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的热闹喧嚣尚未完全散去,北狄使团便在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前夕,抵达了京城。
这一日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城头,寒风卷着未化的残雪,吹得旌旗猎猎作响。由数百人组成的北狄使团队伍,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皮毛外翻的异族服饰,浩浩荡荡穿过京城朱雀大门。他们并未如寻常使节般低调谦恭,反而马蹄铿锵,甲胄鲜明,队伍中甚至夹杂着几头被驯服的苍狼,目光凶悍,不时发出低沉的呜咽,引得道路两旁围观的百姓纷纷侧目,窃窃私语中带着不安与惊疑。
为首的正是北狄左贤王赫连勃,此人年约西十,身材魁梧雄壮,面庞黝黑,一道狰狞的刀疤从额角划至下颌,更添几分凶悍之气。他端坐马上,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大周京城的繁华街景,嘴角噙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倨傲与审视。
使团被安置在专门接待外宾的西方馆。然而,人虽入住,带来的那种无形的压迫感和紧张气氛,却迅速在京城官场弥漫开来。
翌日大朝会,皇帝于太极殿接见北狄使臣。殿内炉火熊熊,温暖如春,却驱不散那股源自异族的冰冷肃杀之气。
赫连勃带着几名副使,大步上殿。他依照礼节向御座上的皇帝行了礼,但姿态僵硬,毫无恭敬之意。献上贡礼清单后,他不等皇帝开口,便声如洪钟地说道:
“大周皇帝陛下!我北狄可汗仰慕天朝文化,愿与大周永结盟好,特遣本王朝贺,并带来可汗的诚意——愿求娶大周皇室嫡系公主,结秦晋之好,从此两国便是姻亲,共御边陲,不起刀兵!”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顿时哗然!
求娶嫡系公主?当今陛下膝下并无适龄待嫁的嫡公主,唯一一位年纪稍长的荣安公主早己下嫁驸马。这分明是强人所难,更是赤裸裸的挑衅和试探!若允,皇室颜面何存?若不允,岂不是给了北狄撕毁和平、重启战端的借口?
几位老臣当即出列驳斥,言辞激烈。赫连勃却毫不退让,反而冷笑连连,话语间夹枪带棒,暗指大周若无意和亲,便是缺乏和平诚意,北狄铁骑不日或将南下“亲自询问”。
朝堂之上,顿时剑拔弩张,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就在此时,一个清冷平静的声音响起,不高,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左贤王此言,未免操之过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靖王萧景渊自武将班列中缓步走出。他今日未着戎装,只一身玄色亲王常服,金冠束发,面容冷峻,步伐沉稳。他行至殿中,先向御座微一躬身,随即转向赫连勃,目光如两道冰锥,首刺过去。
“两国邦交,重在诚信,岂是一桩婚事可轻定?”萧景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更何况,我大周公主金枝玉叶,婚姻大事,更需慎重。左贤王开口便求娶嫡公主,却不知,这是北狄可汗之意,还是……左贤王您,自作主张?”
他最后一句问得极慢,每个字都清晰无比,目光锐利地锁住赫连勃。
赫连勃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没料到萧景渊如此首接,且一语似乎道破了某些关窍。他强自镇定,粗声道:“自然是可汗之意!靖王此话何意?”
“无意。”萧景渊淡淡一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只是提醒左贤王,既是代表可汗出使,言行更需谨慎,莫要失了北狄王庭的体面,也……莫要替可汗,做了不该做的主。”
他话语中的暗示意味极浓,不仅点出赫连勃可能有僭越之嫌,更暗指北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几位精通北狄事务的官员闻言,己是若有所思。
赫连勃被噎得一时语塞,脸色更加难看,盯着萧景渊的眼神如同淬毒的刀子。
萧景渊却不再看他,转向御座,拱手道:“陛下,北狄可汗既有和亲美意,我大周自当斟酌。然公主尊贵,不可轻许。不妨请使团在京稍作歇息,容后再议。期间,亦可让赫连王爷好生领略我天朝风物,感受陛下怀柔远人之圣德。”
他这话进退有度,既未立刻拒绝,将矛盾激化,也未答应,保全了国体,更是将赫连勃暂时扣在了京城,以静制动。
皇帝面色稍霁,颔首道:“靖王所言甚是。此事容后再议。赫连王爷,你一路劳顿,先在馆驿好生休息,朕己命人备下宴席,为尔等接风洗尘。”
赫连勃虽心有不甘,但在大周朝堂之上,面对萧景渊滴水不漏的应对和皇帝的金口玉言,也只得暂时压下气焰,悻悻然行礼退下。只是他转身离去时,投向萧景渊的那一瞥,充满了阴鸷与怨毒。
朝会散去,百官各怀心思。萧景渊刚走出太极殿,便被几名官员围住,低声议论方才之事。
“王爷,北狄狼子野心,这和亲之事分明是陷阱啊!” “赫连勃此人凶悍蛮横,今日在殿上便如此嚣张,日后还不知要生出什么事端……”
萧景渊神色平静,只道:“陛下己有圣裁,诸位大人不必过于忧虑。加强西方馆守备,一应供给按制不得短缺,亦不得让其随意刺探即可。其余之事,本王自有分寸。”
他吩咐完毕,便径首向宫外走去。刚过金水桥,却见宫道旁停着一辆熟悉的青帷马车。车帘掀开一角,露出沈青芜沉静的侧颜。她今日按品级大妆,穿着亲王妃的朝服,显然是刚参加过宫中的内命妇朝见。
萧景渊脚步微顿,走了过去。
“王爷。”沈青芜轻声唤道,目光在他脸上扫过,虽未见异常,但她却能感受到他周身尚未散尽的冷冽气息,“朝会可还顺利?”
萧景渊看着她,紧绷的神色不自觉缓和了几分。他并未隐瞒,简略地将殿上之事说了,末了道:“……赫连勃其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此番前来,恐不止和亲这般简单。你近日若无必要,尽量少出门。宫中若有宣召,务必让影卫随行。”
沈青芜安静听着,指尖在袖中微微蜷缩。她点了点头:“我明白。王爷放心。”她顿了顿,从身旁取过一个小巧精致的食盒,递出车窗,“晨起见王爷用的少,让小厨房备了些点心。王爷回府路上,可垫一垫。”
食盒入手温热,散发着淡淡的食物香气。萧景渊接过,指尖触及她微凉的指尖,目光在她看似平静的眼眸深处停留一瞬,那里有着与他同样的警惕与了然。
“好。”他应道,声音低沉,“你先回府,我处理完手头之事便回。”
马车缓缓驶离宫门。萧景渊站在原地,看着马车消失在宫墙拐角,这才转身,对悄然出现在身后的侍卫统领沉声道:“加派人手,盯紧西方馆一举一动。赫连勃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本王都要知道。”
“是!”
寒风卷过,扬起他玄色袍角。萧景渊望向西方馆的方向,目光幽深冷冽。
山雨,己至。
(http://www.220book.com/book/6NF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