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焱师内部整风运动的尘埃落定,带来的是一支思想更统一、纪律更严明、内部更纯洁的铁军。当李昊将目光再次投向全局时,他清醒地认识到,龙焱师的存在和迅猛发展,早己不再是局限于中国战场的一隅之事。其强大的战斗力、神秘的背景以及控制的广大区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尤其是正在全球范围内与轴心国激战的盟军方面。
“我们不能永远关起门来自己发展。”李昊在海口总部对张诚、周明等核心幕僚说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个整体,我们虽然主要立足于本土作战,但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尤其是英美等盟国,他们在中国乃至亚洲有着复杂的利益,也迫切需要了解我们这支突然崛起的、能够正面击败日军精锐的力量。与其让他们胡乱猜测,甚至可能因误解而产生敌意,不如我们主动进行有限度的、可控的接触。”
张诚表示赞同:“司令考虑得长远。目前欧洲战场和苏德战场正处于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英美盟军压力巨大,他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也需要有力的盟友牵制日军。我们展现出的实力,对他们而言既是震撼,也可能是一个机会。进行初步接触,至少可以试探他们的态度,了解国际局势,避免我们在外交上陷入被动。”
“但是,接触必须谨慎。”周明补充道,“这些老牌列强,惯于玩弄均势和利己外交。他们可能会试图利用我们,也可能因为我们的‘红色’背景(尽管龙焱师并未公开宣称属于任何现有政党)而心存疑虑甚至敌视。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任何接触都不能以损害国家主权和革命利益为前提。”
经过周密研究和讨论,李昊决定,以非官方的、低调的方式,释放出愿意与盟军进行接触的信号,并观察其反应。具体的渠道,则利用了几位与海外、特别是与英美方面有联系的爱国侨领和中间人进行传递。
信号发出后不久,便有了回音。首先做出反应的,是英国方面。毕竟,龙焱师在华南的迅猛攻势,首接威胁到了英国在其殖民地香港的利益(尽管龙焱师暂时保持了克制),同时也让困守缅甸、急于重新打开中国对外通道的英军看到了某种希望。
一个傍晚,一位自称受香港某英资洋行委托、实则为英国情报部门工作的华人买办,通过秘密渠道,请求与龙焱师“有关人士”会面,商讨“商业合作”事宜。其潜台词不言而喻。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方面的兴趣也显现出来。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不同,此时美国的对华政策更为复杂,既有与传统盟友蒋介石政府的关系,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力量抱有某种好奇,如今龙焱师这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的涟漪自然引起了华盛顿的注意。一位与美军观察组有过接触、同情中国抗战的美国记者,在试图前往龙焱师控制区采访时,也委婉地传递了美方希望建立联系的信息。
面对几乎同时递来的橄榄枝,李昊决定分别应对,但遵循统一原则。
与英国方面的首次接触,安排在香港附近海域一艘中立国的商船上。龙焱师方面的代表是张诚,他精通国际事务,处事沉稳。英方代表则是一位名叫詹姆斯的英国驻远东情报机构的高级官员,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会谈在看似轻松、实则暗藏机锋的氛围中开始。詹姆斯先是恭维了龙焱师的赫赫战功,然后话锋一转:“张先生,贵军的战斗力令人惊叹,其装备来源更是充满神秘色彩。大英帝国十分钦佩贵军抗击日寇的勇气,也非常关心远东,特别是香港的稳定。我们很想知道,贵军对未来这一区域的局势,有何看法?我们之间,是否存在合作的可能?比如,在情报共享,或者物资方面?”
张诚不动声色,微笑着回应:“詹姆斯先生,龙焱师是中国人民的军队,我们的首要目标是驱逐日寇,恢复中华。我们对香港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它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于合作,我们欢迎一切真心援助中国抗战的国际力量。但任何合作,都必须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之上。我们不需要附带有损中国利益条件的‘援助’。”
詹姆斯试图套取龙焱师装备和技术来源的企图,被张诚巧妙地回避或挡回。当詹姆斯暗示可以通过某些方式“承认”龙焱师的地位以换取“谅解”时,张诚明确表示:“龙焱师的地位,是由中国人民和抗战的需要决定的,不需要任何外国政府的‘承认’。我们更关注的是实际行动,例如,贵国能否加大对华抗日力量的实质性援助,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这次接触,双方都摸到了对方的底线。英国人意识到,这支中国军队与以往他们打交道的任何中国势力都不同,极其强硬且难以操控。而龙焱师也确认,英国人的首要关切仍是其殖民利益。
与美国的接触,则采取了另一种形式。借用著名记者名字,可视为类似角色)的美国记者进入龙焱师控制区进行有限度的采访。斯诺被允许参观了海南岛的部分建设成就,包括石碌铁矿的初步开发、秀英造船所的维修现场以及一些新建的学校和医院,并安排他与一些经过选择的官兵和民众进行了交谈。
斯诺被所见所闻深深震撼。他看到了与他印象中完全不同的中国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与民众关系融洽,更拥有着他无法理解的先进技术装备(虽然只是外围展示)。他在发回美国的报道中,以充满惊叹和疑惑的笔调描述了这支“神秘之师”,认为他们“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战场的格局”,并暗示华盛顿需要重新评估中国的局势和未来的合作伙伴。
随后,通过斯诺和其他渠道的反馈,一个低级别的、非正式的美军观察小组的来访请求被提上日程。美方的意图很明显:深入了解龙焱师的真实实力、政治倾向和潜在价值。
李昊在师党委会议上分析了形势:“英国人看重的是他们的香港和东南亚殖民地,想试探我们,甚至可能想利用我们。美国人则更务实一些,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更快地打败日本,同时也着眼于战后亚洲的布局。对于美军观察组,我们可以有条件地接受。这既是一个向他们展示我们力量、争取可能的客观援助的机会,也是一个了解外部世界、宣传我们主张的窗口。”
他特别强调:“接待工作,要把握几个原则:第一,不卑不亢,展现我们是一支有尊严、有力量的军队;第二,核心军事机密,特别是装备的具体技术参数、来源,严格保密;第三,重点展示我们抗战的决心、建设的成就和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第西,在交谈中,明确我们独立自主的立场和未来中国应有的地位。”
龙焱师与盟军的初步接触,如同在平静的国际湖面上投下了几颗探路的石子。虽然尚未激起巨大的浪花,但涟漪己经扩散开来。这标志着龙焱师开始从单纯的军事力量,向着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政治影响力的战略性力量演变。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被小心翼翼地推开了一道缝隙,门后的光与暗,机遇与挑战,都将接踵而至。
作者“祥州的龙斗士”推荐阅读《穿越抗战,我有一个重装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NP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