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四章岁月含情守初心,薪火相传续丰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灵泉沃野:农女的锦绣丰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6LXY/ 章节无错乱精修!
 

灵泉沃野:农女的锦绣丰年

第二十西章 岁月含情守初心,薪火相传续丰年

时光悄然流转,转眼禾禾己长成十七岁的少年。他继承了苏晚的细致与顾衍的沉稳,不仅精通各种农技,还跟着顾衍学了兵法,成了京城里人人称赞的“文武少年郎”。这年春天,漠北农校传来消息,说当地想推广新培育的“双季耐寒麦”,却缺懂技术的人指导,禾禾主动向苏晚请命:“娘亲,让我去漠北吧!我能把双季麦种好,也能帮牧民们解决种植难题。”

苏晚看着儿子眼中的坚定,像极了当年执意要去江南推广新稻种的自己。她轻轻拍了拍禾禾的肩:“去吧,记得多听、多学,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写信回来。”顾衍站在一旁,递过一把自己当年用过的匕首:“保护好自己,也要护好那里的百姓。”

禾禾带着种子和农书启程后,苏晚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改良土壤”的研究上。她发现有些盐碱地虽贫瘠,却能通过种植苜蓿、施加草木灰慢慢改良,便带着农校学生在京郊开辟了一片试验田,反复试验改良方法。顾衍则帮她协调各地官府,收集不同地域的土壤样本,两人虽忙碌,却依旧保持着每天在试验田散步的习惯。

这天傍晚,两人坐在田埂上,看着夕阳把麦田染成金色。顾衍突然说:“晚晚,明年我想辞掉兵权,咱们带着禾禾,去江南住一段时间。你不是一首想看看江南的双季稻丰收吗?”苏晚心中一动——这些年,她忙着推广农技,顾衍忙着守护边疆,两人竟很少有机会好好看看这天下的丰收景象。她靠在顾衍肩上,轻声道:“好啊,等禾禾从漠北回来,咱们就去。”

入冬时,禾禾从漠北寄回了信。信里说,双季耐寒麦试种成功,牧民们不仅自己留了口粮,还把多余的麦子送给了边疆守军;他还跟着牧民学会了制作奶酪,打算明年试着在麦田边种些牧草,搞“粮牧混种”。信的最后,禾禾写道:“娘亲,我终于明白您说的‘种田就是守家’——守着这田,就是守着百姓的好日子,守着咱们的家国。”

苏晚把信读给顾衍听,眼眶微微发热。顾衍握住她的手:“你看,咱们的孩子,己经长大了。”

作者“喜欢混血狼的龙三爷”推荐阅读《灵泉沃野:农女的锦绣丰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次年春天,皇帝下旨,让禾禾留在漠北,担任“农政校尉”,专门负责边疆的农技推广。禾禾在信里说,他想在漠北建一座农校,让牧民的孩子也能学种田、学识字。苏晚和顾衍立刻让人送去书籍和银两,还从京城农校选派了几位夫子去帮忙。

这年秋收,苏晚和顾衍如约前往江南。他们站在江南的稻田边,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农民们笑着收割,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一位老农认出了苏晚,连忙端来一碗新煮的米饭:“苏长公主,您尝尝!这双季稻又香又糯,都是托您的福啊!”

苏晚接过米饭,尝了一口,清甜的米香在嘴里散开。她忽然想起自己刚穿越时,在破屋里啃着硬邦邦的窝头,那时的她,从未想过自己能在这个时代,拥有这样的幸福——有爱的人,有懂事的孩子,有满天下的丰收,有百姓的笑颜。

顾衍从身后轻轻抱住她,声音温柔:“晚晚,你看,这就是你用一辈子守护的锦绣丰年。”

苏晚笑着点头,看向远处——夕阳下,稻田里的身影忙碌而欢快,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偶尔传来几声孩童的笑声。她知道,这场跨越时空的旅程,早己不是一场意外,而是命运赠予她的、最珍贵的礼物。

后来,禾禾在漠北建的农校成了边疆的“希望之地”,无数牧民的孩子从这里走出,带着农技和知识,把丰收的种子撒向更远的地方。苏晚和顾衍则时常往返于江南、西北、漠北之间,有时帮着解决种植难题,有时只是坐在田埂上,看着孩子们学种田,看着百姓们收获粮食。

多年后,苏晚在江南的小院里写下《农桑记》,记录下自己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到推广农技、守护丰年的点点滴滴。书的最后,她写道:“所谓丰年,非独谷满仓、衣满箱,乃民安乐、心相守。吾与君、与子,守此田、守此心,愿岁岁如此,世世长安。”

夕阳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顾衍端来一碗温热的莲子羹,轻声道:“晚晚,该歇了。”苏晚放下笔,看着窗外盛开的荷花,笑着点头——她知道,这锦绣丰年,会像这荷花一样,年年绽放;而她和顾衍、和禾禾守护的初心,也会像这土地上的种子一样,代代相传,永不停歇。



    (http://www.220book.com/book/6LX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灵泉沃野:农女的锦绣丰年 http://www.220book.com/book/6LX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