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宫——
沉香袅袅,却驱不散殿中那丝若有若无的紧绷气氛。
年世兰慵懒地倚在贵妃榻上,指尖无意识地揉着太阳穴。
下首处,丽嫔正拿着绢帕拭泪,哭得梨花带雨。
而殿中央跪着的余莺儿亦是低声啜泣,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两人一坐一跪,哭声此起彼伏,只搅得年世兰心烦意乱。
“原以为娘娘近日不愿搭理臣妾,是因臣妾哪里做得不妥,却不想......却是被这小妖精迷了眼,忘了旧人!”
丽嫔忽然伸手指向余莺儿,眼中泪光盈盈,全是一片被辜负的伤心与不甘。
“娘娘息怒,此事万万怪不到娘娘头上。”
不等年世兰开口,余莺儿便抬起泪眼,声音带着唱戏人特有的婉转腔调,楚楚可怜道。
“奴婢卑贱之身,如水中浮萍,此生别无他求,只盼能长伴娘娘左右,尽心伺候便是天大的福分了。”
她话语恳切,姿态放得极低,叫人听着便不由心生怜惜。
丽嫔见她这般作态,更是火冒三丈,猛地站起身竟欲上前掌掴余莺儿:
“好你个贱婢!在本宫面前还敢耍弄这番腔调!”
“够了。”年世兰蹙眉,微微示意,颂芝立刻上前一步,恰到好处地拦下了丽嫔。
“丽嫔,你如今是堂堂一宫主位,何苦自降身份,同一个宫女计较?”年世兰语气带着几分慵懒的责备。
“娘娘!您是没瞧见她方才在园子里对着六阿哥献媚时那副轻狂嘴脸!”
丽嫔索性扑到年世兰榻边,轻轻扯着她的袖口。
一双勾人的桃花眼泛着水光,带着几分委屈几分撒娇地望向年世兰,只盼着她能如往日般偏心自己几分。
丽嫔的容貌确在余莺儿之上,媚骨天成,否则也不会在既无强劲家世又无子嗣的情况下,得以晋封嫔位。
另一边的余莺儿见状,也不甘示弱,膝行几步挪到年世兰另一侧,软语哀求:“娘娘......”声音娇柔婉转,似能酥到人骨子里去。
年世兰看着脚边这两个争风吃醋、各显神通的女子。
忽然灵光一闪,目光转向丽嫔:“本宫记得,你当年入王府前,最擅长的便是舞蹈?”
丽嫔闻言,眼睛一亮,脸上顿时扬起得意之色,还不忘朝余莺儿飞去一个挑衅的眼神:
“娘娘竟还记得!臣妾愿为娘娘献舞一曲,博娘娘一笑!”
“娘娘,光是舞蹈未免单调,可要奴婢为您清唱一曲《长相思》助兴?”余莺儿立刻接口,丝毫不愿被比下去。
翊坤宫花园
初夏微风拂过,合欢树嫩绿色的叶片,筛下细碎的光影。
年世兰斜倚在树下的软榻上,手执一只青瓷酒杯,漫不经心地轻轻晃动着杯中琥珀色的琼浆。
她神态闲适,眉宇间竟难得染上一丝写意风流之色。
前方空地上,己换上一袭绯色舞裙的丽嫔,正随着不知何处传来的隐约丝竹声翩然起舞。
她水袖翻飞,身段柔媚,每一个回旋、每一次腾挪都尽显曼妙风情,眼波流转间,皆是动人的春色。
而立在一旁亭亭玉玉的余莺儿,朱唇轻启,一曲《长相思》婉转流出。
她的歌声哀婉凄清,如泣如诉,却又在极高的技巧驾驭下,不失唯美动听,与丽婆的舞姿竟奇异地契合。
此刻的二人,早己不见方才殿内的剑拔弩张,只一心一意施展浑身解数,力求能博得榻上之人片刻欢颜。
一曲终了,舞歇歌止。
“啪、啪、啪。”
清脆的掌声自身后响起,却并非来自年世兰。
只见六阿哥弘惠不知何时己悄然到来,此刻正坐在年世兰身侧,小脸上满是欣赏之色:
“丽娘娘这舞跳得真好,依儿子看,比那莞娘娘也不遑多让呢!”
他先是笑着称赞丽嫔,随即又转向余莺儿,“莺儿姑娘的歌喉也真是动听极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六阿哥谬赞了,臣妾愧不敢当。”丽嫔忙躬身行礼,说话间眼角余光却悄悄瞥向年世兰。
见她唇角微扬,眉目间确有一丝赞赏之意,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奴婢谢小主子夸赞。”余莺儿也连忙屈膝行礼,姿态恭顺。
年世兰随手将酒杯递给颂芝,将弘惠揽入怀中,轻声问道:“今日怎么没去找你十七叔玩?”
弘惠把小脸埋进母亲馨香的怀里,闷闷不乐地撒娇:“十七叔近来忙得很,总没空搭理儿子......”
“那~”年世兰沉吟片刻,竟一时也想不出还能找谁。皇帝子嗣稀薄,能与弘惠作伴的皇嗣实在寥寥,“......去找温宜公主玩?”
“温宜妹妹最近被敬娘娘拘在咸福宫里学规矩,也不得空出来。”弘惠心里嘀咕,即便能出来,一个小奶娃娃,又有什么好玩的?
“那......去找你皇阿玛?”年世兰试探着问,语气有些不确定。
“皇阿玛政务繁忙,今日只怕更不得空。”
弘惠凑近年世兰耳边,用极低的声音悄悄说道。
“儿子听说,今日前朝有许多大臣联名上折子,为二舅舅请功呢,声势浩大,皇阿玛正为此事犹疑不定......”
年世兰闻言,身子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心头瞬间蒙上一层阴影。
然而,未等她细想,首领太监周宁海便快步走进花园,神色恭敬地禀报:
“娘娘,苏培盛苏公公来了,带着皇上的圣旨,正在正殿等候。”
年世兰眸光一闪,敛起瞬间起伏的心绪,淡淡道:“请。”
不多时,苏培盛便捧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笑容满面地踏入花园。
对着年世兰利落地打了个千儿:“奴才给华妃娘娘道喜了!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他又转向一旁:“给丽嫔娘娘请安,给六阿哥请安。”
年世兰缓缓站起身,一步步走向苏培盛,华美的裙摆在青石板上轻轻划过,语气听不出喜怒:“苏公公,不知本宫......喜从何来?”
苏培盛脸上的笑容愈发殷切,展开圣旨,高声道:“华妃娘娘,请您接旨吧——”
园内众人纷纷跪倒在地。
苏培盛清了清嗓子,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王化始于宫闱,端重宫闱之秩;坤教施于内廷,允资辅翼之贤。
咨尔华妃年氏,笃生勋阀,克奉芳型。秉性柔嘉,持躬淑慎。
赋姿淑慧,礼度攸娴。在藩邸时,侍奉皇考皇妣,竭尽心力,克尽敬慎;
于皇后前,小心恭谨,无有疏失;驭下宽厚平和,宫闱之内,皆赞其贤。
朕即位后,贵妃于诸般大事,悉皆尽礼,实能赞襄内政,有辅佐之功。
且其久侍朕侧,诞育皇嗣,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
今特仰遵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
尔其益勤夙夜,率嫔嫱而敷内治;长怀谦谨,顾典册以答新恩。
襄壸范而弥嗣徽音,佐妇职而永膺渥眷。钦此。”
(http://www.220book.com/book/6O1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