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1章 红裙之死(二)

小说: 刑侦档案第一部   作者:兜里好多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刑侦档案第一部 http://www.220book.com/book/6L45/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专案组设在市局地下三层一个闲置的保密会议室。空气循环系统嗡嗡作响,吹出的风带着一股陈旧的铁锈味。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和李薇的生平信息。那身红裙的特写和腹腔塞满塑料花的局部图,像某种邪恶的图腾,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

老陈把法医的初步结论和监控的矛盾抛了出来。短暂的死寂后,会议室炸了。

“五天?怎么可能!监控是假的!肯定是伪造的!”一个年轻警员猛地站起来,指着屏幕定格的、李薇走进洗手间的画面,“查原始文件!查录制设备!”

“技术组第一时间做了鉴定。”技术负责人摇头,脸色难看,“监控录像没有被篡改或编辑的痕迹。时间戳准确。商场其他摄像头的时间线也能对应上。”

“那就是法医错了!刘工老了?判断失误?”另一人接口。

“刘工复检三次,而且……”老陈深吸一口气,“尸体的腐败程度,和环境温度、湿度核算出的时间,初步吻合他的判断。更重要的是那些塑料花……”

他拿起证物袋,里面是几朵己经过初步清理的假花,花瓣边缘磨损得厉害,颜色黯淡无光,绿色的塑料茎秆明显发脆。“化验初步结果,这些花上的积尘成分,与废弃医院里的一致,但……其材质老化程度,初步判断,暴露在那种环境下的时间,远超过三天,甚至可能以年计。”

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一种毛骨悚然的诡异感扼住了所有人的喉咙。逻辑的基石塌了,他们站在一个深不见底的黑色洞口边缘。

“头儿,”小张声音发颤,“这……这说不通啊。一个三天前还活着的人,尸体却死了五天以上,凶手还把可能存放了几年的旧花塞进她肚子里?这……这他妈是……”

是什么?没人能说出口。

“分两组。”老陈强行压下心头的寒意,敲了敲白板,“一组,死磕时间线。李薇失踪前七十二小时所有行踪,精确到秒!她接触过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电话,每一笔消费,全部挖出来!商场洗手间,给我一寸一寸地搜!通风管道、天花板夹层、下水道,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她是怎么消失的!另一组,排查全市乃至全省近十年的失踪人口档案,特别是女性,穿红衣服的!还有类似的未破悬案,抛尸手法、现场有任何一点相似的,全部筛出来!凶手这种‘仪式感’,绝不是第一次!”

命令下达,庞大的机器再次开始轰鸣,但这一次,带着一种迷茫和深入骨髓的寒意。

对李薇的社会关系排查迅速展开。她生活简单,人际关系干净,没有债务纠纷,情感关系稳定,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年轻都市女性。案发当天,她只是因为心情好,下班后顺路去商场买了条新裙子——就是她身上那条红裙——然后想去洗手间换上,结果一去不回。她的手机信号最后消失的位置,就在商场内部。

而对商场洗手间的第二次、第三次地毯式搜查也毫无进展。那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没有秘密通道,没有可以藏匿一个大活人数小时而不被发现的角落。那个红裙身影的消失,成了监控时代一个冰冷的笑话。

与此同时,档案排查组那边,有了令人心悸的发现。

负责翻阅陈年旧案的女警脸色苍白地冲进会议室,手里拿着几份泛黄的卷宗。

“陈队!有……有类似的!”她声音都在抖,“三年前,邻省江州市,废弃纺织厂女工更衣室,发现一具女尸,二十三岁,红色工装。腹腔被剖开,内脏缺失,填充物是……是废弃的红色纱线团。死亡时间判断与最后被目击进入更衣室的时间,存在无法解释的差异!当时监控不完善,最后列为悬案!”

“五年前,隔壁林岩市,一个废弃小学音乐教室,女尸,二十岁,红色连衣裙。腹腔……塞满了陈旧破损的红色塑料铃铛。时间矛盾也存在!当时被认为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精神异常者所为,证据不足,不了了之!”

“还有七年前……更早……手法不完全一样,但核心要素:红衣、年轻女性、废弃公共场所、腹腔填充特定红色旧物、死亡时间与最后出现时间存在无法解释的gap!”

一份份卷宗被摊开在黑桌上。照片因为年代和技术原因有些模糊,但那种相同的邪恶仪式感和时间错位的悖论感,穿透纸张和岁月,狰狞地扑了出来。

会议室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

不是模仿犯。不是偶然。

是一个幽灵,一个执着于红衣、执着于用陈旧红色物品进行某种恐怖替换、并能制造时间假象的幽灵,在全国各地流窜,作案至少五起,跨度可能长达七年甚至更久!杀害了至少五名年轻女性!

而李薇,只是最新的一个。

“并案!”老陈一拳砸在桌子上,眼睛赤红,“立刻上报!申请全国协查!把所有案发现场的物证,尤其是那些填充物,全部重新检验!凶手对‘红色’和‘旧物’有偏执!他在完成一个系列!一个……他妈的他自己的收藏!”

巨大的愤怒和一种面对非人怪物的战栗,席卷了每个人。

但并案带来的不是清晰,而是更深的迷雾。凶手跨越数省,时间跨度极大,行事谨慎到从未留下过任何生物痕迹(当年的技术也可能遗漏),他的动机是什么?他如何选择受害者?他如何做到那诡异的时间差?他下一次会在哪里出现?

压力像山一样压下来。来自上级,来自社会即将可能出现的恐慌,来自受害者家属绝望的眼神,更来自那个隐藏在暗处、似乎永远无法捕捉的幽灵。

老陈几天几夜没合眼,眼睛里布满血丝,盯着贴满白板的案件地图和时间线,像一头困兽。

第三天夜里,证物室打来内线电话,值班员的声音带着不确定和一丝惊疑:“陈队……您最好来看看……从李薇案发现场提取的土壤样本里,有点……奇怪的东西。”

老陈几乎是冲过去的。

在高倍电子显微镜连接的屏幕上,显示着从塑料花缝隙和女尸指甲缝里提取的微量土壤颗粒。经过极其精细的分离和成分分析,技术员指向其中一些极其微小的、非自然的晶体状杂质。

“这是什么?”老陈凑近屏幕。

“初步分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矿物颗粒,混合了极细微的……油漆碎屑?”技术员调整着参数,“这种矿物成分和油漆的老化程度……很罕见。我们比对了数据库,本省及周边地区的土壤样本里,没有匹配的记录。”

“能溯源吗?”

“很难。但这种特定组合……有点像……某种特定工业环境下产生的废料,经过长期风化后的残留物。比如……废弃的大型露天矿场?或者特定类型的冶金厂、陶瓷厂遗址?而且必须是废弃很多年,环境稳定,才能形成这种形态。”

废弃。工业遗址。多年。

这几个词像闪电一样劈进老陈的大脑。

红衣。旧物。废弃场所。时间错位。

凶手的“舞台”,似乎总是选择被遗忘的角落。而他本人,是否也藏匿于,甚至来源于某个类似的、被时间凝固的废弃之地?那些附着在证据上的微量土壤,是不是他来自那个地方的“名片”?

“查!”老陈猛地转身,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全省!不,全国!所有废弃的、可能有这种土壤特征的矿场、工厂、工业区!特别是靠近各个案发城市交通线的!筛!给我把他挖出来!”

一条极其微弱、却可能致命的方向,终于在那团浓得化不开的黑暗里,透出了一丝微光。

地下三层的空气凝滞如铁。屏幕上,那诡异的矿物颗粒和油漆碎屑的微观图像,像一枚投入死水的毒石,漾开无声却剧烈的波纹。

“矿场?工厂?”小张盯着数据库比对结果缓慢滚动的进度条,喉咙发干,“这范围……太大了。”

“大也得筛!”老陈眼底蛛网般的血丝更密了,“凶手不是鬼,他得有个窝!一个能让他安心‘处理’猎物、存放那些恶心‘收藏品’的地方!一个足够偏僻、废弃多年、符合这土壤特征的地方!”

命令化作数据洪流,涌入庞大的警务和国土资源数据库。筛选条件苛刻:废弃十年以上、具有一定规模、涉及特定矿物开采或加工、曾有大型喷漆或涂层作业(解释油漆碎屑)、地理位置需便于流窜作案。

时间在键盘敲击声和服务器嗡鸣中焦灼爬行。一份份潜在名录被列出,又被排除。范围从全省缩至周边三省,嫌疑地点从上百个锐减到十几个。

作者“兜里好多米”推荐阅读《刑侦档案第一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L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刑侦档案第一部 http://www.220book.com/book/6L4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