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西章:速补洪流中的防线褶皱——消耗战里的分秒必争
00:10 虚拟链路的脉冲加速——秒级补给的钢铁神经
布拉格地下指挥中心的红警系统机房,全息屏幕上的数据流正以脉冲形式暴涨。代表“士兵实体化”的绿色光点每3秒刷新一次,坐标精准到米;“弹药传输”的黄色数据流像被加压的水柱,在城东、城西、城南的节点间高速切换——艾琳将虚拟链路的传输优先级提升至“战术级”,比尔森主基地的能源输出功率突破临界值,电缆外层的液氮冷却系统发出“嘶嘶”的蒸发声。
“城东高地12号掩体,MG42弹链告罄!”通讯器里传来巴赫的嘶吼。
艾琳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划出弧线,将一条黄色数据流强行导向12号掩体:“传输倒计时15秒!”
15秒后,12号掩体的弹药箱突然弹出暗格,3条50发弹链带着淡淡的能量余温落在机枪手布鲁诺脚边。他甚至能看到弹链箱内壁残留的虚拟光纹,抓起弹链往机匣里塞时,金属链节的咬合声与远处的炮声形成诡异的共鸣。
更惊人的是“定向兵力投送”。当城南战壕被美军爆破撕开20米缺口时,艾琳在屏幕上框选缺口坐标,按下“紧急补位”按钮——30秒后,10名手持“铁拳”的士兵凭空出现在缺口两侧,火箭筒的尾焰在夜空中划出红线,将冲在最前面的美军士兵炸得粉碎。这些士兵的钢盔上还沾着比尔森矿场的煤尘,却能在落地3秒内完成瞄准射击,战术动作与红警系统的数据库完美同步。
“链路损耗率稳定在1.2%!”艾琳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比尔森的超临界锅炉再撑4小时没问题,之后可能需要降功率运行。”
机房外的通道里,刚实体化的士兵们排着密集的纵队奔跑,军靴踏在钢板上的“咚咚”声像鼓点,与虚拟链路的脉冲频率奇妙地合拍。一个背着98k的新兵跑过时钟下方,秒针恰好指向12,他的影子在墙壁上一闪而过——从实体化到抵达前线,他只用了2分17秒。
03:40 美军的破袭式冲锋——针对补给节点的精准打击
美军第5步兵师的渗透小队正匍匐穿过城西的废墟。队长卡特攥着从战俘身上搜来的简易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三个模糊的光点——这是美军电子战部队截获的虚拟链路节点信号,他们的任务是炸毁这些节点,切断德军的速补源头。
“还有50米!”卡特对着手语,示意队员拉开手榴弹保险。
节点藏在一座炸毁的教堂钟楼里,表面覆盖着伪装网,只有顶端露出一根细如手指的信号天线。两名德军哨兵抱着MG34机枪守在门口,蒸汽从他们的防寒服领口冒出,在夜空中凝成白雾——他们是10分钟前刚补充到岗的新兵,钢盔上的漆还没磨掉。
卡特挥手示意爆破组上前。工兵刚把炸药包贴在钟楼墙壁上,钟楼顶部的天线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伪装网下的暗堡里射出密集的弹幕。哨兵的MG34率先开火,子弹打在美军的钢盔上“当当”作响,卡特眼睁睁看着两名工兵被扫倒,炸药包的导火索在雪地里滋滋燃烧。
“撤退!”他嘶吼着拽起身边的士兵,身后传来剧烈的爆炸声——不是他们的炸药,而是节点的自毁装置。钟楼在火光中坍塌,虚拟链路的黄色数据流在屏幕上瞬间中断,城西的弹药传输停滞了整整7分钟。
艾琳在机房里额头冒汗,快速切换备用节点:“启用3号中继塔!把城南的冗余带宽调过来!” 7分钟后,黄色数据流重新亮起,只是传输速度慢了15%。她看着屏幕上消失的钟楼坐标,突然意识到:美军己经摸到了速补的软肋,这场消耗战开始变成节点与节点的捉迷藏。
07:20 战车工厂的应急生产线——履带与炮管的分钟级组装
战车工厂的总装车间里,起重机的吊臂以每秒0.5米的速度精准移动,将“黑豹”坦克的炮塔安放在底盘上。霍夫曼扯着嗓子喊:“螺丝只拧三圈!先保证能开出去,细节回头补!”
车间的地面上,3辆半完成的“黑豹”并排停放,其中一辆的履带只装了左侧,右侧还着主动轮;另一辆的炮管没来得及校准,炮口歪向天空。但机械师们不管这些,只要发动机能启动、主炮能发射,就立刻开到前线——虚拟链路送来的零件还在传送带上堆积,他们要在零件告罄前多攒出一辆是一辆。
“城西反坦克壕需要坦克支援!”通讯器里传来克莱因的声音。
霍夫曼指着那辆缺了右侧履带的“黑豹”:“把备用履带板焊上去!能撑10公里就行!” 焊工的电弧在履带板上划出刺眼的光,融化的钢水在低温下瞬间凝固,形成一道丑陋却坚固的焊缝。当这辆“瘸腿豹”驶出厂门时,米勒(车长)正等着它——他的“虎王”履带断了,急需一辆坦克顶上去。
工厂的维修区更是热火朝天。3辆被打坏的“谢尔曼”残骸被拆解成零件堆,机械师们像捡贝壳般挑选可用的零件:美军的汽油机被塞进德军的变速箱,M3坦克的履带板被截短后焊在“黑豹”的侧面,甚至有辆坦克的炮盾是用轰炸机的装甲板敲出来的。“混血坦克”的发动机声音像哮喘病人的喘息,却能在100米距离击穿美军的装甲——这就够了。
“今天己出厂7辆!”霍夫曼在黑板上画下第7道杠,粉笔灰落在他沾满油污的工装上,“零件还够拼3辆,之后得等虚拟链路送新的。” 他看着窗外,“瘸腿豹”的履带在雪地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辙痕,像一道歪歪扭扭的希望线。
11:15 补给站的流动仓库——热汤与子弹的同步投递
补给站的“移动厨房”卡车在前线坑道间穿梭,车斗里的大铁锅咕嘟作响,土豆牛肉汤的香气穿透硝烟,与MG42的火药味奇妙地混合。炊事兵用长柄勺敲着锅沿:“第1师的弟兄们!先喝汤再打仗,汤里加了比尔森的黑麦,抗饿!”
卡车的侧面挂着弹药箱,汤勺递出去的同时,机枪弹链也从另一侧窗口滑入掩体。一个新兵捧着搪瓷缸喝得太急,烫得首吐舌头,手里的弹链却攥得紧紧的——他知道,这口热汤和这箱子弹,都是虚拟链路在同一分钟里送来的“保命粮”。
施密特在补给站的仓库里清点“应急物资包”。每个包裹里有3块压缩饼干、1罐牛肉罐头、1卷绷带和60发步枪弹,用防水布紧紧裹着,外面印着醒目的红十字。“给被包围的3号哨所投送10个包!”他对着对讲机喊,“用无人机,低空投送!”
10架小型无人机从仓库顶部的发射管飞出,机翼在风中微微颤抖。它们避开美军的探照灯,像一群黑色的鸟,将物资包精准地投进3号哨所的 courtyard(院子)。哨所的士兵们冲出掩体捡包裹时,饼干还带着卡车发动机的余温,罐头的拉环一扯就开——从打包到投递,全程只用了28分钟。
美军的侦察机在补给站上空盘旋,却找不到明显的目标。这些流动的卡车、无人机、甚至背着物资包跑步的士兵,组成了一张去中心化的补给网,炸掉一个点,立刻有其他点补上。卡特(渗透小队队长)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突然觉得他们像在打一群蚂蚁,踩死几只,立刻有更多涌上来。
15:40 防线的弹性极限——速补也追不上的伤亡速度
城东高地的17号坑道成了血肉磨坊。美军第8师的士兵踩着1米厚的尸体冲锋,M1加兰德的枪声密集得像割草机,德军的速补士兵刚落地就被打成筛子,绿色的实体化光流与红色的血雾在坑道里交织,形成一种诡异的色彩。
“17号坑道每分钟减员8人!速补赶不上了!”巴赫对着通讯器嘶吼,他的军服被流弹撕开一道口子,血顺着胳膊肘往下滴。
艾琳在机房里疯狂点击屏幕,将城东的补给优先级调到最高,但绿色光点刚出现就熄灭,数据流像被扔进火海的纸,瞬间化为灰烬。“链路过载了!”她绝望地喊,“比尔森的锅炉压力下降,无法支撑高密度投送!”
坑道里,布鲁诺的MG42枪管第11次发烫,他抓起身旁士兵的步枪继续射击,子弹打光了就用枪托砸。一个刚实体化的新兵被美军的手榴弹炸飞,落在他脚边,嘴里还冒着血泡喊“弹药”——这个士兵甚至没来得及看清敌人的脸。布鲁诺抹了把脸上的血,突然发现自己的钢盔上刻着“第12次补充”,这意味着他己经“死”过11次,每次都是虚拟链路把他从比尔森“拉”回来。
“后撤50米!依托反斜面重建防线!”巴赫终于下令。撤退的士兵们拖着伤员,在雪地上留下串串血痕,17号坑道的入口很快被美军占领,他们举着星条旗欢呼,却没发现德军正在新的位置架设机枪——虚拟链路的数据流正绕过17号坑道,在反斜面重新汇聚。
19:30 暮色中的喘息与计算——双方的消耗账簿
夕阳把布拉格的战场染成铁锈色,双方暂时停火,只有零星的枪声在收拾残局。
德军的临时指挥所里,巴赫用刺刀在地上划着数:
- 当日速补士兵:3200人
- 实际存活:1800人
- 消耗MG42弹链:1200条
- “铁拳”火箭筒:320具
- 守住的阵地:城东高地70%、城西反坦克壕、城南战壕大部
- 丢失的阵地:17号坑道及周边300米区域
美军的散兵坑里,卡特数着自己的弹匣:
- 剩余步枪弹:17发
- 手榴弹:0
- 全连存活:23人(出发时120人)
- 占领的阵地:17号坑道
- 代价:3次冲锋,阵亡410人
指挥中心的汉斯看着红警系统的战损分析:速补效率虽高,但士兵的“存活时间”在缩短,从最初的平均4小时降至1.5小时;虚拟链路的能源储备只剩35%,比尔森的电厂需要8小时冷却才能再次满功率运行。他突然明白,速补不是无限的,每一次加速都在透支未来的力量,就像给绷紧的弹簧再加力,总有断裂的一刻。
巴顿在美军指挥部里盯着地图,17号坑道的红色标记像颗嵌进德军防线的钉子。但他知道这颗钉子扎得不深,德军的速补洪流随时可能将它淹没。参谋递来的报告显示,士兵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没人愿意冲向那些“杀不完”的敌人,哪怕他们知道对方也是速补来的。
夜幕降临时,布拉格的风里带着雪籽。城东反斜面的MG42再次响起,这次的枪声有些稀疏,像是在喘息;城南的“移动厨房”卡车还在穿梭,只是汤锅里的土豆越来越少;战车工厂的灯光依旧亮着,但焊枪的电弧间隔越来越长。
虚拟链路的数据流放缓了脉冲,像疲惫的心跳。艾琳看着屏幕上的能源储备条,轻轻按下了“降功率”按钮——她知道,今晚的速补要慢下来了,而明天的消耗战,将更残酷。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