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馆的热闹刚散,桌上还留着半盘没吃完的饺子,醋碟里的醋渍干成了浅褐色。林母正弯腰收拾碗筷,围裙下摆扫过地面,带起一点面粉,她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朝里屋喊:“晓玥,剩下的饺子我冻冰箱了,明天早上热给你们吃。”
里屋没立刻应声,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林晓玥站在寻亲墙前,指尖停在一张泛黄的照片上——照片里的男孩约莫六岁,穿件蓝色条纹衫,嘴角沾着蛋糕奶油,照片边缘被人摸得发毛。这是“小远”的照片,被拐时在幼儿园门口,至今己经八年。
“还在看?”赵妍抱着个蓝色文件夹走进来,文件夹上贴着张便签,写着“待核实12人”,“刚整理完南方解救行动的后续,还有12个孩子的信息没确认,有的是线索断了,有的是家属提供的特征跟数据库对不上。”
林晓玥转过身,接过文件夹翻开,第一页就是小远的信息,下面用红笔标注着“2016年被拐,最后目击地在市火车站,疑似被带往东北”。她指尖划过“东北”两个字,抬头问:“陈默那边有没有查到东北的流动人口数据?”
“查了,”陈默从电脑后探出头,黑框眼镜滑到鼻尖,他抬手推了推,“东北三省近五年的流动人口里,符合小远年龄和特征的有七个,但DNA比对都排除了。还有‘朵朵’,家属说她左手有个月牙形胎记,可数据库里三个有类似胎记的女孩,都不是朵朵。”
老张端着杯热茶走进来,茶杯壁上印着“归途饺子馆”的字样,他喝了口茶,指着文件夹里的一张照片:“这个‘石头’,2018年被拐时在郊区废品站附近,老鬼之前就是在那开废品站——说不定老鬼知道点什么,就是他现在嘴硬,不肯说。”
“老鬼那边我问过了,”陆辰从门外进来,手里拿着个录音笔,“他只承认转运过被拐儿童,具体到每个孩子的去向,都说记不清了。不过我录了他的话,陈默可以试试语音分析,看有没有撒谎。”
陈默接过录音笔,插进电脑USB接口,屏幕上立刻跳出波形图:“语音分析需要点时间,不过老鬼说话时的微表情很可疑,提到‘2018年废品站’时,瞳孔收缩了一下,应该是有印象。”
林晓玥翻开文件夹的第三页,壹思田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是个叫“晓晓”的女孩,照片里的她扎着两个羊角辫,手里举着个布娃娃。下面标注着“2019年被拐,家属说她会唱《小星星》,跑调时会捂嘴笑”。她想起之前被解救的孩子里,有个女孩也会唱跑调的《小星星》,但年龄对不上。
“晓晓的线索或许能跟萍姐那边搭上线,”林晓玥突然开口,“萍姐在西部有稳定的‘买家’网络,说不定晓晓被转卖到了那边。等下周我们去云县,顺便查一下西部的失踪儿童信息库。”
赵妍点点头,在文件夹上记下“云县联动查西部库”,又补充道:“还有‘壮壮’,他被拐时戴着个银锁,上面刻着‘长命百岁’,我己经让户籍科的小林查银匠铺的记录了,看看有没有人打造过同款银锁。”
老张走到寻亲墙前,对着那12张待核实的照片轻轻叹了口气:“这些孩子,说不定现在还在盼着有人找他们。咱们得快点,别让他们等太久。”他的手指轻轻碰了碰“石头”的照片,像是在跟照片里的孩子说话。
林母端着盘洗好的苹果走进来,放在桌上:“别太累了,吃个苹果歇会儿。你们己经帮这么多家庭团圆了,剩下的,咱们慢慢找,总能找到的。”她拿起一个苹果,递给林晓玥,“你爸以前常说,做警察的,心里得装着老百姓的盼头,不能放弃。”
林晓玥接过苹果,指尖触到冰凉的果皮,心里却暖了些。她看向寻亲墙上那12张照片,又看了看身边的几个人——赵妍在整理线索,陈默在分析语音,陆辰在标注地图,老张在记录老鬼的供词。每个人都在为那12个没回家的孩子忙碌着。
“对,慢慢找,一个都不能漏。”林晓玥咬了口苹果,脆甜的汁水在嘴里散开,“下周去云县,除了找苏晴和萍姐,咱们把这12个孩子的信息也带上,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
陈默从电脑后抬起头,点了点头:“我把这12个孩子的信息做成电子版,存到手机里,方便随时查。”
窗外的天彻底黑了,路灯的光透过窗户,在寻亲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那12张待核实的照片,在暖黄的灯光下,像是在无声地期盼着。林晓玥知道,这条寻亲路还没走完,还有很多家庭在等着团圆,但只要他们不放弃,那些未竟的“归途”,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
(http://www.220book.com/book/6NU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