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沃野:农女的锦绣丰年
第二十章 边疆安澜传捷报,宫闱终清护家国
塞外的寒风裹着雪粒,却吹不散军营里的喜气——匈奴被击退的消息传遍了各个营帐,士兵们围着刚种下的耐寒麦种,眼里满是对来年的期待。苏晚跟着顾衍巡查麦田时,看到几个老农正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用手拂去麦苗上的薄雪,嘴里念叨着:“这麦子能在冬天长,真是救了命了!”
顾衍握住苏晚的手,轻声道:“等开春麦子熟了,边疆的粮草就再也不用愁了。”苏晚点头,看着远处牧民赶着牛羊归来,村落里升起袅袅炊烟,心中满是安稳——这便是她和顾衍守护的家国,是无数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
半个月后,顾衍接到皇帝的旨意,让他带着苏晚即刻回京。原来,皇后下毒的事被太医院的院判无意间泄露,皇帝得知后震怒,却因缺乏实证,暂时没有发作。如今召他们回京,正是想让他们协助查清皇后及其党羽的罪证。
返程途中,苏晚将皇后送毒酒的细节、以及之前御花园被监视的事,一一告知顾衍。顾衍听完,脸色凝重:“皇后为了太子,竟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这次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
回到京城,苏晚和顾衍没有声张,而是暗中收集证据。苏晚想起之前农校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隐约觉得与皇后有关,便让人重新审问当年的厨师。在顾衍的安排下,厨师终于吐露实情——当年是皇后身边的太监暗中指使,给了他一大笔银子,让他在面粉里下毒,意图破坏农校声誉,阻止苏晚推广农技。
证据确凿,顾衍立刻带着人证物证进宫面见皇帝。皇帝看着证据,气得拍案而起:“朕竟养了这样蛇蝎心肠的女人!”当即下令将皇后打入冷宫,彻查其党羽。
宫闱风波平息后,皇帝特意召见苏晚,愧疚道:“苏县主,之前让你受了不少委屈,朕向你赔个不是。”苏晚连忙起身:“陛下言重了,臣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如今宫闱清宁,边疆安稳,才是天下之幸。”
皇帝看着她,眼中满是赞赏:“你不仅懂农技,更有大智慧。朕决定,让你主持全国农校的事务,再拨白银十万两,用于研发新作物。”苏晚欣然答应,她知道,这是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新起点。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更加忙碌。她带着农校的学生,在全国推广耐寒麦种和耐旱玉米,还在南方试种新培育的双季稻。顾衍则一边处理军务,一边帮她协调各地官府,两人虽各自忙碌,却总能在试验田的凉亭里相聚,分享一天的见闻。
这年秋收,全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江南的双季稻亩产突破千斤,西北的玉米堆满了粮仓,边疆的耐寒麦种也迎来了第一次收获。各地官府上奏的奏折里,满是百姓欢天喜地的场景——有农户盖了新瓦房,有孩子穿上了新棉衣,还有老农捧着新收的麦粒,对着京城的方向磕头致谢。
皇帝在金銮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苏晚的封号从“农桑县主”升为“农桑长公主”,还赏赐了她一座位于京郊的庄园,让她能更好地研发农技。苏晚接过圣旨,心中却没有太多喜悦,她更在意的,是殿外百姓们的笑声,是田地里沉甸甸的庄稼,是天下再无饥寒的景象。
傍晚,苏晚和顾衍坐在庄园的凉亭里,看着远处的麦田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微风拂过,麦浪翻滚,传来阵阵麦香。
“顾大哥,你看,这就是我们想要的锦绣丰年。”苏晚轻声说道,眼中满是笑意。
顾衍将她揽入怀中,声音温柔:“是啊,这是我们一起守护的丰年,也是天下百姓的丰年。以后,我们还要一起走下去,让这好日子,一代一代传下去。”
苏晚靠在他怀里,轻轻点头。她知道,这场跨越时空的相遇,这份携手并肩的守护,会像这田地里的庄稼一样,在岁月里生根发芽,结出最甜美的果实。而她的故事,也会随着《便民农术》一起,被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上,告诉后人——只要心怀百姓,携手同心,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迎来不了的丰收。
(http://www.220book.com/book/6LX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