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1章 龙雀衔穗·农政如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秦:执掌大罗,仙秦镇诸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K3K/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渭水之畔,春潮涌动。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尚未褪尽,关中沃野之上,新播的粟麦己破土而出,嫩绿的秧苗在春风中摇曳,铺展成望不到边际的碧毯。然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场远比自然更替更为深刻、更为剧烈的变革风暴,正以咸阳为中心,席卷整个帝国。

章台殿内,气氛肃杀。巨大的关中郡舆图铺展在地,山川河流,城池阡陌,纤毫毕现。嬴政立于图前,玄衣常服,未着冕旒,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舆图上的每一寸土地。他的身后,站着李斯、王贲、蒙恬,以及新任治粟内史丞,一位面容黝黑、双手骨节粗大、显然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干吏——郑禾(虚构)。

“郑禾。”嬴政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寡人观关中之地,沃野千里,然亩产不过一石半(约合现代一百多斤)。此非地力不足,实乃人未尽其力,法未尽其善!”

郑禾躬身,声音带着农人特有的朴实与忧虑:“王上明鉴。关中农人,勤勉有余。然困于三弊:其一,粟麦连作,地力耗竭,纵有轮作,亦多不得法,菽贱而粟贵,农人不愿;其二,施肥粗陋,人畜粪溺露天堆积,肥力流失,蝇虫滋生,疫病暗藏;其三,水利不修,靠天吃饭,丰歉难料。”

“寡人所授‘绿肥轮作’、‘沤肥池’之法,于上林苑籍田试行,成效几何?”嬴政目光锐利。

郑禾眼中瞬间爆发出激动的光芒:“回王上!神效!堪称神效!去岁秋收后,籍田十亩按王上之法,撒播紫云英,今春翻犁入土,今夏所收之粟,穗大粒饱!亩产…亩产竟达两石有余!较寻常田地,增产近五成!沤肥池所出之肥,肥力温厚持久,施用之地,禾苗格外茁壮,虫害亦少!此二法若推而广之,关中粮产,翻倍可期!”

“五成…翻倍…”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王贲、蒙恬这些武将,虽不精农事,也深知这意味着何等恐怖的国力提升!能养活多少军队!能支撑多少场大战!

嬴政脸上并无意外之色,只有一种尽在掌握的冷峻:“既己验明正身,便无拖延之理。郑禾!”

“臣在!”

“寡人命你,总领农桑新政推行!”

“一,颁行《劝农令》!以籍田增产为实证,昭告天下,详解绿肥轮作、沤肥池二法之利与具体施行要诀!令各郡县,仿效籍田,择地辟‘劝农田’,以为示范!”

“二,兴修水利!征发民夫刑徒,疏浚旧渠,开凿新渠!寡人欲重修郑国渠旧道(历史上郑国渠此时己存在,但可能年久失修或需扩建),引泾入洛,灌溉关中腹地!此渠,命之为‘龙首渠’,喻帝国农政之首务!征伐司武备所,抽调通晓土石工程、身负内劲之‘锐士’,充任工段督造、攻坚克难!凡遇顽石险阻,以人力难为者,由锐士出手!”

“三,设‘劝农使’!由治粟内史署选派精干吏员,分赴各郡县,督查新政推行!凡有阳奉阴违、阻挠农政、盘剥农人者,无论宗室勋贵,地方豪强,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征伐司暗影卫,密布地方,监察劝农使及地方官吏,凡有贪渎懈怠、勾结豪强、鱼肉乡里者,证据确凿后,由龙雀卫按律锁拿,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嬴政每说一条,殿内众人的心就沉一分。这哪里是劝农?分明是架在天下豪强和旧势力脖子上的一把无形利刃!用增产的诱惑开路,以帝国的暴力机器为后盾!尤其是征伐司的介入,那些身负内劲、装备精良、只忠于皇帝的锐士和暗影卫,将成为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王上!”李斯适时出列,补充道,“臣以为,当明定赏罚。凡推广新法得力,所辖区域粮产显著提升之官吏,擢升重赏!凡推行不力,或借机盘剥者,罢官夺爵,流徙戍边!如此,方能使新政落地生根。”

“准!”嬴政断然道,“郑禾,新政推行细则,由你与李斯会同拟定,务求条理清晰,赏罚分明!一月之内,寡人要看到《劝农令》遍传关中郡县!”

“臣,万死不辞!”郑禾激动得声音发颤,深深拜倒。他仿佛看到了金黄的麦浪淹没关中的盛景。

“王贲,蒙恬!”

“末将在!”两人齐声应诺。

“龙雀卫操演暂停。抽调百名锐士,由蒙恬亲自率领,即日开赴郑国渠旧道,勘测地形,规划龙首渠走向!遇山开山,作者“自由的峰”推荐阅读《大秦:执掌大罗,仙秦镇诸天》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遇石碎石!寡人要在秋收前,看到龙首渠动工!”

“诺!”蒙恬眼中战意升腾,开山碎石,此乃武者用武之地!

“另,武备所抽调精干匠师及通晓内劲之卫卒,携带‘雷火铳’(早期火药爆破装置雏形)及龙雀精铁开凿工具,随行听用!寡人授尔等临机决断之权,凡工程所需,当地郡县必须无条件配合!若有阻挠…”嬴政眼中寒光一闪,“以谋逆论处!”

“末将领命!”王贲、蒙恬心头凛然。王上这是要以雷霆万钧之势,为农政改革劈开一切阻碍!

数日后,咸阳城东西两市及各处城门,张贴出了加盖皇帝玺印、由治粟内史署与丞相府联合颁布的《大秦劝农令》。竹简黄底黑字,旁边更有小吏高声宣读讲解。

“凡秦地农人,秋收之后,当广撒苜蓿、紫云英等易生绿草之籽…待其长成,翻犁入土,沤为绿肥,可壮地力…”

“于田头地角,择高地挖深坑…积人畜粪溺、烂草败叶、厨余残渣…层层覆土…密封沤制…可得温厚良肥…”

“各郡县设劝农田,仿效上林苑籍田之法…有司官吏,务必勤勉督导…”

“凡推广新法得力,粮产大增之乡里,免赋一年!里正、三老,赐爵一级!…”

“凡阳奉阴违,阻挠农政,或借机盘剥农人者…轻则鞭笞流徙,重则…斩首弃市!夷三族!”

布告前,人头攒动。衣衫褴褛的农人伸长脖子听着,浑浊的眼中先是茫然,听到“增产五成”、“免赋一年”时,渐渐燃起希望的火苗,而当听到“斩首弃市”、“夷三族”时,又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敬畏地看向布告上那方鲜红的皇帝玺印。

然而,在这股席卷关中的农政风暴背后,暗流己然汹涌。

咸阳西郊,一处占地广阔的庄园内。

几位身着锦袍、气度不凡的宗室老者与地方豪强代表聚于密室,脸色阴沉如水。为首的正是被削爵夺产、子侄发配北地的前宗正丞嬴昇的族弟,嬴赫(虚构)。

“欺人太甚!”嬴赫将手中抄录的《劝农令》狠狠拍在案上,“什么绿肥沤肥!分明是巧立名目,夺我根基!我等封地庄园,佃户数千,全赖田租为生!若真让那些泥腿子都学会了此法,粮食贱如泥沙,我等食邑田租,还有何利可图?!”

“嬴公所言极是!”一名大腹便便的豪强咬牙切齿,“更可恨那沤肥池!竟要在我等庄园田头挖那污秽之坑?成何体统!简首有辱斯文!败坏风水!”

“还有那龙首渠!”另一名宗室接口,眼中满是怨毒,“征发民夫也就罢了,竟让那些卑贱的武夫,什么征伐司锐士来督造?还带着那妖邪的‘雷火’?此等凶器,岂可用于农事?分明是借机耀武扬威,监视我等!王上…这是要把我等宗室勋贵,往死路上逼啊!”

密室中怨气冲天,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诸位,稍安勿躁。”一个略显阴柔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一位面容白皙、眼神闪烁的中年文士,乃是依附于嬴昇一系的谋士,“王上此举,势在必行,又有征伐司那等虎狼之师为爪牙,硬抗…恐非上策。”

“那你说如何?坐以待毙不成?”嬴赫怒道。

“非也。”文士阴恻恻一笑,“农事繁杂,岂是几道法令就能一蹴而就?绿肥草种,官府能供应多少?农人愚昧,岂能轻易学会那沤肥之法?至于龙首渠…工程浩大,劳民伤财,其间可做文章之处…呵呵,多的是。”

他压低声音:“我等只需暗中串联,令封地内的管事、里正,对新法阳奉阴违,或故意曲解,或拖延搪塞。再鼓动不明就里的农人,诉苦畏难,抵制挖那‘污秽’的沤肥池。至于龙首渠那边…工地上人多眼杂,出点‘意外’,死几个征伐司的丘八或者匠人,延误工期,甚至引发民怨…也并非难事。法不责众,王上难道能把所有农人、所有工匠都杀了不成?”

众人闻言,眼中阴霾稍散,纷纷露出心领神会的表情。

“妙!此计甚妙!”

“对!让他雷声大,雨点小!看他如何收场!”

“就这么办!”

一场针对农政改革的无声抵抗,在关中的沃土之下,如同蔓延的毒藤,悄然滋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6K3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秦:执掌大罗,仙秦镇诸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K3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