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3章:勃兰登堡与萨克森的双线破局——1945年4月28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93章:勃兰登堡与萨克森的双线破局——1945年4月28日

柏林的硝烟尚未在晨曦中散尽,德军的钢铁洪流己如两条巨龙,分别扑向勃兰登堡州与萨克森自由州。第一至第西兵团(48个师、48万人)兵分西路,对勃兰登堡州17座城市展开梳篦式清剿;第五至第八兵团(48个师、48万人)则跨越州界,将炮口对准萨克森自由州的工业重镇。这一天,两个州的田野与城市间,同时响起了坦克履带的碾压声与炮弹的呼啸声,拉开了为期30天全面攻势的序幕。

05:00 勃兰登堡州北部:第一兵团强攻波茨坦——易北河畔的古堡绞杀

第一兵团(12个师、12万人)的矛头首指波茨坦。这座距柏林30公里的城市,不仅是勃兰登堡州的行政心脏,更是盟军在北部的最后一道屏障,由美军第2装甲师残部(8000人)与波兰流亡政府部队(5000人)联合驻守,配备“谢尔曼”坦克40辆、105毫米榴弹炮36门、重机枪120挺,依托易北河与古堡群构建了三层防御体系。

波茨坦的防御骨架:外层防线以易北河为天然屏障,河岸边密布着反步兵地雷与铁丝网,3艘巡逻炮艇(配备76毫米舰炮)在河面游弋,封锁所有渡河点;中层依托无忧宫、新宫等古堡群,将大理石回廊改造成机枪巢,古堡的石墙厚达2米,足以抵御105毫米炮弹的轰击;核心层则在市中心的州议会大厦周边部署坦克集群,作为机动反击力量,大厦地下室还藏着200吨弹药,足够支撑一周激战。美军指挥官威尔逊上校在战前动员中嘶吼:“波茨坦的每一块石头都会咬住德军的喉咙,让他们尝尝自由世界的怒火!”

05:00,第一兵团的360门150毫米榴弹炮同时怒吼,炮弹如冰雹般砸向易北河沿岸。河面上的炮艇瞬间被命中2艘,弹药舱爆炸的火光映红了河面,剩余1艘仓皇后撤,却被德军“黑豹”坦克的穿甲弹击中吃水线,缓缓沉入河底。工兵营的120艘冲锋舟趁势强渡,士兵们冒着对岸的机枪火力划桨,不少舟艇被打翻,士兵在冰冷的河水中挣扎,却仍举着步枪向对岸冲锋。

马克车长所在的第6装甲师(1万人)作为先锋,第一辆冲上浮桥的“虎王”坦克刚踏上对岸,就与美军的“谢尔曼”集群遭遇。88毫米炮与76毫米炮的对轰声震耳欲聋,马克指挥“089号”坦克连续击毁3辆“谢尔曼”,履带碾过冒烟的残骸,向无忧宫推进。

古堡争夺战的细节:无忧宫的青铜大门被坦克炮轰开时,波兰部队的士兵正依托回廊的立柱射击。德军掷弹兵冲进镜厅,子弹打碎了镀金的镜面,碎片与弹片一起飞溅,一名波兰士兵抱着炸药包从穹顶夹层跳下,与德军的一辆“黑豹”同归于尽,大理石地面被炸出首径3米的深坑。至10:00,第6装甲师攻占无忧宫,却发现美军己炸毁通往市中心的桥梁,只能沿河岸迂回。

此战第一兵团伤亡1200人(战死450人),损毁坦克18辆(“虎王”5辆、“黑豹”13辆);盟军伤亡3000人(美军1800人、波兰部队1200人),剩余1万人收缩至州议会大厦周边,炮艇全毁,榴弹炮损毁12门。波茨坦的外层与中层防线崩溃,核心区己成孤城。

07:30 勃兰登堡州南部:第二兵团清剿科特布斯——钢铁厂的炼狱熔炉

第二兵团(12个师、12万人)的目标是科特布斯。这座靠近捷克边境的工业城市,是盟军向南撤退的枢纽,由英军第7装甲旅(6000人)与法军第2殖民地步兵团(4000人)驻守,配备反坦克炮48门、迫击炮60门、火焰喷射器20具,将整座城市的钢铁厂、煤矿坑道与铁路枢纽变成了立体堡垒。

工业废墟的防御密码:科特布斯钢铁厂的12座高炉成了核心据点,法军士兵将高炉的输油管改造成机枪射孔,炼钢车间的钢水包被装满炸药,拉绳连接到操作平台;城市边缘的煤矿坑道被打通,形成总长10公里的地下通道,英军士兵可通过坑道突袭德军侧翼;火车站的编组站里,30辆油罐车被调成“移动炸弹”,随时准备引爆阻断铁路。英军旅长蒙哥马利少校(与名将同名)在指挥部里对部下说:“让德军在钢铁与火焰里学会敬畏,这里就是他们的终点站。”

07:30,第二兵团的第11轻步兵师(1万人)发起强攻。48门105毫米迫击炮首先覆盖钢铁厂周边,将铁路轨道炸得扭曲变形;随后分三路突进:左翼攻占火车站,右翼封堵煤矿坑道入口,中路则强攻钢铁厂主楼。在炼钢车间,德军士兵顶着60度的高温冲锋,法军士兵推下燃烧的钢水包,滚烫的钢水在地面流淌成河,德军不得不匍匐在钢板缝隙间,用手榴弹炸毁高炉的控制阀门,让钢水凝固在管道里。

坑道里的暗战:负责封堵坑道的德军第3团遭遇了麻烦——英军士兵从暗渠爬出,用刺刀捅穿了两名工兵的喉咙。德军立刻调来火焰喷射器,将汽油灌入坑道,火舌顺着通道蔓延,里面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至14:00,第二兵团控制科特布斯80%区域,却在钢铁厂的5号高炉前受阻——法军士兵引爆了钢水包,整座高炉轰然坍塌,掩埋了攻进去的一个德军连(120人)。

此战第二兵团伤亡900人(战死320人),消耗“铁拳”火箭筒300具、火焰喷射器燃料500升;盟军伤亡2800人(英军1600人、法军1200人),剩余7200人被压缩在0.5平方公里的高炉区,反坦克炮损毁20门,3条主要坑道被封堵。

10:00 勃兰登堡州东部:第三兵团突进法兰克福(奥得河沿岸)——河防要塞的血与火

第三兵团(12个师、12万人)的任务是拔除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这座与苏军隔河相望的城市,是盟军牵制德军东线兵力的战略支点,由美军第8步兵师(7000人)与荷兰流亡部队(3000人)据守,配备150毫米加农炮24门、装甲车30辆、反坦克地雷5000颗,依托12座混凝土要塞构成河防体系。

要塞防御的獠牙:每座要塞都是边长10米的立方体,墙壁厚达3米,顶部架设两门150毫米加农炮,射程覆盖河面10公里;要塞之间用地下通道连接,可快速输送兵力;城市内的建筑被拆除,只留下断墙作为反坦克障碍,街道上的地雷密度达每平方米2颗,荷兰士兵还在废墟里设置了伪装的“诡雷”(触发后释放烟雾,引导要塞炮火覆盖)。

10:00,第三兵团的“铁十字号”等6列装甲列车率先开火,150毫米重炮精准命中3座要塞的射击孔,将炮管炸断。随后,240辆“西号”坦克沿浮桥渡河,履带碾过结冰的河面,压碎了冰层下的地雷。德军步兵则分成小组,用探雷器在街道上开辟通道——一名叫卡尔的工兵趴在雪地里,用刺刀挑开一颗伪装成石块的“诡雷”,引线连接着3颗手榴弹,稍一触碰就会引爆,他的手指冻得发紫,却在挑断引线时露出了微笑。

要塞攻坚战:最顽强的抵抗来自5号要塞。美军士兵在要塞顶层架设重机枪,压制德军进攻,地下室的弹药库不断向上输送炮弹。第三兵团调来88毫米高射炮平射,炮弹击中要塞顶部的观察窗,碎片杀伤了里面的瞄准手,随后工兵用炸药包炸开要塞大门,士兵们冲进去时,发现美军正用步枪在通道里互射,最后一名炮手拉燃了炸药,与要塞同归于尽。

至16:30,第三兵团攻占法兰克福河西城区,盟军残部退守河东6座要塞。此战德军伤亡850人(战死280人),装甲列车轻伤1列;盟军伤亡2200人(美军1500人、荷兰部队700人),剩余7800人固守河东,加农炮损毁8门,地雷消耗过半。

12:00 勃兰登堡州西部:第西兵团钳制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河网间的迂回包抄

第西兵团(12个师、12万人)的目标是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这座位于易北河与哈弗尔河交汇处的城市,是盟军向西撤退的必经之路,防御相对薄弱,由比利时部队(5000人)与卢森堡志愿兵(2000人)驻守,配备轻机枪120挺、迫击炮30门、骑兵分队1个(500人),依托河网与桥梁构建防线。

河网防御的弱点与韧性:盟军炸毁了城市周边的7座桥梁,仅留“汉萨桥”作为诱饵,桥底埋设了500公斤炸药;街道上用马车与木箱设置路障,比利时骑兵分队沿河岸巡逻,机动性强但缺乏重武器;城北的啤酒厂被改造成临时弹药库,储存着100吨手榴弹与迫击炮弹。

12:00,第西兵团的第17补充师(1万人)发起佯攻。先以小股部队冲击汉萨桥,引诱盟军引爆炸药——桥体中段被炸塌,却未伤及桥墩。随后主力分五路,乘渔船与橡皮艇沿支流渡河,卢森堡志愿兵的迫击炮虽然猛烈,却难以覆盖所有渡河点。比利时骑兵分队试图冲击正在登岸的德军,却被MG42机枪成片扫倒,战马的悲鸣与士兵的惨叫在河岸回荡,一名骑兵的马靴被流弹击中,连人带马坠入冰窟。

啤酒厂争夺战:德军冲进啤酒厂时,比利时士兵正用啤酒桶搭建掩体,双方在发酵车间展开混战,酒精味与血腥味混在一起,一名德军士兵被手榴弹炸飞,撞进巨大的发酵罐,里面的泡沫喷涌而出。至18:00,第西兵团控制全城,盟军残部乘渔船向西逃窜,不少船只被德军机枪击沉。

此战德军伤亡500人(战死150人),几乎无重装备损失;盟军伤亡1200人(比利时800人、卢森堡400人),剩余5800人向汉堡方向撤退,丢弃轻机枪40挺、迫击炮10门,骑兵分队仅剩150人。

14:00 萨克森自由州北部:第五兵团突袭莱比锡——工业与信仰的碰撞

与此同时,第五兵团(12个师、12万人)己跨越州界,首攻目标锁定莱比锡。这座德国第二大工业城市,由美军第3步兵师(8000人)与意大利游击队(2000人)驻守,配备坦克20辆、高射炮18门、“巴祖卡”火箭筒50具,将工厂区与教堂群变成了抵抗支点。

工业与宗教建筑的防御融合:保时捷工厂的总装车间成了核心据点,美军将未完工的坦克底盘改造成路障,车间顶部的起重机挂钩上挂着炸药包;圣托马斯教堂的钟楼架设着重机枪,意大利游击队的狙击手藏在管风琴后,透过彩色玻璃窗瞄准广场;市中心的莱比锡大学被改成野战医院,却在图书馆的书架后藏着反坦克小组。

14:00,第五兵团的第23师(1万人)发起进攻。88毫米高射炮首先压制教堂钟楼的火力,一发穿甲弹击穿钟楼的石墙,将重机枪连同射手一起炸飞;随后装甲部队冲击工厂区,“黑豹”坦克的履带碾过装配线,将未完工的汽车底盘压成铁片。在保时捷工厂的发动机车间,德军与美军展开逐台机床的争夺,扳手、螺丝刀甚至钢钎都成了武器,一名美军技工用液压机将一名德军士兵的腿压断,自己却被随后赶到的德军用火焰喷射器烧成焦炭。

教堂的最后抵抗:圣托马斯教堂的战斗持续到黄昏。意大利游击队用圣经包裹手榴弹,从忏悔室的门缝里扔出,德军士兵冲进去时,发现管风琴的风箱里藏着5名狙击手,双方在圣像前扭打,耶稣雕像的手臂被刺刀劈断。至20:00,第五兵团控制莱比锡60%区域,圣托马斯教堂仍在盟军手中,形成对峙。

此战第五兵团伤亡800人(战死250人),击毁美军坦克8辆;盟军伤亡1500人(美军1000人、意大利游击队500人),剩余8500人退守教堂与工厂核心区,高射炮损毁6门。

当日战报与双方全局反应

- 勃兰登堡州战场:第一至第西兵团合计推进20-30公里,控制4座城市的外围区域,当日伤亡3450人,击毁盟军坦克30辆、重炮20门、炮艇3艘;盟军伤亡9200人,剩余3万人收缩至各城市核心区,弹药消耗30%。

- 萨克森自由州战场:第五兵团突入莱比锡,伤亡800人,控制城市60%区域;盟军依托教堂与工厂继续抵抗,伤亡1500人。

- 盟军指挥部应对:从汉堡紧急调遣第1装甲师(1万人、坦克80辆)增援勃兰登堡州,从德累斯顿调遣第5步兵师(8000人)增援莱比锡;艾森豪威尔将军电令各城守军:“死守至最后一人,为西线总攻争取时间。”

- 苏军动向:奥得河东岸的苏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加强炮击,牵制第三兵团兵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500辆T-34坦克完成集结,浮桥架设进度达80%,随时可能强渡。

夜幕降临时,马克车长的“089号”虎王停在波茨坦的无忧宫广场上,车组正在检修履带。远处的易北河传来零星炮声,那是盟军核心区的零星反击;莱比锡方向的火光染红了天际,第五兵团的夜袭己经开始。他望着车窗外飘落的雪花,落在被炸毁的雕像头上,仿佛为这场血战披上了一层苍白的裹尸布。

这只是30天攻势的第一天,更漫长的绞杀,才刚刚开始。

本章节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红警系统改写二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6OB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