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六日的晨光带着雨后的微凉,透过生物实验室的玻璃窗,在苏晓冉面前的实验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推着自行车停在实验楼门口,双肩包带深深勒在肩上 —— 里面装着昨晚熬夜整理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还有给李同学补充的 “伴性遗传强化练习题”。抬头看了眼楼前的电子屏,显示 “7:03”,比计划提前二十七分钟,心里松了口气:今早能赶在陈教授来之前,把昨天放进培养箱的实验组试管取出来,先做一轮初步检测。
推开实验室门,一股熟悉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混杂着培养基特有的微甜气息。苏晓冉快步走到恒温培养箱前,指尖刚触到箱门把,就愣住了 —— 原本贴在门上的黄色便利贴不见了,透明胶带的残痕还留在金属表面,像被人刻意撕掉的。她心里 “咯噔” 一下,赶紧打开箱门,一股异常的湿热气息涌出来,和平时 37℃恒温环境的干爽截然不同。
试管架还在原来的位置,可西支标注 “实验组 1-4” 的试管里,液体却变成了浑浊的乳白色,表面漂浮着一层絮状沉淀,和昨天放入时澄清的状态判若两人。苏晓冉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支试管,对着光线摇晃了一下 —— 沉淀没有分层,反而像泥浆一样散开,她立刻拿出温度计伸进培养箱,屏幕显示 “42℃”,比设定温度高出了 5℃!
“怎么会这样……” 她喃喃自语,指尖有些发凉。昨天明明反复确认过温度设定,还特意用胶带封了便利贴提醒同事 “勿动”,怎么会突然升温?翻遍培养箱周围,没找到丢失的便利贴,又查看了旁边的电源开关,是正常闭合的状态。隔壁实验台的张萌提着早餐走进来,看到她脸色发白,赶紧放下手里的豆浆:“晓冉,怎么了?试管出问题了?”
苏晓冉把试管递给她,声音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温度失控了,42℃,液体全浑浊了,昨天的实验白做了。” 张萌接过试管看了看,眼里满是惋惜:“这可怎么办?陈教授今天还要看数据呢…… 会不会是培养箱坏了?我昨天走的时候,好像看到后勤的人来检查过仪器。”
“后勤?” 苏晓冉猛地想起,昨天下午整理数据时,确实听到走廊里有推车的声音,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或许是后勤人员调整仪器时,误碰了温度按钮。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 慌乱没用,得赶紧想办法补救。拿出笔记本,翻到昨天的数据页,指尖划过 “9 月 5 日,西组平行实验成功,误差<0.01%” 的字样,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却还是咬牙写下:“9 月 6 日 7:10,培养箱温度异常升至 42℃,实验组 1-4 失效,需重新制备试剂,重复实验。”
重新制备试剂比想象中更耗时。LB 培养基需要重新灭菌,试剂浓度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苏晓冉站在超净工作台前,双手握着移液枪,比平时更用力地盯着刻度线 —— 生怕再出一点差错。白大褂的下摆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她却没心思整理,额前的碎发垂下来挡住视线,也只是胡乱地用手背抹了一把,指尖沾到的试剂粉末在脸颊上留下一道淡痕。
“晓冉,陈教授来了!” 张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点紧张。苏晓冉心里一紧,赶紧放下移液枪,转身时正好撞见走进来的陈教授。老教授手里拿着昨天的报告模板,看到实验台上散落的试剂瓶,又看了眼她手里没完成的培养基,眉头轻轻皱了起来:“怎么回事?昨天的实验数据呢?”
“教授,培养箱温度失控了,试管里的样本全坏了,我正在重新准备试剂,争取今天中午前完成重复实验。” 苏晓冉的声音有些低,不敢看教授的眼睛 —— 她知道这个阶段性报告对课题组有多重要,却因为意外拖了后腿。
陈教授沉默了几秒,走到培养箱前看了看温度显示,又拿起那支浑浊的试管,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不是你的错,后勤昨天检查仪器时误调了温度,早上己经来跟我道歉了。” 他拍了拍她的肩,语气比平时温和:“别慌,重新做就好,你做事细致,我信得过你。中午我来帮你一起核对数据,争取不耽误报告提交。”
看着教授离开的背影,苏晓冉的鼻子突然有点酸。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掏出手机想给母亲打个电话,却又在拨号界面停住了 —— 不能让母亲知道,母亲要是听说她实验出了意外,肯定又要担心得睡不着觉。
上午十一点半,重新制备的试剂终于进入了培养箱。苏晓冉设定好温度和时间,这次不仅贴了两张便利贴,还在培养箱门上挂了个 “实验中,勿动” 的红色牌子,才放心地脱下白大褂。食堂己经恢复了热闹,她却没什么胃口,只打了一碗小米粥和一个茶叶蛋,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刚喝了两口粥,手机就响了,屏幕上跳着 “妈” 的名字。
“晓冉,吃饭了没?” 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带着车间的嘈杂,李慧的语气却比昨天轻快些,“我今天发奖金了,刚给你转了两千块钱,你收到没?别总吃青菜豆腐,买点排骨炖炖,补补身体。”
苏晓冉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把嘴里的茶叶蛋慢慢嚼碎,才轻声说:“妈,钱收到了,您别总给我转钱,自己留着花。我今天在食堂买了排骨,正准备吃呢,您放心。” 她不敢说自己只喝了粥,更不敢说实验出了意外,只能对着电话撒谎,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
“那就好,那就好。” 李慧的声音顿了顿,又提起了那个话题,“张姐今天又跟我说了,那个社区民警昨天帮独居的马爷爷修好了收音机,还陪老人听了一下午戏,人是真的好…… 晓冉,你要是有空,跟他聊聊天也行,就当认识个朋友。”
苏晓冉夹着茶叶蛋的手突然停了下来,鸡蛋从筷子上滑落,掉进粥碗里溅起水花。她想起初中那个周末,父亲也是这样,一边跟母亲说 “我去帮邻居修水管”,一边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家 —— 那些 “好人” 的标签,最后都变成了伤人的刀子。她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冷:“妈,我说过我不想谈这些,您能不能别总提?我现在只想把实验做好,把论文写好,别的事我不想管。”
电话那头的嘈杂声突然消失了,只剩下李慧轻轻的呼吸声。过了一会儿,才传来她带着委屈的声音:“我就是想让你有人照顾,你一个人在外面……”“我不用人照顾!” 苏晓冉打断她,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烦躁,“妈,我还有事,先挂了。”
挂了电话,苏晓冉看着碗里的茶叶蛋,突然没了食欲。想起小时候,每次自己考试没考好,母亲都会煮两个茶叶蛋,摸着她的头说 “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可现在,她却连跟母亲说实话的勇气都没有,只能用生硬的语气把母亲推开。
下午两点,苏晓冉回到实验室,刚打开电脑,就收到了家教机构的消息:“李同学母亲反馈,孩子今天下午有点发烧,家教暂时取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她松了口气,却又有点失落 —— 原本还想着今晚能通过家教转移下注意力,现在却只能留在实验室等数据。
打开 Excel 表格,开始整理之前的实验数据。屏幕上的数字密密麻麻,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的思绪牢牢困住。突然,电脑右下角弹出一条新闻推送,标题是 “社区民警贴心服务,助独居老人安享晚年”,配图里的民警穿着藏蓝色警服,正帮老人换灯泡 —— 那张脸,她好像在哪里见过,却又想不起来。
苏晓冉盯着图片看了几秒,突然想起初中时,父亲离开后,家里的灯泡坏了,是社区的一位民警来帮忙换的。那位民警也是这样,穿着藏蓝色警服,笑着跟她说 “以后有困难就找警察叔叔”。可后来,那位民警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她的生活里就再也没有过这样踏实的存在。
“嘀” 的一声,培养箱的提示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苏晓冉赶紧走过去,打开箱门 —— 这次的试管里,液体澄清透明,没有一丝沉淀,和昨天成功时的状态一模一样。她小心翼翼地取出试管,对着光线观察,嘴角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傍晚六点,实验数据终于核对完成。苏晓冉把数据整理成图表,发给陈教授后,才感觉到一阵疲惫。背着背包走出实验楼,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带着点温暖的触感。公交站台上,卖烤红薯的阿姨还在,甜香的气息飘过来,让她想起小时候母亲冬天给她烤的红薯。
走到阿姨面前,买了一个烤红薯,热乎乎的红薯握在手里,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掏出手机,犹豫了很久,还是给母亲发了条微信:“妈,今天实验有点小意外,不过己经解决了,您别担心。奖金您自己留着花,我在学校挺好的。”
没过多久,母亲回复了消息,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没事就好,妈不催你了,你照顾好自己就行。” 看着屏幕上的文字,苏晓冉的眼睛突然湿了。咬了一口烤红薯,甜糯的口感在嘴里散开,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 —— 或许,她不该对母亲那么凶,母亲只是想让她过得好一点。
晚上九点,苏晓冉回到宿舍。室友们正在讨论周末去哪里玩,张萌拿着手机跟男友视频,笑得格外开心。她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打开电脑,屏幕上还停留在那张社区民警的新闻图片上。盯着图片里的民警看了一会儿,轻轻点开了收藏 —— 或许,母亲说的没错,不是所有 “好人” 都会带来伤害,只是她还没准备好去相信。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摊开的实验记录本上,照亮了扉页上的那句话:“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能离想要的生活更近一点。” 苏晓冉握着鼠标的手紧了紧,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实验会做好,论文会写好,伤痛也会慢慢过去。至于未来,或许她可以试着慢慢打开心门,去接受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