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试图“摘桃子”的行动,在李云龙一套“热情配合、软性抵制”的组合拳下,像是陷入了泥潭,进退维谷。358团的士兵们在张家洼、李家庄等地,仿佛成了不受欢迎的客人,处处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排斥和掣肘。独立团的“军民联合工作组”如影随形,态度客气却疏离,当地百姓更是敬而远之,筹集粮草、打听消息等基本事务都难以开展,反而要时时提防冷枪和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冷箭(多半是民兵的杰作)。
这种钝刀子割肉的感觉让楚云飞十分难受。硬抢吧,名不正言不顺,容易落人口实,破坏抗战大局的帽子他可戴不起。撤走吧,面子上又过不去,而且白白浪费了一次扩张势力的机会。他楚云飞可不是轻易认输的人。
“团座,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参谋长方立功忧心忡忡地说,“部队士气受影响,而且我们像是被李云龙牵着鼻子走。得换个策略。”
楚云飞站在地图前,面色阴沉。他承认自己低估了李云龙和八路军在当地的根基深厚程度,也小看了李云龙应对这种局面的政治智慧。单纯的军事进驻看来是行不通了。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楚云飞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李云龙不是善于发动群众吗?咱们也学学。他们八路军穷困,能给百姓的有限。我们晋绥军有的是大洋和粮食!”
一个“金元攻势”的计划迅速在楚云飞脑中形成。他命令部队暂时停止一切刺激性行动,转而拿出大量银元和粮食,以“慰问抗日军民”、“资助地方建设”的名义,在张家洼、李家庄等地大肆发放,收买人心。同时,派出手下的政工人员,西处宣传晋绥军才是“正统”,许诺更好的待遇,试图拉拢和分化当地的基层干部和群众。
这一招确实比单纯的军事进驻更加隐蔽和刁钻。真金白银和粮食的诱惑,对于饱经战乱、生活困苦的根据地边缘地区百姓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很快,就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个别生活困难的村民开始对晋绥军表示感激,一些原本中立的士绅也开始动摇,甚至根据地内少数意志不坚定的干部,也看着白花花的大洋有些眼热。
情况很快反馈到独立团团部。
“团长,政委,楚云飞这老小子太阴险了!不打不闹,改撒钱了!”张大彪气呼呼地汇报,“咱们有些老乡……有点被忽悠住了!”
赵刚眉头紧锁:“这是糖衣炮弹啊。楚云飞是想用金钱瓦解我们的群众基础。这一手很毒辣,我们必须尽快应对,否则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了。”
李云龙却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拍桌子骂娘,他摸着下巴,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撒钱?好事啊!楚云飞真是个大善人,知道咱们根据地困难,主动送钱送粮来了。”
赵刚和张大彪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他。
“老李,你没事吧?楚云飞这是在挖咱们的墙脚啊!”赵刚担心地问道。
“挖墙脚?那得看他的锄头硬不硬。”李云龙嘿嘿一笑,“他撒他的钱,咱们办咱们的事。咱们不光不能拦着,还得‘感谢’他!”
一个“将计就计、借力打力”的应对策略,很快在李云龙的部署下展开。
首先,他命令地方干部和民兵,不再公开抵制晋绥军的“慷慨”行为,反而要“积极配合”,组织群众“有序”领取“慰问品”,但暗中登记造册,摸清哪些人拿了钱粮,拿了多少。同时,加强宣传,强调这些钱粮是“友军资助共同抗日”的,是全体抗日军民应得的,并非晋绥军私人恩惠,提醒群众不要被小恩小惠蒙蔽,要看清谁才是真正带领他们打鬼子、求解放的队伍。
其次,他让赵刚出面,组织根据地著名的秧歌队、宣传队,跑到晋绥军驻地附近和发放钱粮的地方,大张旗鼓地表演节目,内容自然是歌颂八路军抗日英勇事迹、揭露日寇暴行、强调军民鱼水情深。在“感谢”晋绥军资助的同时,无形中强化了八路军的正面形象和影响力,反而让楚云飞的钱粮成了为八路军做嫁衣。
更绝的是,李云龙授意一些机灵的民兵和基层干部,假装被“收买”,向晋绥军提供一些半真半假、无关紧要甚至误导性的“情报”,比如“八路军主力正在某处秘密休整”(其实是空的)、“某地民兵弹药极度缺乏”(实则埋好了地雷等着),消耗楚云飞的精力,并伺机误导其判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李云龙将楚云飞“送”来的钱粮,大部分都用在了刀刃上——购买药品、棉花、钢铁等根据地急需的紧缺物资(通过地下渠道),一部分用于抚恤烈士家属和重伤员,另一部分则作为奖励,发放给在反扫荡和反特斗争中表现突出的民兵和群众。每一笔开销都公开透明,并大肆宣传,让群众明白,这些钱粮最终都用在了抗日事业和保护百姓身上。
这样一来,楚云飞的“金元攻势”效果大打折扣。百姓们虽然拿到了实惠,但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依靠。少数试图靠出卖情报换取更多好处的人,很快就被高度警惕的群众和保卫部门发现并控制。楚云飞非但没能瓦解独立团的群众基础,反而白白损失了大量钱粮,肥了对手的腰包,自己得到的情报却真假难辨,甚至因此差点踩入民兵预设的雷区。
几天后,楚云飞看着空空如也的银箱和粮仓,以及手下汇总上来的一堆毫无价值甚至有害的“情报”,气得脸色铁青。他这才明白,自己又着了李云龙的道儿了!这李云龙,简首是个泼皮无赖中的高手,软硬不吃,还能把你的招数反过来利用!
“团座,这……这李云龙也太……”方立功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了。
“够了!”楚云飞烦躁地打断他,“李云龙……果然名不虚传。是我小看他了。”他不得不承认,在争取民心、灵活应变这方面,自己确实棋差一着。继续这样耗下去,只会损失更大,成为笑柄。
无奈之下,楚云飞只好悻悻地下令,停止了徒劳无功的“金元攻势”,部队收缩回原防区,暂时放弃了对八路军边缘区域的渗透和争夺。
这一轮围绕根据地边缘区域的无声较量,再次以李云龙和独立团的胜利而告终。不仅挫败了楚云飞扩张的企图,还意外获得了一批物资,进一步巩固了群众基础,锻炼了部队应对复杂斗争的能力。
然而,李云龙和赵刚都清楚,楚云飞绝不会甘心两次失败。国共之间的摩擦和较量,在未来只会更加频繁和复杂。而日军虽然暂时收缩,但也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独立团就像暴风眼中的航船,必须时刻警惕来自西面八方的暗流和风暴。就在他们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个来自总部的紧急命令,又将他们推向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而危险的舞台。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亮剑之烽火铁血》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NP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