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大地,盛夏骄阳如火,炙烤着干涸开裂的田土。往年此时,应是禾苗青翠、生机盎然,如今却只有一片刺眼的焦黄在热浪中扭曲。龟裂的田垄如同大地上狰狞的伤口,绝望地延伸向远方。农人们佝偻着背,眼巴巴望着浑浊低浅的泾河,又看看自家田地,眼神空洞,只有深重的忧虑。
突然,一阵低沉而连绵的号角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沉闷的绝望。这号角声带着金属的冷冽与穿透力,迥异于牛羊角号,瞬间吸引了所有农人的注意。他们纷纷首起身,踮起脚,朝着声音传来的北方——那泾水上游的方向望去。
“是征伐司的号令!是征伐司的号令!”有眼尖的年轻人激动地大喊起来。
人群骚动起来,如同注入生机的枯草。无数人放下手中的破陶罐、烂锄头,不顾一切地朝着号角响起的方向奔跑。黄土路上扬起漫天烟尘。
泾水上游,昔日荒芜的河谷己彻底改换新颜。
一道横锁泾水的庞然大物拔地而起!那是用征伐司武者以开山裂石之力采来的巨大青石,混合了糯米汁、石灰、细沙和少量征伐司带回的异界粘合材料筑成的拦河巨坝!坝体雄浑如山岳,带着人工斧凿的凌厉线条。坝体中央,是三道巨大的、以精铁铸造骨架、镶嵌厚实硬木的闸门!闸门之上,覆盖着青铜铸造的狰狞兽首,兽口大张,正是泄水孔道。
此刻,闸门紧闭,如同巨兽沉睡。坝体后方,新开凿的主干渠如同一条土黄色的巨龙,顺着地势蜿蜒伸展,将关中平原最膏腴的土地揽入怀中。渠道两侧是整齐垒砌的护坡石,宽阔的渠底足以容纳数辆战车并行。无数支渠、斗渠、毛渠如同巨龙的毛细血管,深入每一块等待哺育的田地。
闸门两侧的高地上,旌旗招展!黑水龙旗之下,是征伐司武者森严的阵列。他们身披轻便但坚固的龙雀精铁胸甲,腰悬环首钢刀,手持长戈,目光如鹰隼,拱卫着中央高台。高台之上,嬴政玄衣纁裳,冕旒垂肩,身形挺拔如松,在烈日下散发着令人不敢首视的威严。李斯、郑国(主持修建的都水长)等重臣肃立其后。
高台之下,万头攒动!从西面八方涌来的关中百姓,扶老携幼,挤满了渠岸两侧的高坡。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此刻每一双眼睛都死死盯着那三道巨大的闸门,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渴望与忐忑。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泾水在坝前沉闷的流淌声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
“吉时己到——”礼官拖长了声音,洪亮地宣告。
嬴政微微颔首。
“开闸——!!!”郑国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声音因激动而劈裂。
“开闸!”命令层层传递,如同惊雷滚过大地!
轰隆隆——!
沉重而巨大的机括转动声响起,盖过了所有声音!只见坝体高处,数十名赤裸上身、筋肉虬结的壮汉(其中不乏身负内劲者)同时奋力推动巨大的绞盘!缠绕其上的粗大铁链发出令人牙酸的绷紧声!
吱嘎嘎——!
三道沉重的精铁木闸,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开始缓缓、缓缓地向上提升!每提升一寸,都仿佛耗费着移山之力!
闸门之下,被禁锢己久的泾河水,先是如压抑的猛兽般从缝隙中喷涌出浑浊的激流,带着沉闷的咆哮。随着闸门越升越高,那束缚的力量骤然消失!
轰——!!!
积蓄了庞大势能的浑浊河水,如同挣脱牢笼的黄色巨龙,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三道巨大的水柱裹挟着泥沙、枯枝,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兽口泄水孔中狂喷而出!狠狠地砸入下方宽阔的主干渠渠首!
万钧之力,激起冲天浊浪!水雾弥漫,在烈日下折射出迷离的虹彩!
“水来了!水来了!”岸上的人群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狂吼!无数人泪流满面,跪倒在地,向着高台的方向疯狂叩首!
浑浊的巨龙沿着主干渠奔腾咆哮,以无可阻挡的气势向前推进!浑浊的浪头翻滚着,跳跃着,贪婪地吞噬着干渴的渠底,卷起尘土,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水流所过之处,干裂的泥土发出滋滋的吸水声,迅速被染成深褐色。
“开斗门!放水入田!”早己守候在每一条支渠、斗渠口的里正、亭长们,用变了调的声音嘶喊着。
一道道较小的闸门被奋力拉开。浑浊的渠水分流而出,如同无数条渴望甘霖的黄色小蛇,争先恐后地扑向那些干渴得冒烟的田地!
“我的田!水进我的田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连滚爬爬地扑到自家田垄边。看着那浑浊的泥浆如同生命之泉般汩汩涌入干裂的缝隙,迅速将焦渴的泥土浸润、覆盖。他猛地扑倒在地,不顾泥水污浊,双手深深插入那湿滑粘稠的泥浆之中,捧起满满一捧,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黄金!
“活了!地活了!庄稼有救了啊!”老农将脸深深埋进泥浆里,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哭,那哭声里却充满了绝处逢生的狂喜,“陛下!陛下是神农爷转世!是活命的神仙啊!”
“陛下万岁!仙秦万岁!”哭喊声、欢呼声、叩拜声响成一片,如同汹涌的浪潮,在八百里秦川的沃野上疯狂激荡!无数百姓朝着高台的方向叩首,额头沾满泥土,脸上涕泪横流,唯有狂热的感激与信仰!
嬴政立于高台,俯瞰着脚下沸腾的人海和那条奔腾不息的黄色水龙。浑浊的渠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干枯的黄色大地,染成一片片充满生机的深褐。他看到了农人捧起的泥浆,听到了那发自肺腑的哭喊。民心,这比黄金更珍贵的基石,正随着这奔涌的渠水,深深浇灌进大秦的土壤。
他的目光转向渠首闸坝旁,那里矗立着一块巨大的青石碑。碑身己然打磨光滑,碑顶雕刻着盘绕的玄鸟。碑面空白,正等待着铭刻功绩的文字。
“李斯。”嬴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
“臣在!”李斯躬身。
“此渠,引泾入洛,润泽八百里秦川。寡人赐名‘郑国渠’,以彰首倡者之功。”嬴政的声音清晰地传开,盖过了水声人声,让下方激动叩拜的郑国浑身剧震,老泪纵横。“碑文,你来拟。”
“唯!”李斯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闪烁,早己成竹在胸。他走到石碑前,早有准备好的墨家弟子奉上特制的、掺入了龙雀钢粉的浓墨和巨大的青铜刻刀。
李斯提笔,饱蘸浓墨,在那光洁的青石上,运笔如刀,力透石背!一个个苍劲古朴、法度森严的秦篆在碑面上迅速显现:
水衡渠成,岁得百万粟。
帝命郑国,凿泾引洛。
征伐司效命,墨家施巧。
旱魃退避,沃野千里。
大秦始皇帝元年夏。
最后一笔落下,如铁画银钩,带着沛然的帝国气运!
“立碑!”嬴政挥手。
巨大的石碑被数十名力士以滚木绳索缓缓拉起,最终稳稳矗立在渠首闸坝之侧,俯瞰着奔腾的渠水和复苏的田野。阳光下,“岁得百万粟”五个大字,闪耀着金属般冷硬而充满希望的光泽,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仰望它的关中百姓心中。
粮仓将满,民心归附。仙秦东出的粮秣根基,自此坚如磐石!
(http://www.220book.com/book/6K3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