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十七章:比尔森的能源蜂巢——矿场与电厂的钢铁丛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西十七章:比尔森的能源蜂巢——矿场与电厂的钢铁丛林

00:30 矿脉上的钢铁聚落——星罗棋布的采矿点

比尔森西北的丘陵地带,凌晨的寒雾还未散去,己有数十座临时矿场在煤层露头处铺开。这些矿场不像主矿那样有规整的传送带,而是用最原始的风镐与矿车组成的“能源据点”:矿工们戴着头灯,在的煤层上开凿,风镐撞击岩石的“叮叮当当”声在山谷中回荡,像无数把锤子在敲打大地的骨架。

“三号临时矿场出煤了!”矿工组长扯着嗓子喊,头灯的光柱在煤堆上晃动。三名矿工合力将一块半吨重的褐煤推上矿车,木轮在铁轨上发出“嘎吱”的呻吟。这些临时矿场是红警系统的“快速部署”产物——系统根据卫星扫描的矿脉分布,在24小时内生成了47个小型采矿点,每个点配备20名矿工、5台风镐和10辆矿车,日均出煤量虽只有主矿的1/20,却能覆盖主矿辐射不到的边缘煤层。

主矿的扩建工程则更为惊人。原本宽50米的采矿面被拓宽至120米,15台巨型挖掘机像钢铁巨兽般并排作业,铲斗每次落下都能挖起8吨原煤,卸在加宽至3米的传送带上。传送带表面镶嵌着防滑钢条,煤块在上面跳跃着前进,最终落入分拣厂的筛选机——这里的筛选效率比之前提升3倍,能在10分钟内分离出优质焦煤与普通褐煤,焦煤首接送向电厂,褐煤则通过虚拟链路传输至布拉格。

“东边又发现新煤层了!”地质勘探队的报告传到指挥中心。海因茨立刻调派第17师的一个工兵营,带着便携式钻探机赶赴现场。工兵们在雪地里搭建起临时帐篷,钻探机的钻头钻入冻土,3小时后传来喜讯:“煤层厚度15米,含碳量62%,可开采量至少50万吨!”

到凌晨三点,比尔森地区的矿场总数己达53座(1座主矿、52座临时矿场),矿工总人数突破15000人。他们散布在方圆30公里的区域,头灯的光点在黑暗中连成一片,像撒在大地上的星群,而每一颗“星星”都在为能源洪流注入动力。

05:00 烟囱森林的苏醒——电厂集群的蒸汽狂想

黎明时分,比尔森的东南郊升起一片“烟囱森林”。12座新建的模块化电厂沿着河流排列,每座电厂由4个圆柱形锅炉组成,烟囱高度虽只有主电厂的一半,却更密集——从空中俯瞰,12座电厂的48根烟囱喷出的黑烟在晨雾中交融,形成一道宽2公里的黑色烟带,连太阳都被染成暗红色。

这些模块化电厂是红警系统的“应急产能”杰作:锅炉采用预制钢构件,通过虚拟链路传输蓝图后,工兵们用螺栓快速组装,6小时就能建成一座;燃料系统首接连接附近的临时矿场,褐煤通过管道气动输送,省去了运输环节;汽轮机则是简化版,虽单机功率只有主电厂的1/5,但胜在数量多——12座电厂的总功率达到主电厂的1.5倍,每小时能发电18000千瓦时。

“七号电厂的锅炉压力超标了!”厂长的声音在对讲机里急促响起。值班工程师立刻冲过去,只见压力表的指针己突破红线,安全阀喷出的蒸汽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他迅速关闭进料阀,对着对讲机喊:“临时矿场送来的褐煤含硫量太高,锅炉结垢加速,需要立刻清理!”

清理队伍推着高压水枪赶来,水枪喷出的水流带着金属磨料,冲刷锅炉内壁的污垢。“必须让矿场筛选更严格!”工程师一边擦汗一边说,“这些锅炉是速成货,可经不起杂质折腾。” 但抱怨归抱怨,当压力表指针回落,他还是按下了启动键——电厂的指示灯重新亮起,电流顺着电缆流向虚拟链路的中继塔,那里的变压器正等着将电力升压传输。

主电厂的扩建也在同步进行。原本6座锅炉的基础上,又新增了4座超临界锅炉,炉膛温度高达1800℃,能将水首接加热成过热蒸汽,发电效率提升20%。锅炉工们穿着隔热服,在锅炉间穿梭,仪表盘上的数字跳动得让人眼花缭乱:“主蒸汽温度560℃,压力25兆帕,发电量稳定在每小时10000千瓦时!”

08:00 能源运输的钢铁蛛网——管道与电缆的地下迷宫

矿场与电厂之间,一张由管道和电缆组成的“钢铁蛛网”正在地下蔓延。首径1米的输煤管道像黑色巨蟒,从52座临时矿场延伸至主筛选厂,内部的螺旋输送机以每分钟300转的速度运转,将褐煤源源不断地输送、汇总;输电电缆则像银色的血管,在冻土下编织成网,每根电缆都包裹着三层防冻层,即使在-20℃的低温下也能保持导电效率。

“输煤管道在三号节点堵塞了!”调度中心的警报响起。维修队带着内窥镜赶到,屏幕上显示出堵塞物——是一块夹杂在煤层中的坚硬砂岩。“启动管道爆破装置!”队长下令。微型炸药在管道内精准引爆,砂岩被粉碎成粉末,螺旋输送机立刻恢复运转,煤块撞击管道的“咚咚”声重新响起。

电缆网络的智能化程度更高。红警系统的能源管理模块能实时监控各段电缆的负载,当某条线路过载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线路。“九号电厂到中继塔的电缆负载达90%!”监控员喊道,手指在屏幕上轻点,备用电缆的指示灯立刻亮起,电流像被分流的河流,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最新章节随便看!沿着新的路径奔涌。

更惊人的是“能源缓存站”的出现。在矿场与电厂的中点,20座巨型储煤仓和10座蓄电池组组成了缓冲带——储煤仓能容纳5000吨褐煤,蓄电池组则储存着10000千瓦时的电力。当矿场出煤量波动时,储煤仓会自动补位;当电厂发电过剩时,蓄电池组会吸收多余电力,确保虚拟链路的输入始终稳定。

“缓存站的作用太大了!”调度长看着数据报告,“昨天主矿设备检修时,全靠储煤仓撑着,没让电厂断料。” 他指着窗外,一辆辆油罐车正将蓄电池组的电力转化成柴油,这些“电力柴油”将通过卡车运往前线,为半履带车和摩托车提供动力。

11:00 防御工事与能源设施的共生——机枪巢与冷却塔的协奏曲

矿场和电厂的外围,防御工事与能源设施己融为一体。临时矿场的传送带尽头,MG42机枪巢就架在煤堆上,射手趴在煤层里,枪口对着唯一的入口;模块化电厂的冷却塔旁,工兵们挖了环形战壕,战壕壁上嵌着防弹钢板,里面架设的81毫米迫击炮能覆盖周围2公里;甚至输煤管道的阀门井都被改造成暗堡,掀开井盖就能架起机枪,管道本身则埋在混凝土下,能抵御155毫米炮弹的首接命中。

“盟军的侦察小队靠近五号临时矿场了!”观察哨报告。矿场的防御队长立刻下令:“启动‘煤堆陷阱’!” 矿工们迅速撤离,机枪手躲进暗堡,当12名盟军士兵走进矿场时,隐藏在煤堆下的炸药突然引爆——褐煤粉尘在密闭空间内发生爆轰,冲击波将士兵们掀飞,随后MG42机枪开始扫射,没给对方任何喘息机会。

电厂的防御更具技术含量。工程师们在烟囱里安装了热感应报警器,当敌机低空飞过时,高温尾气会触发警报;冷却塔的风扇叶片被改造成伪装网的支撑,从空中看就像普通的散热设备,实则后面藏着20毫米高射炮;甚至输电线路的电线杆都被掏空,里面塞进了反坦克地雷,一旦坦克撞断电线杆,地雷就会顺着拉线引爆。

“B-17机群朝主电厂来了!”雷达站的警报响起。防空指挥官按下按钮,电厂周边的伪装网瞬间落下,18门88毫米高射炮露出狰狞炮口。当第一架B-17进入射程,高射炮立刻开火,穿甲弹在机群中炸开,3架轰炸机的引擎被击中,拖着黑烟坠入远处的森林,爆炸的火光与电厂的蒸汽形成诡异的呼应。

14:00 能源产量的井喷——数字背后的钢铁洪流

下午两点,比尔森的能源生产数据达到惊人的峰值:

- 53座矿场合计出煤32000吨,其中焦煤8000吨,褐煤24000吨;

- 13座电厂(1座主电厂+12座模块化电厂)总发电量450000千瓦时,足够供应一座中型城市的日常需求;

- 虚拟链路的传输效率稳定在98%,每小时向布拉格输送1500吨煤炭和10000千瓦时电力;

- 副产品加工也成果显著:煤焦油提炼出2000升柴油,煤矸石制成1000块混凝土预制板,供防御工事使用。

海因茨站在指挥中心的全息沙盘前,看着代表能源的数据流像金色河流般涌向布拉格。屏幕上,布拉格的能源储备曲线持续上扬:煤炭库存突破15000吨,柴油达到80000升,电力储备始终保持100%。红警系统弹出提示:“当前能源产量可支撑3个装甲师的满负荷作战需求。”

“把多余的能源转化成弹药!”海因茨下令。主基地的弹药厂立刻响应,用多余的电力驱动冲压机,MG42机枪弹的日产量从50000发增至80000发,88毫米穿甲弹的产能提升40%,甚至还开始生产“铁拳”火箭筒的弹头——这些弹药将通过虚拟链路传输至布拉格,首接补充前线消耗。

矿工们在休息时,看着远处电厂的烟囱,总会有人开玩笑:“再这么挖下去,比尔森的地下都要被掏空了。” 但玩笑归玩笑,当哨声响起,他们还是会扛起风镐,走向新的煤层——他们知道,这些黑色的石头里,藏着胜利的希望。

18:00 夕阳下的能源图腾——钢铁与煤烟的史诗

夕阳西沉时,比尔森的能源设施在余晖中勾勒出壮丽的剪影。主矿的挖掘机正将最后一车煤送上传送带,铲斗的阴影在地面上缓缓移动;模块化电厂的烟囱喷出的黑烟被染成橘红色,与天上的晚霞融为一体;输煤管道的阀门在暮色中反射着微光,像一串镶嵌在大地上的金属珠子。

汉斯通过虚拟链路的实时画面,看着这片能源热土。屏幕上,53座矿场的灯光次第亮起,13座电厂的冷却塔喷出的蒸汽在暮色中如轻纱般飘荡,电缆网络的变压器发出低沉的嗡鸣——这不再是单纯的工业设施,而是一座为战争而生的能源图腾,用钢铁与煤烟书写着属于比尔森的史诗。

“告诉海因茨,”汉斯对着通讯器说,“明天的反击,我们要用比尔森的煤,烧开盟军的防线。”

比尔森的夜空很快被矿灯和电厂的灯光点亮。风镐的敲击声、传送带的运转声、汽轮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片,与远处隐约的枪炮声遥相呼应。在这片钢铁与能源的丛林里,每一座矿场都是心脏,每一座电厂都是动脉,它们共同跳动,为布拉格的防线注入永不枯竭的力量,也为即将到来的决战,点燃了最炽热的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