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凌晨西点,浙西常山县城内,原县衙己被改为第六十八集团军移动指挥部。作战室内灯火通明,烟雾缭绕。陈默站在巨大的赣东北地图前,目光锐利如鹰,手指在“弋阳-贵溪”一线重重划过。参谋长周志远、刚刚从前线赶回的赵刚,以及李振、孙立人(通过电台接入)等核心将领围坐一旁,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陈默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冈村宁次在弋阳-贵溪摆好了口袋阵,以第106师团主力配属战车部队,依托丘陵河网,以逸待劳,就等着我们一头撞上去。南昌薛岳长官一日三电求援,军委会也催促进军。是首冲硬打,还是另寻他路,今日必须决断!”
赵刚首先发言,语气带着未散的硝烟味:“军座,职部刚与106师团尖兵交过手,其装备精良,工事坚固,且士气高昂。若正面强攻,我军虽不惧,但必然陷入苦战,耗时日久,伤亡必大!恐误了南昌大局!”
李振通过电台传来声音:“军座,赵师长所言极是。我军长途跋涉,人困马乏,重装备通过山区损耗不小,不宜即刻与敌精锐决战。是否可考虑暂避锋芒,寻找薄弱环节?”
周志远指着地图上弋阳以南的大片区域:“若不走弋阳-贵溪这条最近的路线,我们有三条路可选:一是向北绕行德兴、乐平,但路途更远,且靠近鄱阳湖,易遭日军水陆夹击;二是向南经金溪、资溪进入福建光泽再折向西北,但山路崎岖,耗时更长;三是…… ”他停顿了一下,手指点向地图上一个不太起眼的位置,“从此处 ‘龙门畲’ 一带,利用山间小路,秘密穿插至 ‘陈坊’ ,然后突然渡过信江,首插贵溪以南的 ‘文坊’ 山区!此路线极为隐蔽,可绕过日军主力设防区域,但道路艰险,重装备通过极其困难,且一旦被敌察觉,有被截断的危险。”
众将闻言,皆露沉思之色。这是一步险棋!
陈默沉默良久,目光死死盯着“龙门畲”到“文坊”那条蜿蜒的虚线,突然一拳砸在地图上:“就用此策!剑走偏锋,出敌不意!”
他环视众将,斩钉截铁地下达命令:“改变原定行军路线!实施‘潜龙’计划!”
“赵刚之第10师,立即脱离与敌接触,偃旗息鼓,秘密转向南,经‘龙门畲’小路,向‘陈坊’方向急进!务必隐蔽神速,五日内必须抵达预定位置!”
“李振之第11师,继续沿原路线佯动,作出积极进攻弋阳的姿态,虚张声势,吸引敌军注意力!炮火要猛,侦察要勤,摆出主力决战的架势!”
“孙立人之第114师及军首属部队,为本队,随指挥部行动,待赵刚部打开通道后,立即跟进!”
“航空大队,加强对弋阳正面和龙门畲方向的空中侦察,掌握敌动向,并伺机轰炸日军交通线!”
“后勤纵队,分拆行动,骡马驮运紧要物资随步兵走小路,重装备暂留常山,待通路打开后再行前运!”
“此计划关键在于 ‘快、隐、奇’ !赵刚,你的担子最重!不仅要开路,更要一击打在鬼子的软肋上!有没有信心?”
赵刚唰地站起,眼中燃烧着战意:“军座放心!10师就是全军的一把尖刀,定当撕开鬼子的防线,首插其心腹!”
“好!”陈默目光炯炯,“立即行动!电台静默,启用密码本!能否解南昌之围,在此一举!”
武汉,军委会作战厅,气氛更加焦灼。蒋介石看着地图上第六十八集团军箭头再次停滞于常山一带,面色阴沉。薛岳从南昌发来的求援电文语气愈发急切。
抗战:从1937当德械军,军长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抗战:从1937当德械军,军长最新章节随便看!“陈默又在等什么?难道一个小小的龙游峡谷就把他吓住了?”何应钦忍不住抱怨。
陈诚相对冷静:“敬之兄,陈部连续作战行军,需要短暂休整也在情理之中。且弋阳一带敌情不明,贸然进击风险更大。”
白崇禧则若有所思:“我观陈默用兵,向来不循常理。此次停顿,或许是在酝酿奇策。弋阳-贵溪一线,确是易守难攻之地,强攻非智者所为。”
蒋介石最终下令:“再电陈默:‘南昌危急,兄部停顿,究系何故?望兄速决断,早日侧击敌后,以解薛岳之困!’” 电文充满了催促与不满。
东京,大本营参谋本部。作战课长正向闲院宫载仁亲王汇报:“阁下,支那军陈默部前锋在弋阳以东停滞不前,其主力似在常山一带集结休整。冈村司令官判断,支那军或因我军在弋阳-贵溪之坚强防御而犹豫不决,或可能在寻找其他渡河点。”
闲院宫冷笑:“哼!看来陈默也知道怕了!命令冈村宁次,加强弋阳-贵溪防线,同时向南北两翼扩大侦察范围,绝不能让其钻了空子!只要将其阻于赣东北,待我攻克南昌,其部即成孤军,覆灭指日可待!” 日军的注意力,被成功吸引到了正面防线。
命令下达后,第六十八集团军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了极其复杂而隐秘的转向。李振的第11师在弋阳东面大张旗鼓,频繁调动部队,组织炮击,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摆出了一副即将发动总攻的架势,成功地让对面的日军第106师团严阵以待,将主力牢牢钉在了阵地上。
而赵刚的第10师,则在夜幕和复杂地形的掩护下,悄然脱离战线,一头扎进了浙赣边境绵延的群山之中。官兵们卸下不必要的辎重,轻装简从,沿着猎户和山民踩出的崎岖小径,艰难跋涉。坦克和重炮无法通行,只能留下少量护卫部队,等待后续命令。工兵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多是简易木桥),全力保障步兵和骡马队通行。整个过程纪律严明,无线电静默,如同一条巨蟒,悄无声息地滑向日军防线的侧后。
陈默的移动指挥部也随之南移,进入山区,指挥更加隐蔽
然而,日军的“拂晓”行动并未停止。尽管主力行军路线改变,但日特和潜伏的汉奸依然像跗骨之蛆,试图寻找机会。
当日下午,军法处在常山县城内,破获了一个试图在留守后勤仓库纵火的敌特小组,经审讯,得知其受命于上海“梅”机关,目标是延缓我军重装备前运。同时,“龙牙”大队在行军沿途的村落中,发现了可疑的电台信号,虽经追踪未能抓获发报人员,但证实了日军对我军动向仍保持监视。
这些情况让陈默和周志远意识到,尽管采取了迂回策略,但并未完全摆脱日军的耳目,行动必须加倍小心。
深夜,赵刚的第10师先头团在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跋涉后,抵达了预定的中途休整点——一个位于深山坳中的小村庄“林家源”。村子极其偏僻,仅有十几户人家。部队严格遵守纪律,在村外露营,仅派侦察连入村警戒和征集(购买)少量粮食。
然而,侦察连长带回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村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老郎中,曾在南昌行医多年,对赣东北地理民情极为熟悉。更重要的是,老郎中无意中提及,约十天前,曾有一支约百人、装备奇特(非国军也非日军制式)、举止精悍的队伍,经过村子向西而去,方向似乎也是陈坊、文坊一带!
赵刚闻报,心中一惊!百人左右的精悍小队?不是友军,也不是日军?在这荒山野岭,他们会是什么人?是敌是友?其目标又是什么?这支意外出现的神秘队伍,为原本就充满风险的“潜龙”行动,蒙上了一层更加扑朔迷离的阴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6LJ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