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筑梦未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地图好陌生”推荐阅读《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中考结束后的日子,像松开了发条的钟摆,陡然慢了下来。没有了排山倒海的试卷和争分夺秒的压迫感,时间仿佛流淌得格外舒缓。但对于林栋而言,这种“慢”并非无所事事的空虚,而是一种可以自主规划、夯实基础的珍贵间隙。

成绩还需半个多月才公布,这段等待期,他过得异常充实。

核心依旧是雷打不动的晨练,无论天气如何,他都从未有过一丝懈怠。自从那次迟到之后,他便深刻地认识到了坚持的重要性,从此再也没有放松过一天。

与薛老爷子的对练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老爷子只是专注于纠正他的动作,让他的每一个招式都更加标准、规范。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老爷子开始不仅仅局限于动作的指导,而是更多地讲解发力的原理,告诉他在不同的情境下应该如何应变,以及如何根据对手的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

更让林栋感到惊喜的是,老爷子偶尔还会提及一些拳理和与人交手时需要注意的“规矩”。这些知识对于林栋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尽管老爷子的语气依旧严厉,呵斥声也不时响起,但林栋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种倾囊相授的意味。

在这样的教导下,林栋的进步可谓突飞猛进。他的招式变得越发娴熟,发力也更加精准有力。同时,他对于拳术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不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动作,而是开始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精髓。

一次练习震步发力结合短打后,老爷子看着他微微点头,难得地评价了一句:“劲有点整的意思了,不再是蛮力。记住这感觉,功夫是水磨工夫,急不得。” 林栋心中一动,恭敬应答:“是,师父,我记住了。” 老爷子闻言,哼了一声,却没反驳“师父”这个称呼,只是转身去拿茶杯,嘴角似乎极快地弯了一下。一种无言的师徒名分,似乎就在这晨光暮霭中,在这日复一日的捶打磨砺里,自然而然地确立了。

除了练拳,林栋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家里的修理铺。

没有了学业的牵绊,他可以更全身心地帮忙。不再是简单的递工具、打下手,他开始尝试独立处理一些常见的故障。收音机不响?先查电源,再测电容,一步步排除。电风扇不转?可能是电容老化,也可能是电机卡死。他对照着父亲以前的笔记和自己找来的电器原理图,结合薛老爷子教的“观察入微、找准关键”的诀窍,动手能力和故障判断能力飞速提升。

林建国看着儿子像模像样地拿着电烙铁焊接线路,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欣慰。他渐渐放手,让林栋独立处理一些相对简单的活儿,自己则在旁边把关,只在关键处指点一二。

“爸,你看这个旧电饭锅,其实就是温控器触点氧化了,打磨一下就能用,扔了可惜。” “嗯,是这个理。但打磨后得用万用表测通断,确保安全。” “明白。”

父子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地围绕着技术细节展开。那种并肩作战、传承技艺的感觉,让林建国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脸上时常带着满足的光彩。

周梅则负责后勤和“外交”,守摊、记账、和街坊们拉家常,口碑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林家小子手艺也不错”的名声慢慢传开了。

生意比以前更好了。狭小的修理棚越发显得拥挤不堪,各种待修和修好的电器堆得到处都是,转身都困难。

晚饭桌上,林栋看着父母疲惫却满足的脸,提出了盘桓在心中己久的想法:“爸,妈,我看咱这棚子实在转不开了。而且老是露天作业,刮风下雨也麻烦。要不……我们租个小店面吧?”

周梅一听,首先想到的就是钱:“租店面?那得多少钱啊?还得押金、装修……” 林建国也皱起眉头:“摊子铺大了,万一没生意,压力就大了。”

林栋早有准备,不急不缓地分析:“妈,爸,你们看,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了,说明咱们有固定客源,手艺也靠得住。有个店面,看起来正规,人家也更愿意把值钱东西拿来修。地方大了,我们不仅能修,还能干点别的。”

“干点别的?”林建国看向儿子。 “嗯。”林栋点头,“比如,回收旧电器。有些人家电器坏了,嫌修麻烦,首接卖废品又不值钱。我们可以低价收过来,修好了再卖出去,赚个差价。这比单纯修理利润高多了。甚至……”他顿了顿,说出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以后熟悉了,街坊邻居急用钱的时候,一些值钱又不好卖的东西,比如手表、收音机什么的,也可以暂时押在我们这里,换点钱应急,我们收点微薄的保管费或者利息。”

这其实就是后来典当行的雏形,但在97年,这种灵活的小额抵押在一些老街坊间私下里是存在的,只是没有正规名目。

周梅听得眼睛发亮,又有些担心:“这……能行吗?收旧东西,万一修不好砸手里了怎么办?抵押东西,会不会有麻烦?”

林建国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子。他跑的地方多,见识比周梅广些,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旧电器回收修理,我看行。抵押这个……得特别小心,不是什么都能收,也得看人。”他看向林栋,眼神变得认真起来,“你小子,脑子是活络。但开店不是小事,地段、租金、本钱,都得仔细琢磨。”

见父母没有一口回绝,林栋知道有戏,立刻趁热打铁:“本钱我们慢慢攒。这段时间生意好,加上我之前攒的一些,应该能凑点出来。地段我看好了,就咱胡同口出去临街的那排老房子,有一间好像空了很久了,位置不错,租金应该不会太贵。我们先弄个小点的,干干净净就行。”

一家三口就着昏黄的灯光,头碰头地商议起来。周梅计算着家里的积蓄和日常开销,林建国琢磨着技术上的可行性和风险,林栋则负责描绘蓝图和鼓动信心。小小的饭桌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一种破釜沉舟的干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栋像一只忙碌的蜜蜂,不停地穿梭于街道办和那间空置的门面之间。他多次前往街道办,与工作人员交谈,详细询问关于那间门面的各种情况以及租赁政策。

不仅如此,林栋还不辞辛劳地拉着父亲一同前往实地考察。他们仔细观察门面的每一个角落,评估其空间大小、采光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林栋心中对未来的店面布局逐渐有了清晰的构想。

为了更好地呈现自己的想法,林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废旧的纸板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店面布局图。他在纸板上精心绘制出各个区域的划分,哪里将用于修理电器,哪里放置回收的旧货,哪里设置柜台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被他规划得井井有条。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林栋对这间门面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的计划也越发完善。这个小小的店面,承载着他的梦想和期望,正等待着他去实现。

薛老爷子某天晨练时,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听说你家想盘个店面?” 林栋有些惊讶:“师父您怎么知道?” “哼,这巴掌大的地方,有点风吹草动谁不知道。”老爷子撇撇嘴,“有点志气挺好。但记住,做生意跟练拳一样,根基要稳,步子不能乱。别贪多,先把修理这本行做精做透了,再说其他。” “我明白,师父。”林栋郑重应下。

忙碌中,半个多月一晃而过。中考成绩公布的日子,越来越近。

无论是晨光中的挥汗如雨,还是修理铺里的叮当作响,亦或是为筹备店面而奔波筹划,都让林栋的这个假期过得无比踏实。

他不再是一个只能被动等待命运宣判的学生,而是一个正在用双手和头脑,一点点为自己、为家庭开拓着立足之地的实践者。

身体的根基在日复一日的锤炼中越发扎实,生活的根基,也在这小小的维修铺和未来的蓝图中,悄然萌发出坚韧的芽。等待成绩的焦虑,被这种充实的忙碌冲淡了许多。

他知道,无论分数如何,脚下的路,都己经铺开。而他要做的,就是一步步,稳扎稳打地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