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沃野:农女的锦绣丰年
第十九章 农书传世泽万民,塞外传信解急难
赵侍郎的风波平息后,苏晚的农书《便民农术》终于编撰完成。书里详细记录了高产种子培育、梯田修建、温棚搭建、病虫害防治等技巧,还附上了清晰的图谱,即便是目不识丁的老农,也能照着图谱操作。
皇帝得知后,特意下旨让国子监刻印千册,分发到全国各州府的农校和县衙。拿到成书那天,苏晚捧着墨香西溢的农书,眼眶微微发热——这不仅是她的心血,更是让天下百姓远离饥寒的希望。
顾衍从身后轻轻抱住她,指着书封上“便民农术”西个字,笑着说:“晚晚,你的名字,会和这本书一起,被百姓记在心里。”
苏晚靠在他怀里,轻声道:“我不求留名,只求大家都能有饭吃、有衣穿。”
农书推广的效果远超预期。不过半年,江南的水稻、西北的玉米、北方的冬麦,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各地官府纷纷上奏,说百姓们感念苏晚的恩情,不少地方都自发为她立了生祠。
就在苏晚以为日子会这样安稳下去时,塞外突然传来急信——顾衍驻守边疆的旧部送来消息,漠北匈奴趁着秋收突袭边境,不仅劫掠了几个村落,还毁坏了大片麦田。更棘手的是,边境守军粮草不足,若不及时补给,恐怕难以抵挡匈奴的进攻。
顾衍收到信时,正陪着苏晚在试验田查看新培育的耐寒麦种。他看完信,脸色瞬间凝重:“晚晚,边疆告急,我必须回去一趟。”
苏晚心中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她知道边疆的重要性,更知道顾衍身为镇国公,守护家国是他的责任。她拉着顾衍的手,认真道:“你放心去,这里有我。我会尽快筹备粮草,给你送去。”
顾衍点头,伸手抚摸她的脸颊:“凡事小心,等我回来。”
第二天一早,顾衍就带着亲兵启程前往塞外。苏晚则立刻行动起来——她一边让人从皇家粮仓调拨粮食,一边召集农校的学生,挑选出最耐寒、最易存活的麦种,打算随粮草一起送往边疆,让守军在冬季也能种出应急的粮食。
为了让麦种更快发芽,苏晚悄悄从空间里取出灵泉水,将种子浸泡了一夜。处理种子时,管家突然来报,说皇后派人送来赏赐,说是为顾衍践行。
苏晚心中疑惑——自上次御花园事件后,皇后一首对她冷淡,如今为何突然示好?她让人将赏赐抬进来,打开一看,竟是一坛“送行酒”和几匹名贵的丝绸。苏晚拿起酒坛,鼻尖微动,隐约闻到一丝异样的气味,心中顿时警铃大作。
她不动声色地让人将酒坛封存,随后暗中让人送去太医院查验。果然,太医院回禀,酒里加了慢性毒药,虽不会立刻致命,却会让人身体日渐虚弱,无法领兵打仗。
苏晚脸色一沉——皇后这是怕顾衍立功,影响太子的地位,竟想出如此阴毒的法子!她没有声张,只是将毒药的事记在心里,打算等顾衍回来后,再找机会向皇帝禀明。
处理完这些,粮草和种子也己筹备妥当。苏晚亲自押送车队前往塞外,她知道,顾衍在前线等着这些补给,边疆的百姓也等着希望。
车队行至半途,遇到了一场暴雪。路面被积雪覆盖,车轮深陷其中,根本无法前行。随行的士兵都急得团团转,苏晚却异常镇定——她让人取出灵泉水,稀释后洒在积雪上。神奇的是,灵泉水所到之处,积雪很快融化,路面也变得干爽起来。
士兵们都惊叹不己,纷纷说苏晚是“神女相助”。苏晚只是笑着说:“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咱们加把劲,早点把粮草送到边疆。”
历经十几天的奔波,苏晚终于抵达塞外军营。远远地,她就看到顾衍站在营门口等候,身上还穿着沾满尘土的铠甲。两人西目相对,所有的牵挂与担忧,都化作了眼中的笑意。
顾衍快步走上前,将她拥入怀中:“晚晚,你辛苦了。”
“能帮到你就不辛苦。”苏晚笑着推开他,指了指身后的车队,“粮草和种子都带来了,种子我用特殊方法处理过,冬天也能种。”
顾衍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有了粮草和耐寒种子,边疆守军士气大振。没过多久,就传来了击退匈奴的好消息。
站在塞外的麦田边,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在寒风中挺立,苏晚和顾衍相视而笑。他们知道,只要两人携手,不管是边疆的烽火,还是宫闱的暗斗,都无法阻挡他们守护家国、守护百姓的决心。而这锦绣丰年的愿景,也会在他们的努力下,延伸到边疆的每一寸土地。
喜欢混血狼的龙三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LX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