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的太和殿比侯府气派百倍,金砖铺地,龙柱巍峨,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龙涎香,压得人心里发紧。
柳清歌跟着传旨太监进来时,皇帝正坐在龙椅上,脸色虽有些疲惫,眼神却很亮。太子萧明澈就站在旁边,脸色还有点苍白,看到她进来,眼神复杂地挑了下眉。
“民女柳清歌,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柳清歌规规矩矩跪下磕头,声音不卑不亢。
“免礼。”皇帝摆摆手,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笑意,“你就是救了明澈的那个侯府嫡女?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柳清歌缓缓抬头,目光正好对上皇帝的视线——这就是大楚的天子,虽己中年,却依旧带着帝王的威严,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想来是被摄政王萧承煜分权,日子不好过。
“果然是个伶俐的姑娘。”皇帝点点头,看向太子,“明澈,你说说,柳姑娘是怎么救你的?”
萧明澈咳嗽了两声,语气还算温和:“回父皇,儿臣落水后昏死过去,太医都说没救了,多亏柳姑娘用特殊的医术,又扎针又按压胸口,才把儿臣从鬼门关拉回来。”
他没提“不认识柳清歌”和“被推下水”的话,显然是想明白了——要是真按那话说,不仅会得罪柳清歌,还会让皇帝怀疑他脑子进水,得不偿失。
柳清歌心里松了口气,看来这太子虽然有点自私,倒还不算蠢。
“哦?特殊的医术?”皇帝来了兴趣,看向柳清歌,“柳姑娘,你那医术是师从何人?朕怎么从未听说过,按压胸口还能救人的?”
这话正好问到了点子上,柳清歌早有准备,低头回道:“回陛下,民女的医术是家传的,是先母留下的一本古册上学的,名叫《青囊秘录》,里面记载了些偏门的急救法子,今日也是情急之下才敢用,侥幸救了太子殿下。”
“《青囊秘录》?”皇帝皱了皱眉,像是没听过,“你母亲是什么人?竟有这般厉害的典籍?”
柳清歌心头一跳,母亲的身份是敏感点,她不敢多说,只能含糊道:“先母只是个普通女子,那古册也是她偶然得到的,民女也不知来历。”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却带着压迫感的声音突然响起:“陛下,臣有话要说。”
柳清歌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萧承煜——这声音她这辈子都忘不了,就是这个男人,前世下令抄了侯府,还亲手把她推下悬崖!
她攥紧袖中的玉佩,指尖冰凉,却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萧承煜从旁边的文官队列里走出来,一身紫色蟒袍晃得人眼晕,他走到殿中,对着皇帝拱手,笑容里却没半分暖意:“陛下,清歌侄女医术卓绝,确实难得。只是臣有些好奇,这‘家传医术’为何从未在侯府听说过?清歌侄女之前也从未显露过医术,怎么偏偏在太子殿下出事时,就突然会了‘起死回生’的本事?”
这话看似平常,实则诛心——暗指柳清歌的医术是假的,或者是别有用心,故意在太子出事时“表现”自己!
殿里瞬间安静下来,连掉根针都能听见。文官们互相使着眼色,武将们则一脸严肃,显然都听出了萧承煜的弦外之音。
皇帝也皱起了眉,看向柳清歌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萧爱卿说得有道理,柳清歌,你可有解释?”
柳清歌心里冷笑,萧承煜这是想给她扣上“别有用心”的帽子,轻则治罪,重则牵连侯府!
她深吸一口气,刚要开口辩解,一个清冷的声音突然从殿外传来:
“陛下,臣倒觉得,柳姑娘的手法并非无迹可寻。”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砚之穿着一身墨色官服,快步走了进来,对着皇帝拱手:“臣大理寺评事沈砚之,参见陛下。”
萧承煜看到他,眼神瞬间冷了下来,语气带着讥讽:“沈评事不在大理寺查案,跑到太和殿来做什么?难道你也懂医术?”
沈砚之没理会他的嘲讽,转向皇帝,语气平静却条理清晰:“回陛下,臣虽不懂医术,但曾在一本西域古籍上见过类似的手法,名叫‘活气术’,说是能通过按压胸口,唤醒骤停的气息,与柳姑娘今日所用的手法,颇为相似。”
“西域活气术?”皇帝愣了愣,看向柳清歌,“柳姑娘,你母亲的古册上,可有记载这名字?”
柳清歌心里一喜,沈砚之这是在给她递台阶!她连忙点头:“回陛下,古册上的手法确实没有名字,只是描述与沈评事所说的‘活气术’极为相似,想来是先母当年看到古籍,记录下来的。”
“原来如此。”皇帝恍然大悟,脸上的疑虑消了大半,看向萧承煜,“承煜,你看,是你多心了。柳姑娘不过是家传了些西域医术,救了明澈是大功一件,怎能疑神疑鬼?”
萧承煜脸色僵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沈砚之会突然插进来,还找了这么个无懈可击的借口。他盯着沈砚之看了几秒,又转向柳清歌,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却还是笑着对皇帝拱手:“陛下说得是,是臣多虑了。只是清歌侄女医术如此高明,埋没在侯府实在可惜。”
皇帝眼睛一亮,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拍龙椅扶手:“说得对!柳清歌,你救了太子,又有这般医术,朕封你为一品医正,入宫随侍,既能随时为皇室诊病,也能将你的医术传给太医院的太医,如何?”
一品医正?
柳清歌愣住了。
这官阶也太高了!医正本是太医院的官职,最高不过三品,皇帝首接封她一品,还让她入宫随侍,这简首是破格中的破格!
她心里清楚,皇帝这是想拉拢她——太子欠她人情,她有医术,正好能成为制衡萧承煜的一枚棋子!
可入宫随侍,就等于把自己放在萧承煜的眼皮子底下,危险系数翻倍!
“怎么?柳姑娘不愿意?”皇帝见她没反应,笑着问。
柳清歌回过神,连忙跪下磕头:“民女谢陛下隆恩!只是民女出身侯府,从未涉政,恐难当一品医正之职,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朕说你能当,你就能当!”皇帝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你放心,入宫后只需专心医事,不必参与朝政。明澈,你说是不是?”
萧明澈连忙点头:“是啊柳姑娘,父皇都发话了,你就别推辞了。以后在宫里,有本太子照着你,没人敢欺负你!”
话都说到这份上,柳清歌再推辞就是抗旨了。她只能咬咬牙:“民女……遵旨!谢陛下恩典!”
“好!”皇帝满意地笑了,“即日起,你就是大楚的一品医正,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明日起入宫当值!”
“谢陛下!”
柳清歌再次磕头,心里却沉甸甸的——这一品医正,看着是荣耀,实则是烫手山芋。萧承煜刚才那眼神,分明是把她记恨上了,以后在宫里,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退朝时,柳清歌刚走出太和殿,就被人拦住了。
是沈砚之。
他站在廊下,阳光洒在他身上,却没半点暖意。他看着柳清歌,低声道:“柳医正,刚才在殿上,我帮了你一把,你该怎么谢我?”
柳清歌挑眉:“沈评事想要什么谢礼?”
“暂时没想好。”沈砚之嘴角勾了勾,眼神却很认真,“不过你记住,入宫后万事小心,尤其是对萧承煜,别单独和他碰面。”
他这话,倒像是真心提醒。
柳清歌心里疑惑更重:“沈评事,你到底是谁的人?为什么要帮我?”
沈砚之没回答,只是从怀里掏出个小瓷瓶,塞到她手里:“这里面是解毒丹,萧承煜手段多,你随身带着,以防万一。”
说完,他转身就走,只留下一个挺拔的背影。
柳清歌握着手里的瓷瓶,心里五味杂陈——这个沈砚之,时而像萧承煜的亲信,时而又像她的盟友,他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萧承煜的声音带着冷笑响起:“清歌侄女,恭喜你封了一品医正啊。只是你可要记住,宫里不比侯府,有些不该碰的东西,不该查的事,最好别沾,免得丢了性命,还连累侯府满门。”
柳清歌回头,正好对上萧承煜阴鸷的眼神,他手里把玩着一块玉佩,那玉佩上的龙纹裂痕,和她胸口的玉佩,一模一样!
柳清歌心头一震,刚要开口,就见萧承煜突然凑近,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你母亲的那本《青囊秘录》,朕倒是很感兴趣。还有她当年藏起来的东西,你若是找到了,记得第一时间告诉皇叔,不然……”他故意顿了顿,眼神扫过她的胸口,“你那枚玉佩,恐怕保不住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嫡女重生医妃权倾天下(http://www.220book.com/book/6LD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