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二章: 再踏征程寻买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八零年代知青的创业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6NNH/ 章节无错乱精修!
 

首批样品静静地堆放在王婶家阴暗的后院棚子里,像一群被雪藏的精兵,空有利刃,却无用武之地。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日益沉重的焦虑和等待的煎熬。

钱颢哲往公社跑得更勤了。每一次抱着希望而去,每一次都带着失望而归。地区农机厂工会那边的回复永远是不咸不淡的“正在研究”、“领导出差了”、“再等等”。电话那头远房表哥李卫东的语气,也从最初的些许热情变得公事公办,甚至有些不耐烦。希望如同手中的沙,越是用力攥紧,流失得越快。

更现实的问题是,钱颢哲垫付的工钱己经彻底耗尽。他甚至偷偷找公社卫生所的熟人,低价卖掉了那支他珍藏的、父亲留给他的钢笔。王婶她们虽然没再开口要钱,但眼神里的担忧和家里的窘迫是藏不住的。李大娘家快没盐了,孙大爷的老寒腿需要买点药膏,王铁柱相亲等着做件新褂子……每一件琐事,都像一根鞭子,抽在钱颢哲和何子云的心上。

“不能再等下去了!”这天晚上,钱颢哲从公社回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攥紧拳头,声音嘶哑,“农机厂那边,指望不上了!我们必须自己再出去找路子!这批货再不出手,人心就真的要散了!”

何子云的心猛地一紧。自己出去找路子?意味着又要面对那些冰冷的拒绝和鄙夷的目光。上次县城之行的惨败经历,像噩梦一样萦绕在她心头。但看着钱颢哲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日渐消瘦的脸颊,她知道,没有退路了。

“我去!”何子云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定,“这次,我换个地方!我去地区!地区厂矿多,机会总比县城大!”

钱颢哲深深地看着她,眼神复杂。他何尝不知道让一个姑娘家独自去地区闯荡的艰难和风险?但眼下,他必须坐镇柳树沟,稳住后方,应付随时可能来自公社或村里的麻烦。分身乏术。

“地区人生地不熟,比县城复杂得多。”钱颢哲的声音充满了担忧和凝重,“你一个人……不行,太危险了。”

“我能行!”何子云倔强地抬起头,眼中燃烧着破釜沉舟的火焰,“我己经失败过一次了,我知道会面对什么!这次,我带着最好的样品去!我就不信,这么好的东西,会找不到识货的人!”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却更加坚决,“家里不能没有你。老周叔、周会计,还有陈建军……都得你盯着。我快去快回!”

沉默。沉重的沉默压在两人心头。煤油灯的光晕摇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斑驳的土墙上,仿佛两个即将奔赴不同战场的孤独战士。

良久,钱颢哲猛地一咬牙,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他转身从自己枕头底下摸索出一个用手帕紧紧包裹的小包,层层打开,里面是零零散散的一堆毛票和分币,甚至还有几张皱巴巴的粮票。

“这是我最后一点钱了,”钱颢哲把那些票子塞到何子云手里,触感冰凉而硌人,“加上你之前剩的,应该够去地区的单程车费和几天的干粮。一定要省着花。住……就找最便宜的大车店,或者……看看有没有老乡家能借宿。”他的声音干涩,充满了无奈和愧疚。

何子云握着那沉甸甸、却又轻飘飘的一小卷钱,感觉像握着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心口生疼。她知道,这几乎是钱颢哲和整个知青点最后的一点储备了。

“嗯!”她用力点头,将钱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攥着所有人的命脉,“我一定……一定想办法把东西卖出去!”

事不宜迟。第二天天不亮,何子云就再次背起了那个熟悉的包袱。这一次,里面的内容更加精炼:一个最能代表工艺水平的大号提篮,一小块精心裁剪、能展现编织密度的炕席样品,一顶结实宽檐的草帽。她尽可能地轻装上阵,怀里揣着那几个冷硬的窝头和那卷沉甸甸的零钱。

没有送行的人。钱颢哲只是在她出门时,用力握了一下她的胳膊,低沉地说了一句:“万事小心!安全第一!实在不行……就回来,我们再想别的办法!”他的眼神深邃,里面盛满了无法言说的担忧和期望。

何子云重重点头,毅然转身,再次踏上了那条通往山外的、尘土飞扬的土路。脚步依旧沉重,心情却比上一次更加复杂。没有了最初的懵懂和热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背水一战的悲壮和清醒。她知道,这一次,她背负的不仅仅是样品,更是钱颢哲的信任、核心小组的期盼、以及柳树沟那微弱的、随时可能熄灭的希望之火。

路途依旧艰辛。破旧的长途汽车颠簸了将近西个小时,才把她甩在了地区汽车站。地区果然比县城繁华许多,街道更宽,楼房更高,行人也更多,自行车流如织。但这份繁华,却让衣衫陈旧、背着大包袱的何子云感到更加格格不入和茫然无措。

她顾不上打量,凭着上次失败积累的一点点“经验”和事先打听到的模糊信息,开始了新一轮的、更加艰难的“扫街”式推销。

第一站:地区纺织厂。 巨大的厂门,繁忙的车辆人流。她好不容易找到后勤科,刚说明来意,就被一个办事员不耐烦地打断:“去去去!我们劳保用品都是市劳保公司统一配发的!不收个人的!别在这儿碍事!”

第二站:地区化肥厂。 门口警卫盘问得很严,听说她是推销产品的,首接不让进。“找采购科?预约了吗?没预约不行!谁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第三站:一个看起来不小的建筑工地。 工头叼着烟,斜着眼打量了一下她的篮子:“柳条筐?不经用啊!我们这拉砖头水泥,都得用厚实的木板筐或者铁皮斗!你这玩意儿,几下就散架了!不要不要!”

第西站、第五站…… 一次次鼓起勇气上前,一次次被冷漠地拒绝、驱赶、甚至嘲讽。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没计划、没资质、规格不符、质量不行(甚至看都没看)、嫌土气、嫌麻烦……

她的脚磨出了新的水泡,嘴唇干裂。中午,她躲在一个偏僻的墙角,就着凉水啃冷窝头。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那些穿着体面的工人干部说说笑笑地走进厂门、机关大楼,一种巨大的无助和渺小感几乎将她吞噬。这个世界如此之大,却没有她和她背后那点微小希望的容身之地吗?

下午,她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寻找可能的目标。路过一家看起来规模不小的百货商店,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果然,得到的回复和县城百货商店一模一样:“我们只从批发站进货。”

夕阳西下,何子云漫无目的地走在陌生的街道上,身心俱疲。怀里的钱所剩无几,连最便宜的大车店都快住不起了。难道今晚要露宿街头?难道真的又要像上次一样,灰头土脸地回去?

绝望像冰冷的潮水,再次淹没了她。她靠在一个昏暗的巷口,望着天边如血的残阳,眼泪不争气地往下流。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目光无意间扫过街对面的一家店铺。那店铺门面不大,挂着“红星土产杂品商店”的牌子。橱窗里陈列着各种竹制品、陶罐、扫帚、草帽等日用杂货。看起来生意还不错,不时有人进出。

土产杂品店?何子云的心猛地一动!这种店,会不会需要她的东西?虽然看起来不如大厂矿那么“肥”,但或许……门槛更低?更愿意接受零散货源?

一股绝处逢生的冲动支撑着她。她擦干眼泪,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和皱巴巴的衣襟,深吸一口气,背着包袱,朝着那家红星土产杂品店走去。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手心全是汗。这一次,不再是盲目的碰壁,而是带着最后一丝孤注一掷的希望。成败,或许就在此一举了!

她推开那扇漆面斑驳的玻璃门,门上的铃铛发出“叮当”一声清脆的响声。店里弥漫着一股竹木和土尘混合的气味。一个戴着老花镜、穿着蓝色涤卡中山装、看起来像是老师傅模样的老者,正坐在柜台后面拨弄着算盘。

听到铃响,老者抬起头,目光透过老花镜片,落在风尘仆仆、背着一个大包袱的何子云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姑娘,你找谁?买东西?”老者和气地问,声音带着一点本地口音。

何子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而礼貌:

“老师傅,您好。我……我不买东西。我想问问,您这儿……收不收手工编织的柳条筐、芦苇席和草帽?”

一腔热血的写作大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NN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八零年代知青的创业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6NN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