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铁壁后备军——预备役兵员的全域集结与强化训练
06:00 预备役登记系统的全域激活
布拉格的兵员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对着屏幕录入数据,一份覆盖全国的“预备役兵员档案库”正在成型。系统按照年龄、专业、服役经历分类,标注出每个兵员的特长:机械师、通讯兵、狙击手、医护人员……甚至细化到谁会操作高射炮、谁能驾驶装甲车。
“把有工厂维修经验的兵员单独归档,”主管对着操作员说,“他们熟悉机械结构,学操作坦克会更快。” 档案库里,每个兵员的照片旁都跳动着实时更新的状态:“己完成基础训练”“擅长山地作战”“可随时征召”……目前登记人数己突破50万,且每天以数千人的速度增加。
社区里,征兵海报贴满了公告栏,上面印着“穿上军装,你就是防线的一份子”的标语。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登记,对退役老兵重点走访——62岁的前装甲兵指挥官科斯塔主动报名,拍着胸脯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教新兵操作坦克还绰绰有余。”
10:30 分级训练体系的铺开
城郊的训练基地里,预备役兵员按“ABC三级”展开训练。A级是退役不满5年的老兵,他们首接进入实战化演练:在模拟堡垒里练习巷战,操作88毫米高射炮瞄准空中靶机,甚至参与与现役部队的联合军演。“注意炮口仰角,风速每秒3米,提前量加2个刻度!”教官在高射炮位旁嘶吼,老兵们的动作虽有些生疏,却透着熟稔的默契。
B级是有基础的平民志愿者,重点进行基础军事技能训练:步枪射击、手榴弹投掷、战场急救。25岁的机械工扬第一次握枪,紧张得手心冒汗,教官手把手纠正他的持枪姿势:“肩膀顶住枪托,呼吸平稳,扣扳机要‘有意瞄准,无意击发’。” 他身旁,一群医护人员正在练习包扎伤口,用模拟血浆演练战场急救,绷带缠绕的速度越来越快。
C级是年龄偏大或体能较弱的兵员,训练以后勤保障为主:学习驾驶运输车、架设通讯线路、搭建临时帐篷。58岁的面包师汉克正跟着教官学修卡车发动机,油污沾满了双手:“我虽不能冲锋陷阵,但保证让前线的兄弟们吃热乎面包、坐能跑的车,这也是打仗。”
14:00 预备役与现役的联动机制测试
一场“攻防对抗”演练正在边境展开:现役部队扮演“敌军”突袭,预备役则负责支援防线。A级预备役迅速接管了部分堡垒的防御,操纵高射炮击落“来袭”的靶机;B级预备役推着弹药车穿梭在战壕间,为现役士兵补给;C级预备役在后方搭建临时医院,将“伤员”抬上担架。
“预备队到位速度比预期快20分钟!”指挥车中的汉斯看着数据,对艾琳说,“尤其是那些老兵,几乎不用适应就能上手。” 演练中,退役狙击手卡尔凭借经验,在500米外精准击中“敌军”指挥官靶标,引来一阵欢呼——他的档案里早己标注“狙击特长”,这次正好派上用场。
18:00 预备役保障体系的完善
训练基地的食堂里,预备役兵员们排队领取晚餐,餐盘里有热汤、面包和香肠。旁边的物资区,崭新的冬装、防弹背心和通讯设备整齐堆放,每个兵员都领到了量身定制的装备。“这靴子真合脚!”年轻的扬穿着新作战靴来回踱步,脸上满是兴奋。
兵员管理中心的屏幕上,“预备役动员响应时间”被压缩至4小时——意味着一旦有紧急情况,4小时内就能完成首批兵员集结、装备分发和开赴前线。档案库还在扩容,新的训练基地在各地动工,连偏远村庄都设立了“预备役联络点”。
夜幕下的训练场上,探照灯照亮了正在进行夜间射击训练的身影。枪声、口令声、机械运转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铿锵的进行曲。汉斯和艾琳站在高处眺望,这些平日里的工人、农民、商人,此刻正凝聚成一股新的力量,与现役部队并肩,共同筑牢钢铁防线的根基。
预备役的储备,从来不是简单的人数叠加,而是将每个普通人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韧性。当这股力量与弹药、油料的储备网络交织,钢铁防线便有了最坚实的支撑——不仅有冰冷的武器,更有热血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