放在体检点门口,笑着说 “给老人们解闷”;几个老人穿着宽松的衣服,互相搀扶着往食堂走,嘴里聊着 “今天要好好查查身体”,声音里满是期待。
到了食堂,小李己经在门口忙活了,手里拿着叠体检单,旁边放着个热水壶,正给来的老人递热水:“张奶奶,您先喝口热水,体检单我帮您拿着,一会儿到了再给您。” 看见林建军来,赶紧迎上来:“林哥,早!己经来了 5 位老人,我都登记好了,您看。” 小李递过登记本,上面的字迹工工整整,每个老人的姓名、年龄都填得清清楚楚。林建军点点头,把布兜递过去:“先把鸡蛋放在旁边,体检完给老人们分,我去里面看看检测区的情况。”
走进食堂,检测区己经准备就绪 —— 血压检测区的医生正在调试仪器,血糖检测区的桌子上摆着一次性针管,心电图区的布帘拉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放着几张铺了棉垫的椅子。林建军刚走到血压区,就看见周爷爷正坐在椅子上,手里攥着体检单,有点紧张:“建军,测血压会不会疼啊?我上次去医院,护士绑袖带太紧,疼了好半天。” 林建军赶紧安抚:“爷爷,不疼,您放松点,医生会轻轻绑袖带,您别紧张,一会儿就好。”
8 点整,体检正式开始。林建军站在门口,引导老人按顺序检测 —— 先领体检单,再测血压,接着测血糖,最后做心电图。赵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布包,有点着急:“建军,我忘了戴老花镜,体检单上的字看不清楚,咋办啊?” 林建军赶紧从帆布包里拿出备用老花镜,递过去:“奶奶,您用我的,这是我妈备用的,度数刚好。” 赵奶奶接过老花镜,戴上后笑着说:“清楚了!清楚了!谢谢你,不然我都不知道该填啥。”
小李在旁边忙着给老人剥鸡蛋,剥好的鸡蛋放在纸盘里,递给体检完的老人:“李爷爷,您体检完了,先吃个鸡蛋垫垫,别低血糖。” 李爷爷接过鸡蛋,笑着说:“谢谢小李,你比我家孙子还贴心,知道我饿了。” 旁边的医生笑着说:“你们这服务真周到,比我们去过的其他社区都贴心,老人们都不紧张了。”
中午时分,体检终于结束,共为 12 位独居老人做了检查。医生把体检报告交给林建军,叮嘱道:“周爷爷血压有点高,平时要少吃盐;赵奶奶血糖正常,就是有点缺钙,要多喝牛奶;马爷爷心电图没问题,就是有点支气管炎,要注意保暖。” 林建军赶紧把注意事项记在笔记本上,又跟医生确认:“这些注意事项我跟老人们说清楚,他们要是有不懂的,能不能给您打电话?” 医生点点头:“没问题,这是我的电话,随时可以打。”
吃过午饭,林建军和小李开始挨家挨户给老人们解读报告。先去了周爷爷家,周爷爷正坐在沙发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 手里拿着个茶杯,有点着急:“建军,我的报告咋样啊?是不是有啥大问题?” 林建军坐在旁边,把报告摊开,指着数据说:“爷爷,您的血压有点高,145/90,医生说平时要少吃盐,多散散步,别吃太油腻的东西,我给您写在纸上,您照着做。” 说着,拿出笔和纸,把注意事项一条一条写下来,字写得又大又清楚。周爷爷接过纸,点点头:“好!我肯定照着做,谢谢你,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注意啥。”
离开周爷爷家,两人往赵奶奶家走,路过社区超市时,林建军进去买了箱牛奶,准备给赵奶奶补钙。到了赵奶奶家,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缝纫机的声音,赵奶奶正坐在缝纫机前,缝着块红色的布料。“奶奶,我们来给您解读报告啦!” 林建军推开门,把牛奶递过去,“您有点缺钙,医生说多喝牛奶好,我给您买了箱,您每天喝一袋。”
赵奶奶接过牛奶,眼里满是欢喜,赶紧放下针线:“谢谢建军,你想得真周到,我这就去煮袋喝。” 林建军把报告递过去,指着数据说:“奶奶,您的血糖正常,就是钙有点低,除了喝牛奶,还可以多晒晒太阳,医生说晒太阳也能补钙。” 小李在旁边补充:“奶奶,我帮您把喝牛奶的时间记在日历上,每天早上喝一袋,我到时候来提醒您。” 赵奶奶点点头,笑着说:“好!好!有你们在,我啥都不用操心,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离开赵奶奶家,两人往马爷爷家走,马爷爷正坐在门口晒太阳,手里拿着个收音机,里面播放着戏曲。“爷爷,我们来给您解读报告啦!” 林建军走过去,坐在马爷爷旁边,把报告摊开,“您的心电图没问题,就是有点支气管炎,医生说要注意保暖,别着凉,我给您买了包口罩,天冷的时候戴上。” 马爷爷接过口罩,眼里满是感动:“谢谢建军、小李,你们真是比亲人还贴心,我这老毛病,多亏你们记着。”
傍晚时分,晚霞把望溪巷染成了橘红色,社区食堂的灯光亮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像一片片金红的光斑。林建军和小李回到警务室,翻开值班记录本,小李认真地写下:“大年初六,协助社区开展老人体检服务,引导 12 位独居老人完成体检,分发鸡蛋、热水;体检结束后,帮周爷爷、赵奶奶、马爷爷等 6 位老人解读报告,记录注意事项,购买牛奶、口罩等物品。”
林建军看着记录,笑着说:“写得很详细,明天咱们早点来,把老人们的体检报告整理好,归档保存,以后方便查看。” 小李点点头:“好!我明天带个文件夹,把报告按老人姓名分类,整理得整整齐齐。”
离开警务室,林建军骑上电动车往家走,夜色渐深,望溪巷的灯笼亮得更显眼了,暖黄的光透过红色的灯罩,洒在地上像一片片金红的光斑。路过周爷爷家,看见老人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林建军写的注意事项,跟对门的李奶奶念叨;路过赵奶奶家,听见里面传来煮牛奶的声音,还有评剧的调子;路过马爷爷家,看见老人正戴着口罩,在门口散步。林建军心里满是踏实 —— 体检现场的忙碌,解读报告的耐心,给老人买牛奶、口罩的贴心,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能让老人们的健康有保障,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他明白,望溪巷的 “平凡坚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藏在体检现场的每一次引导里,藏在解读报告的每一句话里,藏在对老人们健康的每一份牵挂里。这是他作为望溪巷民警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坚持的事。
回到家,推开门就闻到红烧肉的香味,母亲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双干净的拖鞋:“回来啦?快洗手吃饭,肉炖了两个小时,烂得很,你爸特意多放了冰糖,甜得很。” 林建军把今天体检、解读报告的情况跟母亲说了说,母亲听了,笑着说:“你做得对,老人们的健康是大事,你们多操心,他们就能安享晚年,望溪巷有你这样的民警,真是街坊们的福气。”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乎乎的红烧肉,聊着明天整理报告的计划,窗外的灯笼光映在窗纸上,屋里的暖意融融,望溪巷的新春,就在这样的安稳与关怀中,继续书写着平凡又珍贵的日常。
(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