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三日的晨光带着浓郁的年味,透过望溪巷社区书法班的玻璃窗,在铺满红宣纸的课桌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母亲站在教室中央,手里举着一张刚装裱好的春联 —— 红宣纸镶着金色边框,“春风暖,福气多” 六个字墨色,朵朵画的小太阳在落款旁熠熠生辉,引得小朋友们发出阵阵惊叹。“今天咱们要完成最后的春联创作,” 母亲的声音里满是期待,目光扫过桌上整齐摆放的金粉墨汁和装裱材料,“写完后咱们把春联挂在社区展示区,让大家都能看到你们的作品!”
苏晓冉坐在后排,帮着分发最后的创作工具 —— 小号毛笔吸饱了墨汁,金粉装在小巧的瓷碟里,还有张萌设计的 “童趣春联贴纸”,每张都印着不同的卡通图案。她看到乐乐正紧张地握着毛笔,指尖微微发白,赶紧走过去轻声安慰:“别紧张,就像平时练习那样写,李阿姨和我都会帮你。” 乐乐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在草稿纸上先练了个 “春” 字,笔画比上次更平稳了。
上午九点,春联创作正式开始。母亲穿梭在小朋友之间,耐心指导每一个人:看到朵朵的 “福” 字右边写得太窄,就握着她的手调整笔锋:“‘福’字的‘口’要写得圆润,像装满了福气;看到浩浩的 “风” 字捺画不够舒展,就用粉笔在白板上示范:“捺画要像春风吹过,慢慢展开,才好看。” 苏晓冉则在旁边帮着蘸墨、递纸,偶尔还会帮小朋友们调整握笔姿势,教室里毛笔划过宣纸的 “沙沙” 声、金粉洒落的细微声响,交织成一首满是年味的乐曲。
乐乐写 “春” 字时,一开始横画还是有些歪,母亲没有首接纠正,而是蹲下身跟他说:“你看窗外的电线,是不是平平的?咱们的横画就要像电线一样,平稳又笔首。” 乐乐抬头望了望窗外,再低头写字时,横画果然工整了许多。他写完最后一笔,兴奋地举起春联:“李阿姨,苏姐姐,我写完了!” 母亲接过纸,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笑着从粉色铁盒里拿出 “春联小能手” 勋章,轻轻贴在他的衣服上:“写得太棒了!这是你的专属勋章,要好好保管。”
中午,所有小朋友都完成了春联创作。母亲和苏晓冉一起,将春联一一装裱起来 —— 金色边框衬着红宣纸,再贴上张萌设计的卡通贴纸,每幅作品都格外亮眼。朵朵的春联旁画着小太阳,乐乐的贴着小灯笼,浩浩的则印着小树苗,二十幅春联整齐地摆放在教室后排,像一片红色的海洋。路过的张姐看到,忍不住称赞:“这些小朋友太厉害了,写的春联比大人还好看!我得赶紧拍照发社区群,让大家都来看看。”
下午一点,社区志愿者推着小推车来搬运春联,准备挂在社区展示区。母亲和小朋友们一起跟着去帮忙,乐乐和朵朵还主动承担了 “挂春联小助手” 的任务,踮着脚帮志愿者递钉子。展示区很快挂满了红色的春联,金粉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路过的居民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还有人特意打听:“这是哪个书法班的小朋友写的?太有创意了!” 母亲笑着介绍:“是咱们社区儿童书法班的学员,下周还会有书法表演,欢迎大家来观看。”
苏晓冉帮着整理完展示区,手机突然震动 —— 是张萌发来的微信:“晓冉!pH5.5 和 pH7.5 组的数据出来了!pH5.5 组存活率 90%,pH7.5 组 88%,正好验证了咱们的适配规律!下午陈教授要听咱们的成果汇报,赶紧回学校!” 看到消息,苏晓冉心里一喜,赶紧跟母亲说明情况。母亲从保温袋里拿出刚做好的饭团,塞到她手里:“拿着路上吃,汇报要仔细点,跟整理春联一样,把数据说清楚,别着急。”
回到学校时,实验室里己经忙碌起来。张萌正对着电脑屏幕整理数据图表,桌面上摊着厚厚的实验报告,每个数据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注。“晓冉,你看这组汇总数据,” 张萌指着屏幕上的表格,“10℃下,pH6.5 的海藻糖组存活率最高,94.8%;15℃下,pH6.5 组 92%;pH 值偏离 6.5 后,存活率逐渐下降,完全符合咱们之前的猜想!” 苏晓冉接过实验报告,逐行核对数据 —— 温度、pH 值、存活率、发酵效率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没有一丝误差,心里满是踏实。
陈教授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实验记录本,温和地说:“你们的数据很完整,规律也很清晰。汇报时要重点突出‘温度 - pH 值 - 保护剂浓度’的适配关系,把实验过程中的改进和验证过程说清楚,这样成果才更有说服力。” 苏晓冉点点头,心里满是信心 —— 从多组实验推进到数据汇总,她不仅学会了独立操作,还能准确整合数据,这份成长,离不开母亲教她的 “耐心与细致”。
下午三点,成果汇报正式开始。苏晓冉站在投影幕布前,从容地讲解实验过程:“我们通过预实验发现甘油纯度和温度波动的影响,改进后以 BL21 菌株为研究对象,在 10℃、15℃两个温度下,测试 0.8% 海藻糖在不同 pH 值下的保护效果,最终得出 ——10℃、pH6.5 是最优组合,存活率达 94.8%,且数据重复验证三次均稳定。” 她一边说,一边切换 PPT,屏幕上的折线图清晰展示着存活率随温度、pH 值变化的规律,红色的最优值标注格外醒目。
陈教授和其他课题组老师认真倾听,时不时点头。当苏晓冉讲到实验改进过程时,一位老师提问:“你们是如何确定 pH 值缓冲液的选择的?” 苏晓冉从容回答:“我们查阅了近五年的文献,发现柠檬酸 - 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在 pH5.0-7.0 范围内稳定性最好,能有效控制 pH 值波动,后续实验也验证了这个选择的合理性。” 老师满意地点头:“思路很清晰,考虑得很周全。”
傍晚六点,汇报圆满结束。陈教授笑着说:“你们的成果很有价值,不仅形成了完整的适配规律,还为后续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我会帮你们推荐校级科研基金,争取尽快立项。” 苏晓冉和张萌相视一笑,心里满是成就感 —— 从最初的预实验挫折到现在的成果汇报,她们不仅收获了科研成果,更学会了在挑战中成长。
晚上,苏晓冉提着刚买的糖炒栗子,匆匆往母亲的宿舍赶。刚走到社区门口,就看到母亲站在春联展示区,正跟居民们介绍小朋友的作品。“晓冉,你可算来了!” 母亲看到她,立刻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写的 “汇报成功” 小楷,“汇报顺利吗?我跟居民们说你在做很厉害的实验,他们都为你骄傲!” 苏晓冉接过宣纸,跟着母亲走进宿舍,桌上摆着母亲整理的儿童班春联作品集,里面贴着每幅作品的照片和小朋友的创作心得,像一本珍贵的纪念册。
吃饭时,母亲兴奋地说起下午的事:“王书记看到春联展示区,说要把咱们的活动写成社区简报;张姐还说要带她女儿来学书法,咱们明年的儿童班肯定能招满!” 苏晓冉听着,掏出手机给母亲看实验规律汇总表:“妈,我们的实验规律定下来了,陈教授还说要帮我们申请科研基金。您教我的‘认真整理、清晰呈现’,在汇报里真的特别有用。”
母亲凑过来看手机,虽然看不懂专业数据,却认真地听着:“这就对了!不管是整理春联还是做实验,都得把成果清晰地呈现出来,才能让别人看到你的努力。就像咱们的春联,装裱好挂起来,才能让更多人喜欢;你们的实验数据,整理成规律,才能让更多人参考。” 她夹了块栗子给苏晓冉,眼里满是欣慰,“你们俩这么努力,肯定能越来越好。”
深夜,苏晓冉帮母亲整理社区新年晚会的书法表演流程,在 “表演内容” 那栏添上 “儿童春联集体展示” 和 “进阶班学员现场创作”。母亲坐在书桌前,台灯的暖光洒在纸上,她认真地在每个环节后面标注需要准备的材料:“集体展示要准备红色地毯,现场创作需要足够的红宣纸和墨汁。” 苏晓冉看着母亲专注的侧脸,突然明白:母亲在春联创作与展示中,收获了教育的价值与社区的认可;而自己在实验数据整合与汇报中,收获了科研的成果与学术的认可。这份双向的整合,让彼此的热爱都更具价值。
离开母亲宿舍时,母亲送她到公交站,手里拿着一张刚写的 “成果映初心” 小楷:“这张给你带回去贴在实验室里,提醒你不管走多远,都别忘了最初的热爱,才能不断收获成果。” 苏晓冉接过宣纸,指尖触到母亲娟秀的字迹,心里暖暖的:“妈,谢谢您。有您的支持,我不管是面对春联展示的筹备,还是科研基金的申请,都有信心做好。”
公交车缓缓开动,苏晓冉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母亲的身影渐渐变小。她掏出手机,翻开电子实验记录本,在扉页 “成长是深度的拓展” 下面,添了一行新的字迹:“成长是成果的整合 —— 她将儿童的春联创作凝练成社区的文化风景,让传统文化焕发童真活力;我将零散的实验数据定格成严谨的适配规律,让科研探索拥有实用价值。我们的每一次整合,都为彼此的热爱赋予新的意义,让日子既满是年味的温暖,又闪着科研的荣光。”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屏幕上的字迹上,为这份成果整合的成长镀上一层温柔的光。苏晓冉知道,未来还有社区新年晚会的书法表演,还有科研基金的申请与新课题的探索,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明白,成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和母亲相互支持、彼此整合;是在追逐科研梦想的同时,也能守护母亲的热爱,让彼此的生活都充满温暖与希望。这份双向的整合力量,会成为她前行路上最坚实的支撑,让她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每一个挑战。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烟火里的暖恋:当环卫之子遇上单(http://www.220book.com/book/6JQ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