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十西的望溪巷,晨光像裹了层薄绒,洒在青石板路上,巷口老槐树上的红灯笼在风里轻轻晃,把日常的平和染得愈发温暖。社区广场的公告栏前,几位老人正围着看上门测血压的通知,手指着上面的时间,小声讨论:“我选的周三上午,你呢?” 林建军出门前,母亲把刚热好的豆浆装进保温杯,又把两个茶叶蛋放进油纸袋:“给周爷爷带的,他早上爱吃点热乎的;今天发问卷记得帮老人念题目,李奶奶眼神不好,你多耐心点。”
林建军接过保温杯和油纸袋,塞进帆布包,又把 “糖尿病讲座需求问卷” 和 “上门测血压服务细节表” 放进内袋 —— 问卷上的问题按 “饮食、运动、检测” 分了类,每道题都标了选项,他特意把字体放大到西号,方便老人查看;服务细节表则列了 “上门携带物品、测后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处理”,比如要带血压计、记录笔,还要准备应急降压药,都是和小李一起梳理的,怕服务时遗漏细节。“妈,我中午跟小李在社区食堂吃,发完问卷还要去社区办公室跟王书记对接,确认讲座资料,您和爸不用等我。”“行,发问卷时别催老人,让他们慢慢想;整理细节表时把老人们的特殊需求都写上,周爷爷爱喝淡茶,上门时带杯温的。” 母亲帮他把外套的拉链拉好,又往他口袋里塞了包薄荷糖,“说话多了嗓子干,含颗糖润润。”
骑上电动车往社区走,巷子里的烟火气格外鲜活 —— 孙记小卖部的门口摆着刚到的新鲜蔬菜,孙大爷正帮一位老人称菠菜,嘴里念叨着 “这菠菜适合做汤,糖尿病也能吃,等讲座完你就知道咋搭配了”;卖炒货的王大爷把瓜子装成小袋,放在摊位旁,笑着说 “发问卷累了,老人们过来歇会儿,吃点瓜子解闷”;社区超市的老板正帮老人搬面粉,脚步轻快,嘴里说着 “您放心,按您说的,无糖的,我帮您送上门”。
到了警务室,小李己经在整理问卷了,桌上摆着叠好的问卷、中性笔、放大镜,旁边还放着个热水壶,里面是刚烧开的热水。“林哥,早!我早上把问卷按楼栋分好了,1 栋 10 份,2 栋 12 份,咱们先去独居老人家,再去其他有需求的老人家里,保证不落下。” 小李说着,把分好的问卷递过来,每份问卷上都夹着支笔,笔帽己经提前拧开,方便老人拿取。林建军点点头,把保温杯和油纸袋递过去:“你先去给周爷爷送豆浆,顺便问问他对讲座还有啥想问的,我先把服务细节表完善下,咱们一会儿在 1 栋门口汇合。”
小李刚走,林建军就拿出服务细节表,开始补充老人们的特殊需求 —— 在周爷爷的名字旁写 “带淡茶、测后提醒吃降压药”,在赵奶奶的名字旁写 “带无糖饼干、测后扶她到沙发休息”,都是之前统计时记下来的。刚填好一半,张婶就提着袋新鲜水果过来了,笑着说:“建军,发问卷呢?要不要帮忙?我帮你在广场守着,有老人过来就递份问卷,省得你跑上跑下。” 林建军笑着道谢:“谢谢张婶!您帮我把问卷放在长椅上,要是有老人看不清,您就念给他们听,我一会儿回来收。”
没过多久,小李就回来了,手里拿着周爷爷的反馈:“林哥,周爷爷问讲座能不能讲‘玉米到底能不能吃’,他最近总想吃,又怕血糖高;还说上门测血压时,想让咱们顺便帮他看看降压药够不够。” 林建军把问题记在问卷的 “其他需求” 栏里,又在服务细节表上补充 “帮周爷爷检查降压药余量”,笑着说:“咱们把这些都记下来,跟张医生说,保证讲座时讲清楚。”
两人按楼栋开始发问卷 —— 第一站到 1 栋赵奶奶家,她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健康手册,旁边放着刚织了一半的毛衣。“奶奶,这是糖尿病讲座的需求问卷,您有啥想知道的,咱们填在上面,专家讲座时会重点讲。” 林建军把问卷递到她眼前,小李在旁边用放大镜帮着指题目。赵奶奶眯着眼睛看了看,笑着说:“我想知道‘糖尿病能不能吃红薯’,上次买了几个,没敢吃。” 林建军帮她在 “饮食需求” 栏勾选 “想了解薯类食用方法”,又问:“还有其他想知道的吗?比如怎么测血糖。” 赵奶奶摇摇头:“暂时没有啦,你们想得真周到,还专门问我们的想法。”
到 2 栋周爷爷家时,他正坐在阳台晒太阳,手里拿着个小喷壶,给盆栽浇水。“爷爷,这是需求问卷,您看看有啥想了解的,我帮您念。” 林建军蹲在他旁边,把问卷凑到他眼前。周爷爷放下喷壶,接过问卷,看了半天,指着其中一道题:“这个‘运动强度怎么把握’,我想知道,我平时爱散步,不知道走多久合适。” 小李赶紧帮他在 “运动需求” 栏勾选 “想了解适合的运动时长与强度”,又补充:“爷爷,我们上门测血压时,会帮您检查降压药够不够,您不用惦记。” 周爷爷点点头,眼里满是放心:“好!好!有你们在,我啥都不用操心。”
统计到马爷爷家时,他正坐在门口听收音机,里面是戏曲节目。“爷爷,发您一份问卷,您对糖尿病讲座有啥需求,填在上面。” 林建军递过问卷,帮他把收音机音量调小。马爷爷接过问卷,笑着说:“我想知道‘怎么看血糖值’,上次儿子给我买了个血糖仪,我看不懂上面的数;还有,讲座资料能不能多给我两份,我想给邻居也带一份。” 林建军帮他勾选 “想了解血糖值解读方法”,又在问卷备注栏写 “需额外准备 2 份讲座资料”,笑着说:“没问题,到时候多给您拿,您放心。”
中午时分,问卷基本发完,共收回 28 份,每份都填得满满当当,老人们的需求集中在 “饮食禁忌”“运动方法”“血糖检测” 上。林建军和小李在社区食堂吃了碗热乎的面条,就往社区办公室赶,跟王书记对接讲座资料。路上,小李把问卷结果整理成表格,笑着说:“林哥,你看,想了解饮食的有 18 人,运动的有 8 人,检测的有 12 人,张医生讲座时重点讲饮食,肯定能满足大部分老人的需求。” 林建军点点头:“咱们再把老人们的具体问题整理出来,比如‘能不能吃红薯’‘散步多久合适’,让张医生针对性解答。”
到了社区办公室,王书记正对着讲座资料整理清单,桌上摆着健康手册、PPT 打印稿,还有血糖检测示意图。“建军、小李,你们来啦!快看看这些资料,够不够用,不够咱们再补印。” 王书记把资料递过来。林建军接过,翻到 “饮食” 板块,指着其中一页说:“王书记,老人们问‘能不能吃红薯、玉米’,咱们在这页加个小贴士,说明‘适量食用,替代部分主食’,再标上分量,比如红薯一次吃 100 克。” 小李也补充道:“还有运动部分,老人们想知道散步多久合适,咱们加个‘每天 30 分钟,分两次走’的建议,更实用。”
王书记听了,赶紧拿出笔记录:“好主意!就按你们说的加,咱们的讲座就是要贴近老人们的需求,让他们听得懂、用得上。” 他又指了指桌上的血糖检测仪,“这是社区医院送的,讲座时让张医生现场演示怎么用,老人们看着学,比光听讲解强。” 林建军点点头:“太好了!老人们肯定喜欢,学会了自己在家就能测血糖,不用总跑医院。”
离开办公室时,张医生发来消息,说己经根据问卷需求调整了 PPT,加了 “薯类食用方法”“散步时长建议” 等内容,还准备了现场演示用的血糖仪试纸。“林哥,张医生太贴心了,咱们的准备越来越充分,讲座肯定能办得成功!” 小李看着消息,眼里满是兴奋。林建军笑着说:“咱们回去把问卷结果和调整后的资料整理好,明天再跟张医生确认下细节,保证万无一失。”
傍晚时分,晚霞把望溪巷染成了橘红色,社区警务室的灯光亮了起来,暖黄的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像一片片金红的光斑。林建军和小李开始整理问卷结果和讲座资料 —— 小李把调整后的 PPT 打印出来,按 “饮食、运动、检测” 分好;林建军则把老人们的具体问题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对应的资料页上,方便张医生讲解时查看。
“林哥,你看,28 份问卷的需求都整理好了,张医生调整后的 PPT 也很详细,再加上现场演示,老人们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小李看着整理好的资料,眼里满是成就感。林建军点点头,把资料放进文件夹:“明天咱们再去跟老人们说一声,让他们讲座当天早点来,找个舒服的位置,咱们还准备了无糖茶和小点心。”
离开警务室,林建军骑上电动车往家走,夜色渐深,望溪巷的灯笼亮得更显眼了,暖黄的光透过红色的灯罩,洒在地上像一片片金红的光斑。路过赵奶奶家,看见她正跟邻居说讲座的事,手里拿着问卷,脸上满是期待;路过社区办公室,王书记还在里面整理资料,灯光透过窗户格外明亮;路过孙记小卖部,孙大爷正把无糖饼干摆上柜,嘴里念叨着 “讲座当天给老人们带点,饿了能吃”。
林建军心里满是踏实 —— 递问卷时的耐心,完善服务细节的用心,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能让老人们的需求有回应,让望溪巷的健康服务更贴心。他明白,望溪巷的 “平凡坚守”,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长久的用心;不是空洞的计划,而是细致的落实。藏在问卷的每一个勾选里,藏在服务细节的每一个备注里,藏在对街坊的每一份牵挂里,这是他作为望溪巷民警最珍贵的价值,也是他这辈子最想坚持的事。
回到家,推开门就闻到排骨汤的香味,母亲正站在门口等他,手里拿着双干净的拖鞋:“回来啦?快洗手吃饭,汤还热着,我给你留了碗,里面放了你爱吃的玉米和萝卜,还加了点山药,补补身体。” 林建军把今天发问卷、对接讲座的情况跟母亲说了说,母亲听了,笑着说:“你做得对,问卷发细了,讲座才能对症;细节完善了,服务才贴心,望溪巷有你这样的民警,真是街坊们的福气。”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喝着热乎乎的排骨汤,聊着明天跟张医生对接的计划,窗外的灯笼光映在窗纸上,屋里的暖意融融,望溪巷的日子,就在这样的用心与守护中,继续书写着平凡又珍贵的日常。
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