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双基地的雏形
东队带回的矿洞草图在基地车的操作台上铺开,李默用红笔在入口位置画了个圈。鲁道夫标注的“需炸开通道”被他重点标注——这意味着需要工程兵和足够的炸药,但相比矿洞带来的隐蔽性,这点代价微不足道。
“生产第二辆基地车。”李默对着系统光幕下令。主基地需要搬迁,而现有据点必须保留作为潜在备份,两辆基地车是必要前提。
【基地车(德国式):造价50000资源点,具备完整基地部署功能,兼容现有建筑体系。】
光幕上的资源点瞬间从18万跳到13万,战车工厂的生产车间立刻亮起刺眼的蓝光。相比第一辆基地车,这辆新生产的钢铁巨兽在细节上做了优化——装甲板更厚,底部加装了适应复杂地形的履带装置,显然是为了应对矿洞入口的崎岖地形。
三天后,当第二辆基地车的引擎发出低沉轰鸣时,李默己经完成了搬迁计划:
“格奥尔格,带领18名士兵、10只警犬和全部工程兵,跟随新基地车前往矿洞,负责清理入口、部署主基地核心建筑。优先建造发电站和防御工事,确保安全后再逐步迁移其他设施。”
“汉斯,带领剩余18名士兵和10只警犬留守现有基地,保持低功耗运转——采矿车减至2辆,关闭部分照明,只保留必要警戒。记住,这里是我们的退路,绝不能暴露。”
“是!长官!”两人同时立正敬礼。
出发前夜,李默亲自检查了工程兵携带的炸药和切割设备。这些党卫军工兵虽然是系统生成,却精通各类爆破和挖掘技术,鲁道夫带回的矿洞入口草图上,他们己经标出了最佳爆破点,既能清理碎石,又不会引发二次塌方。
清晨时分,迁移队伍出发了。第二辆基地车在前面开路,履带碾过腐叶发出“嘎吱”声,后面跟着载满物资的半履带装甲车,警犬们在队伍两侧警戒,士兵们端着枪警惕地扫视西周。李默坐在装甲车里,手里攥着矿洞草图,心脏随着车辆的颠簸而跳动。
20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一天。为了避开可能遇到的流民或军队,队伍选择了最偏僻的路线,几次穿越齐腰深的灌木丛和布满碎石的陡坡。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落在一处被藤蔓覆盖的山体上时,鲁道夫喊道:“长官,到了!”
李默跳下车,拨开茂密的灌木丛——眼前果然是一处被塌方碎石掩盖的山坳,碎石堆上长满了杂草和低矮的灌木,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任何异常。工程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先用探测器确定了内部结构,然后在标记点钻孔、埋放炸药。
“轰隆!”
一声沉闷的爆炸响起,碎石被震开一道缺口,露出后面黑黢黢的洞口。硝烟散去后,一股潮湿的气息从洞里涌出,带着泥土和矿石的味道。
“安全!可以进入!”工程兵队长汇报。
基地车启动前灯,两道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洞内的景象——入口狭窄,但往里走约十米后,空间豁然开朗,一条人工开凿的矿道向深处延伸,岩壁上还能看到当年采矿留下的钢钎痕迹。
“推进!”李默下令。
基地车小心翼翼地驶入矿洞,履带碾过碎石发出的声响在洞内回荡。走了约百米,矿道连接着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顶部悬挂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地面相对平坦,一侧的岩壁下隐约能听到水流声——那是鲁道夫提到的地下河。
“就在这里部署。”李默指着溶洞中央的空地,“立刻建造发电站和防御工事,入口处设置重火力点,任何人不得擅自外出。”
【基地车部署程序启动……】
熟悉的机械运转声在溶洞里响起,基地车展开的钢铁结构与钟乳石的阴影交织,形成一种奇异的画面。当第一座发电站的灯光亮起,驱散了溶洞深处的黑暗时,李默知道,新的主基地己经落地生根。
与此同时,留守的汉斯传来消息:现有基地一切正常,只在西侧发现过零星的美军侦察机,并未靠近核心区域。
李默站在溶洞边缘,看着工程兵们在地下河旁建立取水点,看着士兵们在入口处架设MG42机枪,看着第二辆基地车开始生产新的采矿车——这些采矿车将深入矿洞更深处,开采这里的矿石资源。
双基地的格局就此形成:矿洞内的主基地负责隐蔽发展,加速生产高阶单位和建筑;森林里的原基地保持低调,作为迷惑外界的幌子和紧急情况下的退路。
夜色笼罩大地,矿洞内的灯光如同镶嵌在山体里的星辰,森林中的原基地则只留下几盏昏暗的警戒灯。李默知道,这种“一明一暗”的布局,将为他们争取到更宝贵的发展时间。
但他也清楚,隐蔽只是暂时的。随着实力的增长,他迟早要走出这片山林,面对外面更广阔也更残酷的世界。而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这来之不易的时间,让这两座钢铁堡垒,变得足够坚固。
溶洞深处,地下河的水流声潺潺不绝,像是在见证着一个新势力的悄然崛起。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