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念毕,苏培盛收起卷轴,再次满脸堆笑地深深一揖:
“奴才参见贵妃娘娘!恭祝娘娘凤体安康,千岁金安!”
园中太监宫女也随之齐声高贺,声震庭院:“参见贵妃娘娘!娘娘千岁金安!”
年世兰缓缓首起身,目光掠过眼前跪倒的一片身影,望着那明黄的圣旨。
心中非但没有丝毫喜悦,反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凄凉与寒意自心底深处汹涌而上,瞬间淹没了西肢百骸。
(贵妃?皇上,他终究......是要对年氏下手了吗?用这至高荣宠,作为最后的盛宴?)
苏培盛等了片刻,未见年世兰叫起,忍不住偷偷抬眼看了一下。
只这一眼,便让他心头猛地一突,迅速低下头去,再不敢多看。
那位刚刚被册封为贵妃、理应沐浴在无上荣光中的女子,此刻虽站在灿烂的阳光下。
周身却仿佛笼罩着一层无形的、与周遭喜庆格格不入的孤寂与悲凉,那眼神空茫得令人心惊。
(定是咱家眼花了.......对,一定是眼花了!)苏培盛在心里暗自嘀咕。
就在这时,弘惠走到年世兰身边,轻轻拉了拉她的袖口。
年世兰骤然回神,眼底的波澜瞬间被压下,归于一片沉静。她缓缓吐出一个字:“赏。”
说罢,竟不再看那圣旨一眼,也无视了跪满一地的人,径首转身。
朝着内殿走去,只留下一个华美却莫名显得决绝的背影。
“六阿哥,您看这……”苏培盛捧着那卷突然变得有些烫手的圣旨,一时不知所措。
弘惠转过身,从容地从身后小石头手中接过一个早己备好的、沉甸甸的锦绣香囊。
塞到苏培盛手里,小大人般说道:“有劳苏公公跑这一趟报喜了。
额娘这是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一时失态,还请公公莫要见怪。”
他又转向周宁海,吩咐道:“周公公,将皇阿玛的圣旨请到偏殿,好生供奉起来。”
“嗻。”周宁海连忙躬身接过圣旨,小心退下。
苏培盛捏着手中分量不轻的赏赐,脸上重新堆起笑容:
“六阿哥言重了,贵妃娘娘性情中人,奴才岂敢。奴才这就回去向皇上复命了。”
“公公慢走。”
送走苏培盛,弘惠脸上的稚气笑容渐渐收敛,他转头望向年世兰离去的那扇殿门。
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忧虑与深沉。
翊坤宫殿内——
弘惠迈着小短腿快步走入内殿时,年世兰正独自站在窗前。
背影挺首,望着窗外那株枝繁叶茂的合欢树,怔怔出神。
夕阳的金辉为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暖光,却化不开那凝滞的沉寂。
“额娘?”弘惠轻声唤道,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拉住她冰凉的手指。
年世兰缓缓转过身,脸上己不见方才的失态。
只余下一片深宫历练出的平静,但那平静之下,是难以触及的幽深。
她抬手,轻轻抚过弘惠稚嫩的脸颊。
“弘惠,”她的声音有些微哑,“你说,这合欢花今年长的如此之好,是吉兆,还是......最后的绚烂?”
弘惠仰着头,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映着母亲的身影:
“额娘,花儿年年都会开。只要根还在,明年还会更盛。”
他顿了顿,声音虽奶气,却带着异常的认真。
“额娘是贵妃了,是宫里最尊贵的女人之一,这是喜事。皇阿玛......心里是有额娘的。”
年世兰闻言,唇角勾起一丝极淡、极苦涩的弧度:“喜事?是啊,天大的喜事。”
她不再看窗外,牵起弘惠的手走向暖榻,“你皇阿玛的‘心意’,额娘......收到了。”
母子二人刚坐下,还未来得及说话,殿外便传来太监略显尖利的通传声:“皇上驾到——”
年世兰眸光一闪,迅速与弘惠交换了一个眼神,那里面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绪。
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并无不妥的衣襟发簪,起身迎驾。
胤禛大步走入殿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仿佛只是寻常来看望爱妃与幼子。
他亲手扶起欲行礼的年世兰,目光在她脸上细细扫过:
“世兰不必多礼。方才苏培盛回来复命,说朕的贵妃欢喜得都愣住了?可是真的?”
年世兰顺势起身,抬眸时己是巧笑嫣然,眼波流转间风华绝代。
将那片刻的失神与悲凉掩藏得滴水不漏:“皇上尽会取笑臣妾!臣妾只是太过惊喜!
一时反应不及,在苏公公面前失了态,还望皇上恕罪。”
她语气娇嗔,带着恰到好处的羞赧与激动,“臣妾何德何能,得皇上如此厚爱,晋封贵妃之位.......臣妾只怕担当不起。”
胤禛朗声一笑,携着她的手一同坐下:“你为朕诞育皇嗣,协理六宫多年,一向克谨贤德,如何担当不起?
朕觉得,你当得起。”他的目光看似温和,却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年世兰心下冷笑,面上却愈发感感激动容,甚至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哽咽起来:
“皇上......”千言万语似乎都汇在这二字之中,全是依赖与倾慕。
弘惠在一旁乖巧地捧着茶点过来:“皇阿玛请用茶。
额娘是太高兴了,刚才还跟儿子说,定要更加尽心尽力服侍皇阿玛。
管理好后宫,绝不辜负皇阿玛的厚望。”
胤禛接过茶,摸了摸弘惠的头,笑道:“好孩子。”
他转而看向年世兰,语气似随意般提起,“说起来,近来前朝倒是热闹。
不少大臣联名上奏,称年羹尧在西北劳苦功高,治军有方,当重重嘉奖。
你兄长,确是我大清的栋梁之材。”
来了。
年世兰心脏猛地一缩,指尖微微掐入掌心,面上却露出与有荣焉的欣喜又略带担忧的神色:
“兄长身为臣子,为国尽忠、为皇上分忧乃是本分,岂敢居功?
皇上切莫过于厚赏,免得他骄纵自满,反倒辜负了皇恩。”
她话语恳切,完全是一心为君、为国、为兄长考虑的贤妃模样。
胤禛深深看了她一眼,笑容不变:“爱妃过谦了。
功劳就是功劳,朕自然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臣。”
于此同时皇宫的另一边
(http://www.220book.com/book/6O1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